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牛頓錯了?光的本性不是微粒?——托馬斯·楊是怎麼想的

牛頓錯了?光的本性不是微粒?——托馬斯·楊是怎麼想的

牛頓錯了?光的本性不是微粒?

托馬斯·楊是怎麼想的

張劍平

光的本性是什麼?

牛頓認為:光是一顆顆很小很小的微粒連續不斷流動形成的粒子流。發光的物體會接連不斷地向周圍空間發射光的粒子流。一旦這些光粒子進入我們的眼睛,衝擊視網膜,引起了視覺,我們就看到了光。

牛頓的這個學說被稱為光的「微粒說」。也就是牛頓認為光的本性是「微粒」。

光本性是「微粒」的觀點,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的古希臘時期,畢達哥拉斯、德漠克利特等等大牛都是微粒說的支持者。法國數學家哲學家笛卡爾是牛頓的前輩,在他的著作《折光學》里也認為: 光是由大量而細小的彈性粒子所組成的。

那光的本質就是「微粒」啰?且慢,有幾個不買牛頓賬的人,提出了他們的不同觀點:他們認為光的本質不是「微粒」,而是一種「波」。人們把這種學說稱為光的「波動說」。

牛頓的「死對頭」——胡克就是「波動說」的支持者。胡克認為 「光是在以太中傳播的一種縱波」。胡克的觀點來源於義大利的數學家格里馬第。

格里馬第在1655年時做了一個實驗,他對放在光束中小棍子的影子進行了觀察,發現並命名了光的衍射現象。格里馬第據此推測光可能與水波相類似,是一種「波」。

格里馬第

Q

A

&

「光的衍射」是什麼?

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或小孔時,光將偏離直線傳播的途徑而繞到障礙物後面傳播的現象,叫光的衍射。衍射時產生的明暗條紋或光環,叫衍射圖樣。

胡克繼承了格里馬第的觀點,也認為光是一種「波」。當牛頓用「微粒說」解釋光顏色的論文擺在胡克面前時,胡克自然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批駁。

關於光的顏色,牛頓認為,光的複合和分解就像不同顏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開一樣;而胡克則認為,光的顏色是由光的頻率決定的,不同頻率的光顏色是不同的。在光的顏色的解釋上,牛頓和胡克又懟上了。

Q

A

&

「頻率」是什麼?

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是描述周期運動頻繁程度的量。

以下我們用呼吸的頻率來具體說明:一呼一吸就是一個周期,單位時間為一分鐘;現在測定一下在一分鐘的單位時間內,一呼一吸的次數,這個次數就是呼吸的頻率。

下圖不同顏色表示了不同頻率的波,想一想,哪種顏色表示的波頻率更高呢?

光的顏色的解釋成了導火索,點燃了「波動說」胡克和「微粒說」牛頓間漫長而激烈的爭論。

在光的本性問題上,除了胡克外,還有一位堅定的「波動說」開創者,那就是荷蘭的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04月14日—1695年07月08日)。

惠更斯

惠更斯仔細研究了牛頓的光學試驗和格里馬第實驗,他認為其中有很多現象都是微粒說所無法解釋的,於是就毫不猶豫地站在了胡克一邊。

「我們對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所知道的一切,可能會導致我們理解光傳播的方式。」在惠更斯看來,光和聲音的傳播方式是可以做類比的。他認為:聲音是一種縱波,那麼光也是一種縱波;只不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光卻能在真空中傳播。

惠更斯最擅長的是用幾何的方法來巧妙地證明和解釋光學現象,他同樣無法解釋光在真空中傳播的原因,於是他和胡克一樣,不得不求助於假想的物質——「以太」。

光是一種在以太中傳播的縱波。成了這個時期「波動說」的一致觀點。

Q

A

&

「縱波與橫波」是什麼?

根據波的振動方向和傳播方向的關係,人們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兩大類。

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是橫波;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平行的波是縱波。

根據縱波和橫波的定義,觀看下列動態演示圖,你能判斷出哪幅圖表示的是橫波,哪幅圖表示的是縱波嗎?

到此為止,因為對光的本性的不同觀點,分成了兩大陣營。一個是以牛頓為領袖的「微粒說」陣營,一個是以胡克、惠更斯為核心的「波動說」陣營。

你準備站在哪一個陣營呢?當然,正確的選擇方法,既不是看誰更有聲望和權威,也不是是看誰更值得同情,而是看誰的學說更科學。

判斷哪一個學說更為科學,我們可以對比這些學說在解釋現象時自圓其說的程度。有意思的是,無論是「微粒說」還是「波動說」,在解釋光的反射和折射現象上都非常完美。

那麼,這兩個學說是否有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呢?

兩束光相交後卻不影響各自原本的前進方向,這是一個讓「微粒說」無法自圓其說的現象。如果光是由粒子組成的,那麼在兩束光在交叉傳播過程中粒子必然互相碰撞,這樣一定會導致光的傳播方向的改變,而事實並非如此。

為什麼光不能像聲波一樣繞過障礙物?為什麼光會產生影子?這些現象又是讓「波動說」無法自圓其說的。另外,「波動說」還面臨一個更加不穩固的理論基礎,那就是「以太」到底是否存在?

