地菍 陰間的濃酒
在茶園山坡或田頭路邊,一種叫地菍(讀音:忍)的匍匐灌木,葉子總是密密實實地緊挨在一起,成片蔓延如地毯般乾淨平整。
但地菍就像一個不甘於單調寂寞的調色師。它有時在這片葉子上塗幾筆粉紅,有時在那片葉子上抹幾縷紫紅,間或又給幾筆濃綠...... 甚至在同一片葉子上也能看到它不厭其煩塗抹的各種顏色。於是,這些濃密的卵形或橢圓形葉片就在同一時間呈現出粉紅、紫紅、綠等不同顏色,像一張五彩斑斕的花地毯,讓人忍不住好奇地看了又看。
by snow素食布衣自然
地菍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屬植物,學名Melastoma dodecandrum,熱帶地區常見。每年的5到7月份,地菍就開出淡紫色的花朵。花朵清素靜美,摘一朵戴在髮際,覺得自己也變得清婉美麗起來。花朵閉門謝客之後,就結出一個個渾圓的小漿果。它的表面有規律地布滿了短刺一樣的小突起,摸起來有一種奇妙的觸感。
果子起初為硬實的綠色,慢慢轉為紅色,等山風雨露把它催成紫黑色的時候,地菍果一生的風味色澤都盡在其中了。把熟透的果子放進嘴裡嚼一嚼,酸酸甜甜,紫紅色的果肉有一種細細的沙粒感。漿果如果太小則汁液不飽滿口感略干,算不上佳果,所以要摘個頭大,湊夠的一整把丟進嘴裡才能過癮。
by 多多
該果子還有一種奇特的妙處是能把舌頭染成紫紅色。去砍柴的路上,姐妹們把舌頭伸出來了比一比,贏了的那個很是得意。地菍家族帶來的這種天然紅色,可用於飲料、果酒、糖果等食品的著色,顏色鮮艷且有濃郁的果香味。
說起地菍的名稱,可謂多矣。鋪地錦、地石榴、地腳菍等都是它的別稱,無不形象貼切。但在這些繁多的名字里,我卻更願意記住它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七月半」。
傳說中,陰間的鬼魂在農曆七月地埝果成熟的時候,於夜裡將其採去釀酒慶賀七月十四的鬼節。鬼魂們在黎明雞叫前把地菍果一擔擔挑回地獄,然後倒在用骷髏頭做成的骨瓮里,用陰濕之氣將其發酵成酒。除此之外,他們還要到河裡運來黃沙磨豆腐,到田裡抓來青蛙一串串提回去煮肉湯。過節那天,就可在陰間吃一頓有酒有肉的黃泥飯了。
《中山出遊圖》
這頓豐盛的晚餐想必是很難得的,因為在那幅「鍾馗嫁妹」的《中山出遊圖》里,把守地獄之門的鐘馗滿臉橫肉,凶神惡煞;而那些挑箱擔篋去送嫁的小鬼們則瘦骨嶙峋面黃肌瘦,滑稽可憐。於是心中頓生悲憫:就讓這濃濃的紫紅色酒漿,去慰勞那些終年禁錮在地獄受苦受難的冤魂厲鬼們吧。願他們今夜能繁弦急管歡聲笑語,痛飲,深醉。
然而據老人說,還有一些拋屍野外無人認領的孤魂野鬼,連地獄的門都入不了。他們只能長年在野外林間遊盪,面容憔悴衣衫襤褸,躲避著陽光和生人。夜深時分就從幽深的林間,或者從某個廢棄的墓穴里走出來,撿一些散落在地沒有熟透的地菍果,放進嘴裡咀嚼著永恆的孤獨。
地菍的花,by 秋微。
正因如此,我從小就對這種低矮神秘的植物「七月半」充滿敬畏之心,每次見到都不能夠輕鬆坦蕩。要是一個人獨自行走在山間田頭,看見了也不敢久留,匆匆摘幾個最熟的果子拔腿就跑。雖然也很愛那一片平整結實的綠地,這在到處是爛泥巴的農村來說,是難得的潔凈的天堂。但我卻從不敢獨自在上面稍坐一會兒。總感覺昨晚如水的月下,有一群黑黑的鬼影踩著輕飄飄的步子忙碌採摘「七月半」的果子,挑著圓圓的竹擔往返於陰陽之間;又或是佇立著某個野鬼孤凄的背影,長長的哀嘆飄來盪去。
地菍果實 by 秋微。
地菍果實
然而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地菍的學名和功效,有時太過精確的科學剖析,反而會破壞這份神秘和想像力。如同月亮一般,我更寧願相信有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的傳說,而不只是一顆死寂的星球,否則我們該去哪裡安放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思念?但願每個人的心中能保留一份充滿傳說的初心,保留一片對自然萬物的敬畏之心。
地菍,有故事的「七月半」,一杯陰間的濃酒,我心中永不消逝的傳說。
作者:生如夏花
iPhone用戶可通過下方二維碼打賞作者
※愛植梧桐,以待鳳凰
※這幾種花卉只有一年的壽命,但卻沒人不喜歡它們
※城裡的半邊蓮,鄉野的半邊蓮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
TAG:植物圖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