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萬元,4個員工,他38歲從頭開始,30年後一舉成就700億的材料王國!

3萬元,4個員工,他38歲從頭開始,30年後一舉成就700億的材料王國!

38歲不當廠長,而用3萬元創業。他先後做過電動車、賣過辦公用品,僅用2年時間就做到預塗膜領域的全球老大。此後一路趕超,徹底打破老外對我國光學膜市場的壟斷,建成中國第一、世界第五的碳纖維生產線。他是鍾玉,康得新集團的創始人。

1988年,已經38歲的鐘玉給北京曙光電機廠的書記提交了一份辭職報告,大體意思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書記痛心疾首,「下海辦公司?你讀書讀傻了嗎!」

也難怪,18歲就進廠的鐘玉已經在那裡幹了整整20年。他從車工做起,一路提拔為電機研究所的副所長,中途還在北航攻讀研究生,研製出殲八戰鬥機的主發電機,並獲得過航天部的科技銀獎章。

更何況,升任廠長的任命書就壓在書記的桌上。就這麼放棄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大好前程,鍾玉是讀書讀傻了嗎?當然不是,他辭職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國企條條框框多,很難突破,想換個活法。」

怎麼活法?當然是自己當老闆。1988年秋天,鍾玉和4個同事,用3萬元在中關村開發區創辦了康得新,「雖然很小,但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運作。」

他選擇的第一款產品是電動車,主要針對老年人、殘疾人,「電機技術是老本行,上手快。」

不過,真幹起來,發現沒那麼簡單。鐵皮、鋼片等原材料可以去廢品收購站淘,但是機床卻拿錢也買不到,最後逼得沒有辦法,只好從地質大學借來一台。

產業經濟學高級課程班(符合條件可申請博士學位)

「台鑽、手槍鑽、電焊......」,三天三夜熬下來,鍾玉身上到處青一塊紫一塊。等2台樣車下了機床,他一扭頭趴在門口睡著了,手上還攥著圖紙和電鑽。

「座椅可調節,行駛不費勁,噪音低、污染小,」在昌平一家養老院,鍾玉現場展示代步電動車,結果當場就賣出去10輛。

他接著跑到通州的一家軸承廠,找到工會主席,「每次慰問殘疾員工都花不少,但員工不一定記得,還不如發輛電動車打眼!」正是最後那句話,一下戳中了工會主席的心窩,最後搞定了50輛訂單。

沿著這個思路,鍾玉不出兩個月就拿下了北京20多家養老院和工廠,「月銷量最高達到200輛。」一年下來,鍾玉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

然而,好景不長。2年後的1990年秋天,市場上遍地都是電動自行車,競爭陷入白熱化。雪上加霜的是,鍾玉錯誤估計了形勢,前期的200多萬盈利全都砸了進去,「盲目擴大再生產。」

一方面電動車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原材料佔壓了大量的資金,工廠現金流吃緊,最困難的時候,賬面不到10萬塊,「撐不了一個半月。」

情急之下,鍾玉決定來個乾坤大轉移。他在車前安裝了兩個工業拖把,行駛時能掃地、拖地,電動車就變成了清潔車。與此同時,車後安裝個連接器,「可以拉著運貨托板、手推車,」電動車又成了輕型牽引車。

彼時,國內的工業清潔行業非常落後,多以人力為主,「範圍大的場地根本打掃不幹凈,還要重複支付人工費。」鍾玉無意中的微創新卻滿足了市場需求,「電動清潔力度強,只需支付一次性購買費用。」

而且,正好趕上個1990年北京亞運會。於是,一夜之間,亞運會各大場館、首都機場、天安門廣場都用上了鍾玉的清潔設備。亞運會過後,更是吸引北京300多家電廠來買清潔車,康得新的銷售收入一舉突破800萬。

不過,生產清潔車佔壓資金太大,動輒上千萬,而國有企業三角債嚴重,產品賣出去要半年後才能回籠資金。

有沒有更加輕巧的賺錢辦法?當時,正趕上我國外貿進出口逐步放開,鍾玉就瞄上了跨境代理。在德國慕尼黑,他一眼盯上了清潔設備和成套辦公設備,「盈利高,光設備上的薄膜就可以賺2000多。」

