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綠豆湯沒那麼「平易近人」

綠豆湯沒那麼「平易近人」

中醫講葯食各有性味,食物皆有一定的藥性,如果不加註意,常會引起各種不適,生活中的多種豆類也一定要注意其食用宜忌。

綠豆是我國傳統的豆類食物,可以消暑解毒、止渴利尿,也是一味中藥。在民間,有著綠豆和中藥不能同服的說法。火箭軍總醫院中醫與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李軍博士提醒大家,服中藥時能否喝綠豆湯,不可一概而論,應根據病情的寒熱虛實以及所服中藥的性味而定。

綠豆與其他中藥並不完全「絕緣」

《本草綱目》記載:「綠豆氣味甘寒,無毒……解一切藥草、牛馬、金石諸毒。」因為綠豆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健胃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外感風熱、癰腫丹毒、暑熱內侵等熱性病,比如患有中暑、咽喉腫痛、急性腮腺炎、口乾、口苦、泌尿系統感染等熱證實證時,在服中藥的同時喝點綠豆湯(150 毫升),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能促進病情好轉。

但綠豆偏寒,脾胃虛寒、素體陽虛的人要禁食或少食。如患慢性胃腸炎、關節冷痛、痛經等虛證寒證時,在喝中藥時就不宜喝綠豆湯。否則,不但會降低藥效,而且會加重病情。

另外,李軍博士說,是否能喝綠豆湯還與所服中藥的藥性有關。比如在服用金銀花、黃連、黃芩、黃柏、板藍根等清熱類中藥時可以適當喝點綠豆湯(100 毫升),也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綠豆湯沒那麼「平易近人」

有些藥物最好與綠豆湯「不相往來」

李軍博士說,在服用人蔘、黃芪、肉桂、附子、高良姜等溫補類藥物及桂枝、乾薑、細辛等溫經散寒類中藥時,未經醫生許可,不要擅自服用綠豆湯,以免減低藥效,影響治療效果。

另外,因為綠豆中的某些成分,如蛋白、鞣質和黃酮類化合物可與一些化合物結合形成沉澱物,使之降低或失去毒性,並且不易被胃腸道吸收,西藥裡面大多是合成的化合物,所以如綠豆湯與抗生素等藥物同服,可能會降低藥物的療效。鑒於此,盡量不要用綠豆湯送服藥物,也不要在服藥前後服用大量綠豆湯,以免影響抗生素等藥物的療效。應以白開水送服藥物,並與飲綠豆湯間隔一定時間為好。

部分人群別跟綠豆湯「親近」

李軍博士說,從中醫上來講,主要有三類人群不適宜喝綠豆湯,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1.老人、兒童以及體質虛弱的人:

綠豆中蛋白質含量較多,老人、兒童以及體質虛弱的人腸胃消化功能較差,很難在短時間內消化掉綠豆蛋白,容易因消化不良導致腹瀉。

2.經期女性:

女性經期時體質偏寒,若是飲用綠豆湯則會導致氣滯血瘀,引起腹痛甚至加重痛經。

3.孕婦:

綠豆可有效防治妊娠水腫,是食療佳品。在煮綠豆時若是加些紅豆、大棗同煮,還能有助孕婦益氣補血。但綠豆性寒,孕婦也不能多喝,且不宜放太多糖,尤其不能喝冰綠豆湯。

綠豆湯沒那麼「平易近人」

飲綠豆湯要牢記「規則」不宜用鐵鍋煮綠豆湯:

綠豆的活性成分大多在表皮中,若用鐵鍋煮,食用後還會造成腸胃不適。煮綠豆湯用砂鍋最合適。

煮綠豆湯時別加食用鹼:

加鹼雖然可以迅速把湯煮濃稠,但會破壞綠豆中的維生素B(有解暑作用)以及類黃酮抗氧化成分。若想豆湯濃稠,可加些燕麥片或糯米煮制。

喝綠豆湯不可過量:

綠豆中含有低聚糖,過量飲用會導致脹氣,出現消化不良甚至腹瀉,損傷脾胃功能。所以每次一碗最佳,成人一周喝2~3次即可。

不能空腹喝綠豆湯:

綠豆性寒,空腹飲用會對脾胃造成傷害。

不宜喝冰鎮綠豆湯:

冰鎮綠豆湯會影響脾胃,造成脾胃功能失調、腹瀉。冰鎮綠豆湯尤其對心血管病人不利,能誘發心肌梗死等急症。

服中藥期間喝綠豆湯應間隔一段時間:

服完中藥後,要過2~3小時再喝綠豆湯,並且要適量(不超過80毫升),以免影響藥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黑豆不能生吃
初秋要以「收」為先
戀上運動練出健康體魄
茉莉花茶護髮養胃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