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長江上也會有龍捲風?

長江上也會有龍捲風?

6月1日21時湖北長江沉船的新聞,評論有很多人嘲諷「長江怎麼可能有龍捲風?」「我國哪有龍捲風?」……

想說幾點

1

我國一直就有龍捲風

當然,的確沒有美國多,美國是「龍捲風之鄉」嘛,每年都有一兩千次龍捲風。PS:全球龍捲風高發國排名:美國、加拿大、孟加拉國、澳大利亞、阿根廷、南非、日本……

相對而言,中國的確屬於龍捲風比較少見的國家,但是並非沒有。據統計,我國東部地區每年發生龍捲風大約有200個-300個,其中災害性龍捲風大概在10個-15個左右。

我國有兩個龍捲風高髮帶,一個是長江三角洲-蘇北平原-黃淮海平原;另一個是廣西-廣東-海南。

我國東部災害性龍捲風總分布(1980年-1993年)

就季節而言,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8月份最多,而冬季(11月-次年1月)是零記錄。

另外,龍捲風可能在一天之中任意時段發生,但午後發生居多,高峰期為下午3時-4時,這段時間通常太陽輻射影響最大,強對流天氣也最容易發生。

2

到底是不是龍捲風還有待確認

從目前確定的觀測數據來看,能夠確定發生了強對流天氣,多普勒雷達回波上監測到了中氣旋(mesocyclone),同時發生了12級大風——10級大風已經可以倒拔楊柳,12級(>32m/s)就是颱風或龍捲風的水準了。

但是,這還不足以確證是龍捲風。強中氣旋中有40%為龍捲,而帶有龍捲式渦旋特徵(TVS)的強中氣旋中有50%為龍捲。判斷一次強中氣旋是否為龍捲,還要結合雷達回波的倒鉤形態、低抬升凝結高度和強低層垂直風切變條件等。

當時的多普勒雷達回波圖

還有,由於龍捲風尺度很小,直徑不過百米左右,持續時間又斷,十幾分鐘而已,所以有時候連氣象儀器也監測不到,需要靠目擊者的描述(比如是否有漏斗雲、旋風等典型特徵)和殘留損毀痕迹來判斷。

相信不久以後氣象部門會給出權威結論。

(我剛寫到這裡就看到新聞:中國氣象局派出專家組到沉船現場查看,已經確定當時發生了12級風力以上的龍捲風,持續時間15分鐘-20分鐘)

3

我國為什麼龍捲風少?

這首先要從龍捲風的形成原因講起。龍捲風一般在極不穩定的積雨雲中產生,所以必須要有暖濕空氣,同時還要有冷空氣,冷暖兩支空氣狹路相逢、勢均力敵,才能產生強烈的對流運動,互相摩擦形成空氣渦旋,並發展為龍捲風。

所以,充足的水汽條件、暢通的冷暖空氣交匯途徑,都是龍捲風發生的必需條件。

而我國,一方面,我們只有東部臨太平洋、東南部臨南海,而西部和北部都是亞歐大陸,因此水汽條件就不太充沛;另一方面,我國的山脈,很多是東西走向(如秦嶺、興安嶺等),這對北上的暖濕氣流和南下的乾冷空氣都形成了攔截,就算冷暖兩支氣流跨越重重阻隔終於相遇,精氣神也已經被消磨掉大半,難以支持龍捲風那麼劇烈的衝突。所以我國的龍捲風數量很有限。

4

龍捲風可以預報嗎?

現階段,抱歉,龍捲風還很難預報。即使在美國這樣予以重視、投入巨大的龍捲風最高發國,也只能做到提前8分鐘-10分鐘預警。實際上就是已經監測到有龍捲風生成,然後迅速通知民眾躲避,打個時間差。

而在我國,由於一直以來龍捲風發生較少,所以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颱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沙塵暴、高溫、乾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道路結冰、森林火災、雷雨大風)中沒有納入龍捲風。

我國氣象預警信號

5

建議開罵角度

網上有很多人質疑是否為龍捲風——當然這倒沒錯,但是質疑的角度是「長江怎麼可能有龍捲風?」「我國哪有龍捲風?」……這顯然是以認識誤區來質疑,我不得不說真的打偏了。

我想說的是,無論最終判斷是不是龍捲風,當地發生了強對流天氣總是毋庸置疑的,強對流天氣通常伴有冰雹、強降水、雷雨大風、能見度下降等惡劣天氣,即使不發生龍捲風,對於江面航行也是非常不利的。而且強對流天氣持續時間比龍捲風要長,可以有幾個小時的準備餘地,這時候是否應該及時封閉航道、通知船隻停航,以避免事故發生?這或許是有關部門更應該重視的。

作者簡介

李汀: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後。

關注我們的「微信」號一起分享科技趣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漁業與生態保護的共識——從鯊魚說開去
這座島被1.2億隻紅蟹接管了,澳洲紅蟹大遷移,秒殺歐美大片
藍鯨:海洋里的大個子壽星!
鏈狀自旋鐵電體系結構研究取得新進展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