此後8年,鍾玉就成了2家德國清潔設備、1家美國辦公設備的總代理,每年營業額超過2000萬。不過,經過8年的折騰,他也琢磨明白了,「設備不掙錢,真正掙錢的是設備上的薄膜!」

一打聽,那層膜可不是簡單的薄膜,學名叫「預塗膜」。因為薄而透明,所以又叫「水晶膜」,廣泛應用於雜誌、書籍封面,酒和食品的包裝印刷,「覆膜後,平滑、柔軟,手感好,關鍵是能防水、防污、耐磨。」

不過,當時國內還做不出「水晶膜」,只能做出「即塗膜」。但是,使用「即塗膜」印刷容易起泡、脫膜,而且工藝中用到的苯溶劑,會危及工人和消費者的健康。

於是,鍾玉決定借雞下蛋。1998年年底,他找到那家美國辦公設備公司,「一起開發中國的預塗膜市場,如何?」人家早已睥睨大陸市場多年,正苦於沒有合作夥伴,於是兩方一拍即合,「我們出技術,你們出場地、出資金、出人。」

說時遲,那時快,很快,鍾玉就砸下1500萬,購買昂貴的乾式覆膜設備,並建好了2000多平米的廠房。不過,天有不測風雲。就在2001年,我國加入WTO。

對於很多外貿企業來說,意味著大把的機會來了!但是,對於鍾玉來說,卻是一場災難。因為我國加入WTO,也即將意味著美國的水晶膜可以長驅直入,合資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果然,美國人馬上翻臉,「單方面撕毀合同。」

當年7月,鍾玉悲壯地對同事發誓,「一定要爭口氣,建成國內第一條預塗膜生產線!」

不過,預塗膜可不是電動車,技術門檻太高了,沒有人才根本搞不定。

關鍵時刻,一直負責指導鍾玉安裝設備的華人設計師站了出來,他果斷選擇了加入康得新,「我來履行承諾」。這位老兄一來不要緊,一下子跟過來5個技術高手,「我們也來履行承諾。」那一刻,鍾玉激動得熱淚盈眶。

專家一出手,生產問題馬上迎刃而解。當然,鍾玉自己也沒閑著,他在車間里泡了3個月,愣把自己培養成了半個內行。

2000年8月,鍾玉提出改造舊工藝的點子,「把即塗膜設備的溫度升高到130℃,再增強20%的壓力,就能達到乾式覆膜設備的要求。」這一點子堪稱金點子,一舉為工廠節省了40%的生產成本,而且,生產出來的水晶膜沒有氣泡和褶皺。

2年後的2002年10月,我國第一條預塗膜生產線在康得新落成,「產品完全達標,快速乾燥只需3秒。」

前腳貨物剛下線,後腳鍾玉就找到順義的一家二鍋頭酒廠。什麼?乾燥水晶膜,沒有任何溶液氣味,覆膜機隨用隨開,3秒包好,還不起氣泡、不脫層,酒廠老闆頓時來了興緻。

質量不相上下,價格卻比進口的便宜了40%,那酒老闆還不跟瘋了一樣。果然,當場就簽了5噸水晶膜的合同!「光定金就付了25萬。」隨後,北京周邊的20多個酒廠都蜂擁而來,鍾玉簽合同簽到手軟。

搞定了酒廠,鍾玉就大膽向食品包裝業挺進。2003年3月,他把早先做代理的那30多位經銷商重新牽上線,「用新產品覆蓋老用戶。」

為表誠意,鍾玉也不含糊,「第一批水晶膜全免費!」合作夥伴樂了,財務總監卻哭了,「花了那麼多錢搞研發,現在又玩免費,下個月工資從哪兒來?」

結果當然是杞人憂天!2個月後,30個食品包裝商逐一追加訂單,而且一追加就是10萬套。

此後短短一年,鍾玉就拿下了全國70%的包裝覆膜市場,「從雜質印刷、食品包裝、到酒瓶外膜,一共11個細分行業。」他還把預塗膜的終端延伸到300多個城市和600多個鄉鎮,完全取代過去有污染的苯工藝。

