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憧憬愛情,但這憧憬與愛情無關
紐約電影院的下午場往往是放愛情片,觀眾裡面清一色是有錢有閑的太太們,甚至老太太們,這說明一個現象——女人永遠憧憬愛情。可是,專家說:城市越是現代化,單身女人倒越多。我是一個反專家者,可是我相信數據,但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是可以知道這樣的歷史正在發生。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強調對方責任與強調個體個性的矛盾體結果。
女人眼中的愛情往往和另一個詞聯繫緊密——「依靠」。人作為群居動物的一個顯著特徵是覺得做多數人認同的事情才是安全的,這是為什麼女人覺得需要依靠,因為社會告訴她們,有了依靠才安全,看吧,幸福的女人的標準就是找到一個其他女人都羨慕的好的依靠。然而,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容易受到極大的打擊,一旦籃子落下,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女人說:習慣是最好和別人無關,否則,某天失去,會很痛苦。因此,戀愛對女人來說,更容易以傷心收尾,因為她們通常把寶都押在某一個男人身上;而男人則還有很多男人做朋友,還有所謂事業在追求。當然,依靠也不是一件有失尊嚴的事情,人們活著就是相互溫暖的。慶幸的是,這世界還是有人值得依靠,在不同的方面,我們可以依靠不同的人。有睿智的朋友,可以和你溝通思想;有熱鬧的朋友,可以讓你不那麼寂寞;有生意的朋友,可以一起賺奶粉錢;有一個家,就算全世界不要你了,還是有人要你。不要只依靠一個人,不要只想著依靠別人,人應該是能更堅強、自信和寬廣。
男人談男權、女人談女權的時候,往往還是把自己擺在男人或女人的位置來發表言論。他們或她們對男人或女人的位置都有默認的定義,例如:男人女人在某方面就是強勢或弱勢的,都有默認的「男人或女人應該怎樣怎樣」的臆斷,其實,一旦如此,歧視男性或女性的已經是他或她自己了。可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首先,都是一個人。
當一個人接觸的世界越廣,認知越多,會開始明確,自己原來是一個應當有自主思考的人,首先要是一個獨立的人,然後才能夠做好男人和女人,然後做好兒子、女兒、父親、母親、丈夫、妻子的角色。
當人開始了解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他或她才能夠漸漸不再盲從地參與社會公認的「應該做的事」,並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生命與世界的聯繫,開始按照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和客觀事實/數據對行為制定新的準則。
書名:十三叔的哲學
作者:張祺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28.00
※我的姐妹是位創業女老闆
※怎樣選擇汽車保險的險種
※打了一輩子工,賺了不少錢,為什麼還是這麼窮
※潑醋擂姜食蟹歡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