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暖身驅寒迎秋涼
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天氣漸轉涼,清晨時會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故名白露。(編輯/三木)
2017年
9月7日
七月十七白露
太陽黃經165°,斗指癸
白露節氣交節
丁酉[雞]年己酉月丁酉日周四第36周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唐代學者孔穎達說:「謂之白露者,陰氣漸重,露濃色白。」
早晨起來,草葉上花瓣上都沾滿露珠,微塵不染,心情也變得清涼。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而各地氣溫比立秋會有明顯下降,北方晝熱夜涼,降雨量有所減少。南方一些地區仍有炎熱之感,還有可能出現暴雨天氣。
白露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白露:「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此時氣溫明顯下降,禽鳥最能感到秋季真正的涼意。
一候 鴻雁來
(9月7日~9月11日)
鴻為大,雁為小,是不同的兩種。氣溫下降,鴻雁從北方飛往南方。
二候 元鳥歸
(9月12日~9月16日)
燕子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如今北飛為歸。
三候 羣鳥養羞
(9月17日~9月22日)
三人以上為眾,三獸以上為羣(qún,同「群」)。「羞」是通假字,即「饈」,指美食。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饈。
白露養生
《黃帝內經》上說「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
白露節氣晝夜溫差大,早晚涼風習習,清晨的草葉上能看到露珠了。順天應時乃養生之本,養生需要驅寒暖身。
減苦增辛,行氣驅寒
孫真人《攝養論》曰:「是月心臟氣微,肺金用事,宜減苦增辛,助筋補血,以養心肝脾胃。」飲食中適當增加些辛味食品,行氣祛寒。做飯的時候可以留意多放一點洋蔥、生薑。平時也可以飲用薑茶,暖胃驅寒。
貴州苗族的高山小黃姜,十分辛辣,驅寒暖胃溫中效果遠遠強於普通薑茶。尤其適合脾腎陽虛,行經腹痛,大便不成形的人飲用。
熱水泡腳,暖身驅寒
諺語有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此時,無論大江南北,都須注意不要受寒。要把長袖長褲穿起來,夜裡要認真的蓋被子,脾腎陽虛之人尤其要注意。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均有密切關係,從白露開始,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能暖身驅寒,調整臟腑功能、增強體質,也有助於睡眠。
GIF/11K
用熱水泡腳,溫度以熱而不燙為好,泡15~30分鐘;泡腳的同時搓後腰,搓熱手掌,在後腰上下搓摩3~5分鐘。這樣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溫腎壯腰,能改善怕冷、虛火上浮等症。泡完後喝點溫水,補充水分。
泡腳時可加入活血祛瘀的足浴粉,更能行氣活血,告別手腳冰涼,迎接天涼的秋。
時常搓手,預防感冒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搓手不但可以緩解寒涼,還可以預防感冒。搓手的同時,也刺激了手掌大拇指根部肌肉明顯突起處的魚際穴,它是肺經的一個穴位。
GIF/23K
雙手對搓可以防治感冒、咳嗽、哮喘、氣管炎等,同時還有清肺、利咽的功效。本來就容易感冒的氣虛質更應該經常搓手,長期堅持受益終身。
白露茶飲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季天地肅降,天氣乾燥,天氣漸冷,陽氣內收,也是到了益肺氣,補元氣,養腎氣的時候,打好身體的底子,迎接慢慢寒冷的氣候。
中制首烏平補肝腎,生地、枸杞滋陰補腎,黃芪、大棗健脾益氣,菊花能清熱,潤燥潤肺,平衡其它幾位葯的熱性,所以這是一個大補元氣的絕妙小方。它能滋陰益氣、溫補肝腎,而且不燥不膩,適合常飲。也可以用它直接加排骨生薑來煲湯。
節氣養生
白露時節呈現出典型的秋天的特徵:大雁南飛避寒,百鳥開始儲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過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乾、唇乾、咽干、皮膚乾燥等癥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這段時間應該預防秋燥,滋陰益氣。夏季晚睡的習慣也應該開始調整,盡量爭取每天多睡一個小時,早睡早起,以提前進入防秋乏的「備戰」狀態。不要貪涼,尤其是夜晚及早晨要避免受涼。
白露養生在白露節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凡是因過敏引發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辛辣酸鹹的食物,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節氣飲食
白露意味著「陰氣漸重,露凝而白」,秋的氣息濃厚起來。漢代蔡邕的《月令》亦有云:「仲秋白露節,盲風至。」盲風便是秋風,涼意四起中吹來的是豐收的訊息。從前人們便要在白露當天向祖先們獻上收穫的食物作為貢品,並有採集露水制茶的習俗。如今此種古風已漸漸式微,但養陰和補水仍然是這一時節的主旋律,氣溫下降,天氣乾燥,正季的水果是再適宜不過的食材。如吃梨可以清心降火解,具有潤燥消風,鎮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緩解「秋燥」,醒酒解毒。不過要注意生梨性涼,不宜一次性吃太多;吃大棗可以寧心安神、益智健腦,亦可防治高血壓、骨質疏鬆和貧血,是秋季的補養佳品;吃紅薯可以防止便秘。
時令食物:棗、梨、龍眼、山楂、紅薯、石榴、橄欖、無花果等。白露期間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釀五穀酒、喝白露茶等。
白露節氣已是真正的涼爽季節的開始,很多人在調養身體時一味地強調海鮮肉類等營養品的進補,而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其實應該注意「不時不食」。在食物的屬性中,不同的飲食有其不同的「性」「味」「歸經」「升降沉浮」及「補瀉」作用。不同的屬性,其作用不同,適應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個人都要隨著節氣的變化而隨時調節飲食結構。
風俗小食
福州有個傳統,叫「白露必吃龍眼」。龍眼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味甜口感好。
風俗食物——白露酒
白露時節開始收穫,諺語云:「處暑高粱白露谷」。江蘇浙江一帶鄉間,每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穀物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售賣。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喝白露米酒不僅有保健作用,而且對一些慢性病有輔助治療功能。
健康預防
白露身不露,著涼會瀉肚:
白露時節,地面水汽遇冷凝結成小水珠,這說明地面寒氣已經重起來了。此時,大家如果再打赤膊很容易著涼,讓脾胃受寒,進而造成急性腹瀉等問題。最好都把襪子穿上,因寒氣最容易從腳底或是關節處侵入,而背心、超短裙之類的衣服就不要再穿了。
Beetide蜂潮
版權聲明
點擊展開全文
TAG: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