由此看來,無論是「微粒說」還是「波動說」,都有點道理,也都有點沒道理。照理說這次爭論雙方應該是平分秋色、不分勝負的,但是,最終結果卻還是分出了勝負。

牛頓的「微粒說」最終獲勝了!不是因為牛頓的「微粒說」成功地解決了所有的問題,而是因為牛頓本人的學術威望加上牛頓比對手更長壽。

牛頓選擇在胡克去世後的第二年公開發行《光學》,此時的惠更斯與胡克已相繼去世,「波動說」一方已無人應戰了。

整個十八世紀,幾乎無人向微粒說挑戰,直到牛頓的英國同胞托馬斯?楊(Thomas Young)登上舞台。

托馬斯?楊

托馬斯?楊認為牛頓對光的本質的認識是錯誤的,光是一種「波」而不是「微粒」。為什麼托馬斯·楊會如此堅定地擁護「波動說」呢?可能和他在大學時代的研究有著很大的關係。

托馬斯·楊在大學時代研究「光」嗎?不是,托馬斯·楊在大學裡學的是醫學。學醫的怎麼又會和「光」的研究搭上邊了呢?

原來,托馬斯·楊在大學時代研究的是人的眼睛和耳朵。眼睛是人體的光學器官,和「光」有著更直接的關係;耳朵是人體的聲學器官,和「聲音」有著更直接的關係。對眼睛和耳朵的研究把托馬斯·楊引向了光和聲音的探索,也使他更偏向於接納惠更斯的「波動說」理論。

研究眼睛的托馬斯·楊

托馬斯·楊雖然信服惠更斯的「波動說」,卻不認可惠更斯的幾何證明法。那麼,如何來更好地證明光是一種「波」呢?

托馬斯·楊憑藉自己多年對聲音的研究和對水面波紋的觀察,發現了「波」在傳播中的一個特性。準確地說: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頻率相同的波相遇時,在一定情況下會相互影響,產生「干涉現象」。

Q

A

&

「干涉現象」是什麼?

兩個或兩個以上頻率相同的波相遇時,在一定情況下會相互影響,這種現象叫干涉現象。

托馬斯·楊想:既然「干涉現象」是「波」的特徵現象,如果光也具有「干涉現象」,不就說明光是一種「波」嗎?

托馬斯·楊的想法沒有問題,關鍵在於要通過實驗來證明光具有「干涉現象」,而這個實驗最大的難度是尋找到頻率相同的兩個光源。

任何難的問題似乎都難不倒有百科全書式學者之稱的托馬斯·楊。他首先在窗子上開了一個小洞,用厚紙片將小洞蓋住,再在厚紙片紙片上戳一個更小的洞,讓光線從厚紙片的洞中透過來;然後他用一個很薄的紙片把這束光從中間分成了兩束,兩束光正好可以當做是頻率相同的兩個光源。

實驗的結果,正如托馬斯·楊所料,他在牆壁上看到了光的干涉現象。

為了使光的干涉實驗具有更強的操作性,托馬斯·楊對實驗進行了完善。他把一支蠟燭放在一張開了一個小孔的紙前面,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點光源(從一個點發出的光源);然後在開了小孔的紙後面再放上第二張紙,在第二張紙上開兩道平行的狹縫。當小孔中射出的光穿過兩道狹縫投到屏幕上,就形成了一系列明、暗交替的干涉條紋。

楊氏雙縫干涉實驗

這個實驗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氏雙縫干涉實驗。

雖然托馬斯·楊的實驗非常成功,但是他的這個理論在當時並沒有受到重視,甚至還被權威們譏為「荒唐」和「不合邏輯」,他的研究成果竟然被壓制了20年之久。

托馬斯·楊並沒有向權威低頭,他在他出版的《聲和光的實驗和探索綱要》書中寫道:「儘管我仰慕牛頓的大名,但是我並不因此而認為他是萬無一失的。我遺憾地看到,他也會弄錯,而他的權威有時甚至可能阻礙科學的進步。」

托馬斯·楊的干涉實驗毫無疑問地證明了「光」具有「波」的特性,那麼,這個實驗是否為光的「微粒說」和「波動說」之爭畫上了完美的句號呢?牛頓的「微粒說」真的完全錯了么?「光」的本性只能在「微粒」和「波」裡面二選一,只能非此即彼嗎?

要知道,雖然托馬斯·楊用實驗確證了「光」具有「波動性」,雖然托馬斯·楊後來糾正了「光」是「縱波」的錯誤觀點,但他始終沒有擺脫「以太」是「光」傳播媒介這一理論基礎。

「光」的本性到底是什麼?「光」究竟是如何傳播的?「光」是機械波嗎?……這些問題在科學史上會繼續激發出更多的智慧火光。

敲黑板

1.「儘管我仰慕牛頓的大名,但是我並不因此而認為他是萬無一失的。我遺憾地看到,他也會弄錯,而他的權威有時甚至可能阻礙科學的進步。」——托馬斯·楊

2. 沒有對權威質疑的勇氣,沒有突破性的探索,就沒有科學的進步和發展。

3. 從醫學專業跨界成為物理學家,說明了專業之間不是森嚴壁壘的,而是相互連通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托馬斯·楊的眼力和智慧,發現不同專業之間的關聯。

作者簡介

張劍平

自由的教育思考者

獨立精神的教師。

推崇理性和人性的教育

民盟盟員

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教師

微博頭條文章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雅雲課堂 的精彩文章:

TAG:博雅雲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