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西遊記中最可憐的國王,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西遊記中最可憐的國王,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西遊記中最可憐的國王,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1-

在《西遊記》第36回,唐僧師徒經過烏雞國,開啟新的一難。

故事是這樣發展的:這一夜,唐僧在烏雞國一座皇家寺院里休息,午夜夢回一陣陰風襲來,唐僧夢見國王鬼魂訴冤,狀告拜把子兄弟(文殊菩薩坐騎獅子精)在御花園裡把他害死,又變成他的模樣,霸佔了他的皇位和老婆。而王后、王子以及滿朝文武竟還蒙在鼓裡……

唐僧師徒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通過精心策劃、緊密配合,一步步揭開假國王(獅子精)的種種劣跡,幫助烏雞國王奪回了王位。

-2-

我之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烏雞國王真是太倒霉了,怎麼攤上這樣一個蛇蠍心腸的拜把兄弟。

甚至,在一些演繹故事中,烏雞國王被說成是一代明君,短短几年時間將烏雞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也因此分散了神仙的香火,遭到仙祖的嫉妒,才有此一難!

其實,若是深究幕後的故事,你會發現烏雞國王被篡位一點都不冤。

-3-

烏雞國王緣何被推進井中含冤三年?首先緣於自己假仁假義的扮相。

平日里,烏雞國國王總是以樂善好施、齋僧禮佛的形象示人。比如,見到西行去靈山朝拜的和尚,他總會好生款待、噓寒問暖。在西遊記中,道教是主流,佛派屢受打壓,看到自己的子弟如此被高看一眼,如來自然是喜在心中。

不僅將烏雞國王列為重點培養對象,還派自己親信文殊菩薩前去點化,早證金身羅漢。

只可惜,烏雞國王所謂的齋僧禮佛只是逢場作戲。文殊菩薩「幾句言語相難」,烏雞國王立即露出本來面目,火冒三丈把文殊菩薩用繩子捆了起來,扔在河裡泡了三天三夜。

-4-

必須承認,文殊菩薩「幾句言語相難」,不止是說了不中聽的話,更可能是藉機向烏雞國王要人事。

這並不新鮮。交人事是佛教的明規則。

即使是佛祖欽點的項目,有觀音一手操持,唐僧師徒到了靈山之後,依然也要上交人事。唐僧「不曾備得」依然被百般刁難。

烏雞國王本就有一國之富,又是鯉魚跳龍門由凡人晉身為羅漢,豈能一毛不拔?

如來讓自己親信文殊來渡烏雞國王,其實就是在給文殊撈好處的機會。

所以,很可能的場景是,文殊道:老弟我是來渡你去西天極樂世界的。烏雞國王將信將疑,哪來的好事?文殊不知深淺,接著說:「咱們這行的規矩你知道吧,晉級羅漢要10萬兩」。 烏雞國王一聽火冒三丈,哪來的詐騙犯,給我綁了,文殊菩薩被捆起來,扔在河裡泡了三天三夜。

這裡面當然有文殊貪婪的因素,但仔細想想,假若烏雞國王真的一心向佛,聽到自己晉身羅漢會一點不動心么?會不加甄別就將文殊扔進水裡么?

至少說明,烏雞國王對佛教還沒達到篤信不疑的程度。

-5-

更重要的是,烏雞國王很可能有失德之處。

原著中是這樣描述的:我這裡五年前,天年乾旱,草子不生,民皆飢死,甚是傷情。我國中倉稟空虛,錢糧盡絕,文武兩班停俸祿,寡人膳食亦無葷。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出現天災不可怕,及時化解就可。但可怕的是,面對災害烏雞國王無能為力,國中倉稟空虛,錢糧盡絕,文武兩班停俸祿。

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答案也在原著里。想想看,烏雞國的寶林寺有多豪華,「萬佛閣對如來殿,朝陽樓應大雄門。七層塔屯雲宿霧,三尊佛神現光榮」,即使是在東土見過大場面的唐僧都哀嘆,「我那東土,若有人也將泥胎塑這等大菩薩,燒香供養啊,我弟子也不往西天去矣。」寶林寺的豪華程度可見一斑!

問題是,烏雞國只是一城之國,花這麼大財力修建寺廟、宮殿、皇家園林,哪還有錢做應急儲備?

這也從側面說明,烏雞國王所施的並非仁政。

一句話,烏雞國王被獅子精推到井裡受三年無妄之災確實可憐,但這個可憐之人身上也有很多的可恨之處!

把經典帶入現實,在現實中重現經典。《精讀西遊記》是一個有觀點、有溫度、有趣味的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西遊 的精彩文章:

烏雞國妖孽當道,悟空為何讓唐僧放心前行?
孫悟空定住七仙女之後幹了啥?為何氣得玉帝將她們貶下界?
被烏雞國王暴打後扔到水裡三日,文殊菩薩為何不逃跑?
如果唐僧不念緊箍咒,能不能將悟空管理好?

TAG:職場西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