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不可自贊毀他
【妙祥法師開示】
?法法平等,不要自贊法門
現在佛教確實有自贊毀他這種現象,都說自己修的是最高。修凈土的說最高,萬人修萬人去;等到其它的,修禪的他不說他最高,說他最無相,不著相,但是就不持戒,他認為持戒那是著相;修密的說當身成就。
確實存在這個問題,這種現象都是自贊毀他。修什麼都是平等的,都在於我們自己的努力,你不努力修啥也是不行的。
(摘自妙祥法師·《為寶林寺尼眾開示》)
末法時代以什麼為主?以佛法為主。不是以哪個宗為主,以佛法為主。如果是以哪個宗為主,那就不是佛法了。所以這種說法,有自贊之嫌,不正確。
末法時期以什麼為主?以戒為主。佛說末法時期,毗尼住世,佛法就住世。這講得很明白,為什麼要再拿出一個宗,來代替佛的戒律呢?所以這有人操作,有人自贊,這不合適。
末法時代,凈宗和禪宗有什麼區別?實際上在佛法中,凈宗和禪宗沒有區別,都是大乘小乘兼收,三根普被,都一樣。
沒有說禪宗就是上根(才能修),凈宗就三根都攝。都是一樣的,不存在這問題。這種說法,表面上是稱讚了禪宗,實際上是把它束之高閣,不讓你修。
因為人的根性不同,根機不同,興趣不同,需要各種法門來度。末法時期,需要的是五宗平等弘揚。五宗平等弘揚才符合佛的意思。
(摘自妙祥法師·《對瀋陽等地居士的開示》)
?哪個法門都必須持戒
但是有一點,「持戒的又批評不持戒的」,這是對的,這是絕對正確的。
持戒的絕對不與不持戒的同流合污,甚至佛告訴:連一條河的水都不與他同喝,飯不與他同吃。(註:可參考《涅槃經》卷六……不與共住說戒自恣,乃至不共一河飲水,利養之物悉不共之)
因為戒律它不屬於哪個法門,而是哪個法門都必須持戒。持戒就是佛法,不持戒就是外道,這不容疑問。如果一個戒都不能持,修什麼法門都是假的,他與佛法都是不相應的。
而不持戒去修行,將來的結果就是修羅道,他的成就最高程度就是修羅道,根本就不是佛道,所以這個大家必須警惕。
所以說,大家對這個八萬四千法門都稱讚,二十五圓通我們也都稱讚。但一切的基礎應該是持戒的問題,對持戒的問題一點兒都不要含糊。
不光是對別人不含糊,更主要是對自己不含糊。如果對別人不持戒,我們心裡隨隨便便:「哎呀行啦,就那麼地吧!」回頭就會對自己也原諒。那不行的,一定要認真,要嚴肅。
(摘自
溯源佛教網
·《為寶林寺尼眾開示》)?正信佛教,稱揚所有嚴持戒律
你看僧人每年都要去行腳、乞食生活,就是要把這個不摸金錢等戒律講下去,要付出很大的辛苦。它這個努力,不是說在這次行腳結束時,就整體地完事了,它會延續的。
有很多居士知道了這個僧團,或是被它所感召,來到大悲寺,或是與居士之間的集會,都是因為這種頭陀行和持戒的精神,所感召過來的。我們不能因為不是行腳期間,對人家就不進行教化和講說,應該及時地教化和講說,對每個人都要講。
講的目的,不是弘揚咱們僧團,是弘揚佛法。更主要的是給每個人要種上福田,去掉他的痛苦。每個人都在金錢上痛苦掙扎過,他們很痛苦。所以說我們有責任,幫他打破和拿下這個枷鎖。這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寺院居士)對外來接待這塊,一個要真誠,另外以護戒為主。但護戒不等於要輕視對方,護戒的目的,是讓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戒律。
不光你要遵守,就來供養者,你也讓他遵守,來共同沐浴這個戒律所帶來的清凈。我們目的就是共同成佛。不管什麼因緣,都應該有一個清凈心來對待、慈悲心來對待。
還有《解脫之路》這個光碟,做得還是不錯,起到了很大的一個作用。原先我的想法就是,老老實實地修行,也別講,也別說,就完事了。
為什麼這樣呢?原先有一句話,就是 「花香何用大風揚。」你要花香啊,不用大風去揚,它也香;你花不香,刮颱風,它也不香,是不是?本來想這樣。
但是呢,也是大家的願力,居士非要做。做完了,看了也不滿意,並不滿意,做的和咱想的也不一樣。那種精神吶,總覺得好像說不出來。但沒想到反饋效果還挺好,有的居士反映還挺好。
這就說明一個問題,我們做得太不好了。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滿意的東西,居士都感覺很好——這就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得不到家,而且沒有做好,這個反差太大了,所以這就說明我們有問題。
不是說明我們做得好,而是說明我們在教化上和努力上有缺陷,而且大家對佛法認識的這方面,有貧乏的一部分。所以說,越說這個紀錄片好,我越生起慚愧心。
所以說我們將來要把佛法搞得更好,應該更好地普及。不能剛有點兒樣子,就被稱讚到這種程度,那不是我們的光榮,是我們的慚愧。
所以我們要提倡正信的佛教。什麼是正信的佛教?那就是嚴持戒律。只要是嚴持戒律的地方,我們都應該稱讚。
有的人說:這個不好稱讚,你說有的僧團吧,有這方面優點,也有那方面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們怎麼樣來稱讚?那稱讚來稱讚去,不就稱讚你自己了嗎?
對正信的佛教,我們有一點稱讚一點,應該是這樣。對哪個僧團,比如說它能夠過午不食,我們也稱讚;它能夠不殺生,我們也稱讚。凡是正確的,我們去稱讚,這樣我們才能提倡正信的佛教。
不要光稱讚自己,以為這就叫稱讚佛教了。有時候稱讚別人的時候,我們會不高興,因此就拿別人的不足,把那個好的方面也給否定了,這是不合適的。
主要有一個擔心:稱讚完了,自己就低了。這個不好。應該:稱讚別人,就是稱讚自己。
(摘自妙祥法師·《
二〇〇六年為護持居士開示
》)
了解「為啥一提戒律就反感?因為你太執著
」,請點藍字標題。更多資訊請回復「目錄」,或點擊閱讀原文。
【溯本歸源,續佛慧命。遼寧海城大悲寺—溯源佛教網官方微信公眾平台:suyuanfojiao】
※大勢至菩薩聖誕(農曆七月十三)
※佛歡喜日(農曆七月十五 ? 盂蘭盆會)
※跟師父學吃飯:不挑食次第吃
※師父不讓供「大仙」,送到寺院行不行?妙祥法師:不可以
※判斷明師和邪師的三個標準
TAG:溯源佛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