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召見三位帝師,侍從提醒:都在牢里 皇帝懵了:為啥?

皇帝召見三位帝師,侍從提醒:都在牢里 皇帝懵了:為啥?

皇帝召見三位帝師,侍從提醒:都在牢里 皇帝懵了:為啥?

在西漢諸帝中,漢元帝是個很不起眼的角色。和前任高祖、文帝等人相比,他的功勞太小;和後任成帝、哀帝相比,他不夠弱爆。不過,平心而論,元帝並不是一個庸才,他不僅屢次縮減宮廷費用,還懂得尊師重道,也算得上是個合格的皇帝。可為什麼好好的「昭宣中興」,到他這兒就興不下去,反而一路衰敗,「成哀」了呢?這一切源於他太「糊塗」。

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元帝27歲。當了一年多的皇帝,他手下有幾位親信大臣,其中宦官弘恭、石顯喜歡進讒言,是典型的奸臣;而其老師蕭望之、周堪及大儒劉向都是敢說真話的忠臣。元帝讒言聽一點,忠言也聽一點,兩派一度相安無事。

但自古正邪不兩立。這年一開春,弘恭、石顯就在元帝面前使勁毀謗蕭、周、劉三人,要求將他們「召致廷尉」,也就是移送廷尉審問。元帝也許不了解這四個字的分量,以為只是叫去訓話而已,所以權當給兩人個面子,准了。

皇帝召見三位帝師,侍從提醒:都在牢里 皇帝懵了:為啥?

過了一段時間,元帝因事要召見周堪、劉向,侍從提醒說,他倆和蕭望之都還坐著牢呢!元帝大吃一驚,把弘恭、石顯叫去罵了一頓,這哥倆大眼瞪小眼,只好叩頭請罪。元帝下令:「趕緊把人放出來,我還有事找他們辦呢!」

雖然這錯誤犯得太低級,也太傷人自尊了,但念在元帝是個新領導,不熟悉業務,犯錯在所難免,只要改了就好。可是接下來,事情的性質完全變了。

周、劉等人倒是很快被放出來了,可弘恭、石顯又起了壞心眼。這次他們不敢自己出面,就慫恿另一位大臣向元帝進讒言說:「皇上您即位不久,還沒有什麼德行展示給天下,倒先把自己老師下了大牢,不過既然都這樣了,乾脆把他們三個都免官得了!」

元帝很聰明,一聽就明白了:愛卿這是叫朕維護面子,來個將錯就錯。這麼損的主意,元帝竟然同意了,他下詔給丞相、御史大夫,要把這三個人免官。問題是:免官得有罪名吧。

羅織罪名這種事,在元帝看來實在不厚道,他想來想去,乾脆令人在詔書上寫上「今事久遠,識忘難明」八個字,意思是事情太久,我記不清了,然後他大手一揮—去辦吧!

得了這樣的詔書,丞相、御史大夫不犯暈才怪!三個當事人更是莫名其妙,但君命難違,只好都捲起鋪蓋回家了。

到了這年秋天,元帝見風頭過去了,又把三人全召了回來,還像以前那樣信任有加,對蕭望之更是加官進爵,甚至要拜他為丞相。弘恭、石顯一伙人嚇壞了,拚命攔著。

皇帝召見三位帝師,侍從提醒:都在牢里 皇帝懵了:為啥?

這時,蕭望之的兒子蕭伋突然上奏朝廷,為蕭望之年初的無辜入獄喊冤。蕭伋翻這箇舊案,明顯是沖著弘恭、石顯來的,想令元帝降罪於這兩個奸臣,從而助父親一臂之力。可是他沒想到,自己幫了個大倒忙—弘恭、石顯正愁抓不到蕭望之的把柄,見了蕭伋的奏章,馬上跑去對元帝說:「上次的事是陛下的聖裁,哪有什麼冤情?蕭望之指使兒子胡說八道,犯了不敬之罪,應該逮捕。」

這次元帝十分清醒,不為讒言所動。弘恭、石顯只好換個話頭,說:「蕭望之總是滿腹牢騷,把過錯推給陛下,他這是仗著帝師的身份,以為陛下不會降罪給他,陛下應該讓他嘗嘗牢獄的苦頭,這樣他以後才知道感恩戴德!」

這話元帝只聽進去一半,他質疑道:「我的老師素來性情剛烈,怎麼肯去坐牢?」元帝話一出口,兩個奸臣心裡「咯噔」一下,沒想到皇帝真不糊塗,他們只好硬著頭皮說:「人都是惜命的,蕭望之被指控的不過是言語上的小罪,沒什麼好擔憂的。」元帝聽完一點頭:好吧,這事就交給石顯去辦!

果然不出元帝等人所料,蕭望之寧死不受辱,服毒自殺了。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微信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作者|趙 彥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四千里國土被霸佔,皇帝都放棄了,他孤軍奮戰18年,一舉奪回

天啟帝死前留下兩條遺言,崇禎聽了一條,徹底推翻了另一條

皇帝在宮中嘮嗑,將軍通知他下台,皇帝很乾脆:好,我這就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小姑娘出家為尼,沒幾天成了皇后,2年後成小妾,10年後又成太妃
老皇帝留5個牛人輔佐小皇帝,1個自殺3個被滅族,剩下1個順利稱帝
天啟帝死前留下兩條遺言,崇禎聽了一條,徹底推翻了另一條
四千里國土被霸佔,皇帝都放棄了,他孤軍奮戰18年,一舉奪回
約聽丨講再多的道理,也不如聽這個好故事管用!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