到2004年年底,康得新的營收一舉突破1個億。

是時候展示一下中國風了!2004年,鍾玉攜帶康得新水晶膜參加了堪稱「印刷界奧林匹克」的德國德魯巴印刷展會。會場上,一位英國印刷商試用後,當場下了訂單,「薄膜比美國的印刷巨頭的還要柔軟、細密,韌度也強了15%,但價格只有對方的一半。」

由此,鍾玉徹底打開了海外市場,他先在英國收穫5000萬,搶佔8%的市場份額。隨後,又把康得新複合材料公司開到印度、日本、俄羅斯等5個國家,每年盈利超過5個億。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原來那家美國的水晶膜老大哥卻江河日下,「市場丟失60%,每年虧損上億資金。」此後,就從市場消失了。

2010年,鍾玉的康得新成為全球最大的預塗膜生產企業,並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市值超過700億。

但鍾玉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很清楚,「水晶膜的應用範圍還是屬於小眾,而且毛利率較低。」什麼毛利率高呢?當時是光學膜,「手機、電腦、電視液晶顯示屏,沒有光學膜無法成像;汽車玻璃、光學儀器、建築玻璃、照明LED燈,全都有光學膜的存在。」

和水晶膜一樣,光學膜的核心技術一直被日、韓等外商壟斷,雖然台灣也有技術,但從不在大陸設廠。鍾玉不信邪,2011年10月,他在張家港一次性投入10個億。

世上無難事,正是靠著苦幹+蠻幹,2年後的2013年,鍾玉在張家港建成了2億平米的光學膜產業集群。這個時候,國內手機的第一集團軍如三星、LG、京東方、TCL、創維都成了他的忠實客戶,康得新的年營收突破100億。

之後,鍾玉走在了新複合材料的自主創新之路上。

2015年,布局裸眼3D全產業鏈,攜康得新裸眼3D技術參加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展,獲得「最佳創新技術獎」。

2016年,瞄準材料界「皇冠上的明珠」——碳纖維,大手筆在全球8個國家布局9個研發中心,「與慕尼黑工大聯合成立材料中心,與炭纖維設計公司雷丁合資成立設計中心。」

7月,一次性投資50億,在廊坊建立中安信碳纖維生產基地,「年產能15000噸原絲、5100噸碳絲」,是我國第一條單體產能最大的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良品率達到97.5%。」

2017年1月,全球首條卷繞式大寬幅高性能封裝阻隔膜生產線成功投產,帶動我國柔性產業全面崛起。

如今,康得新集團以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為主攻方向,業務涉及預塗膜技術、高壓變頻環保、餘熱利用發電、快裝高空作業平台等11個方面,旗下擁有2家上市公司,20項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出口美國、日本、俄羅斯等55個國家和地區。

回顧一下鍾玉近30年的商業歷程,發現他每一步都走的如此完美。那麼,為什麼是他呢?

1、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別人做的我不做,別人做的好的更不做,專做別人沒有的。」28年來,鍾玉的康得新拿了多個第一,它是我國第一家做電動車、第一家做工業清潔設備、第一家做預塗膜、第一家做光學膜,第一條家做碳纖維的企業。

2、向中高端突圍

鍾玉的產品創新很多都是微創新,主要是為了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客戶體驗,但是微創新多了,也就成了偉大的創新,成了客戶眼中的高端產品。

3、想創新,先「歸零」

28年來,技術創新日新月異,但是鍾玉一直保持著歸零心態,「敢想、敢幹、會幹,要想把一個行業做到極致,就必須從頭起步。」

精彩人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碩士博士圈 的精彩文章:

24歲出山,靠劍走偏鋒營收過100億,他一舉搞定了多少人的難言之隱!
僅靠20平米的小店,她一年就賺到100萬,此後縱橫四海13年,一舉成為40億的蛋糕皇后!
老奶奶賣的美食有足球大,只要6元一個,吃之前要先拍照
奶奶外婆要給寶寶吃鹽,用這個讓她們靠邊站
生蚝大軍又震撼漳州了!這家生蚝店很囂張啊!瘋狂賣生蚝!生蚝聽了都想打人!

TAG:碩士博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