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熱水、冷水哪個結冰快?科學家也說不清

熱水、冷水哪個結冰快?科學家也說不清

如果有人問你:「冷水和熱水哪個先結冰?」相信你一定會覺得這個提問的人是不是傻了,當然是冷水先結冰了。然而,事實上有時候還真未必。特定條件下可能熱水結冰比冷水還要快,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歷史上諸多學者如亞里士多德、培根和笛卡爾等都曾對類似現象有所描述但是均未能給出完美的解釋。甚至現代科學家們面對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也仍然存在爭議。

顛覆常識的姆潘巴現象

說起來,這個既簡單又複雜的物理現象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1963年的一天,坦尚尼亞的一個初中生姆潘巴和小夥伴們一起用牛奶製作冰激凌。當他還在煮牛奶時,身旁的小夥伴已經陸續把牛奶晾涼開始往冰箱里塞了,眼看就要沒有位置了,一時心急,姆潘巴就把煮熱的牛奶直接放進了冰箱。一個半小時後,他驚奇的發現,他的冰激凌已經凍結成塊,而其他小夥伴的冰激凌卻還是黏稠狀。

這與我們對熱現象的直觀理解以及經驗直覺完全相反。但為什麼相反呢?姆潘巴帶著這個疑惑從初中直到高中,先後請教了多位物理老師都沒有答案,甚至有位老師譏諷地說:「看來有兩種物理,一種是放置四海皆準的物理,一種是『姆潘巴物理』。」

倔強的姆潘巴仍不停地尋找答案,直到他抓住達累斯薩拉姆大學物理系主任奧斯波恩博士到他們學校訪問的機會,又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博士並沒有對姆潘巴的問題嗤之以鼻,而是回到實驗室按照姆潘巴的陳述進行了冷熱牛奶實驗和冷熱水實驗,結果都觀察到了姆潘巴提到的奇怪現象,於是,博士邀請姆潘巴和他一起對這個現象進行研究,並於1969年共同撰寫了關於此現象的一篇論文,引起學界廣泛關注。於是人們將這個在同等體積和同等冷卻環境下,溫度略高的液體比溫度略低的液體(非純水)先結冰的現象,命名為「姆潘巴現象」。

背後的幾種解釋

為了解釋為什麼有時候熱水結冰比冷水快,50多年來,許多物理學研究者先後對此現象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解釋。

1

冰霜融化說

據了解,為了研究姆潘巴現象,很多學者進行了實驗觀察。液體表面凝結的冰霜會影響其向周圍導熱的速率。冰霜導熱性比水差,熱水使得冰霜融化,減少了其阻礙作用,優化傳熱。不過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在試驗過程中全部排除冰霜的干擾或抑製冰霜的融化,姆潘巴現象依然存在。因此,這種說法並不成立。

2

水汽蒸發說

一些學者相信,由於熱水溫度較高導致水蒸發的速率變快是造成姆潘巴現象的首要原因,因為蒸發使得水分子減少,要凍結的水分子也相應變少,所以加速了熱水結冰速度。不過,一些科學家對結冰前後水的質量進行了測量,發現質量差從未超過3%,儘管蒸發後的水減少了,但是這3%的水分子並不能夠顯著影響水結冰需要的時間。與此同時,水汽蒸發過程中消耗的熱量也不能夠忽視,可惜的是,對於熱量消耗的對照試驗並不容易實現,因為它需要對開放容器和密閉容器進行測量,但是在密閉環境下,水汽蒸發和熱量的傳導都會受到阻礙,無法測量單一變數的影響。

3

可溶解氣體說

溫度越高,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就越小,因此熱水裡溶解的氣體要少於冷水,由於水在溶解一些氣體後凝固點會降低,而熱水的氣體含量更低,凝固點也相應變高,這可能是熱水結冰較快的一個原因,同時也有實驗發現脫氣水比非脫氣水結冰更快。

4

熱梯度對流說

熱梯度對流觀點認為,熱水比冷水結冰更快是因為對流的增加。由於水的冷卻是從容器的表面以及側面開始,使得冷水下沉,熱水上升,因此產生對流。當熱水放入低溫環境中,靠近容器的水迅速降溫,而內部水溫不變,這樣就產生了溫度差並引起熱對流。在冷卻的過程中,這個熱對流一直存在,溫差越大對流就越激烈,水冷卻就越快。

5

過冷現象說

在2013年初,英國皇家化學會特意舉辦了一場比賽,評選姆潘巴現象的最佳原理解釋。而比賽獲勝者提出的解釋就是過冷現象。過冷現象指液體或氣體的溫度到其凝固點以下,但沒有凝固的現象,而原本溫度較低的水比原本溫度較高的水更易發生過冷,那麼它的確可能比熱水結冰更慢。

目前,儘管對於姆潘巴現象並沒有一個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完美解釋,但是科學家仍然在不斷提出各種理論來解釋這一現象。

並非總是如此

正如開頭所申明的,熱水結冰比冷水快只是「有時候」,也就是說這並不是一個必然現象。《物理通報》雜誌社所屬的《中學生物理》雜誌曾對這一現象進行過歷時1年的討論,其中有12篇「實驗報告」,偶有成功之例。這說明姆潘巴現象確實存在,但控制條件難尋,復現不易。這也就意味著,姆潘巴現象只是在特定條件下出現的物理現象,而不能一般性地得出「熱水比冷水先結冰」的物理結論。

針對這一問題,9月4日,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治林博士。他指出,因為水中不同的雜質離子可能帶來實驗上的干擾,甚至有一種說法認為,通常環境下,普通水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微生物,它們在熱水中繁殖得更快,這些大小在微米量級的微生物恰好可以充當水結冰所需要的凝結核,成為其優先結冰的優勢條件。而一些研究者用更加純凈的水進行實驗時,常常不能重複這樣的結果。此外,水本身因氫鍵的存在,性質複雜多變;而水降溫結冰更是多因素且動態的過程。因此,李治林表示,姆潘巴效應並不普遍成立,應當以更加審慎的態度對待和研究這一現象。

研究姆潘巴現象有啥意義?

那麼對姆潘巴現象的研究有意義嗎?李治林認為,有意義,而且很重要。水是一種性質獨特的物質,有著非常豐富的物理現象,且在工業生產和生命科學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然而人類目前對水的研究還很不透徹。

「30攝氏度的水」與「從100攝氏度冷卻到30攝氏度的水」一樣嗎?這個問題看上去毫無意義,似乎理所當然,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實際上,許多物理量和物理現象不僅取決於物質所處的狀態,而且與其歷經過程密切相關,最終結果是否一樣還是需要實驗研究來確認。例如,由於冶金技術在工業上的價值,人類對鋼鐵的研究非常詳細。眾所周知,不同初始溫度、不同降溫速率處理過的鋼鐵,性質有很大不同,其中晶粒的特點和形成過程也有所不同。類似地,實驗研究發現,不同過程和條件下產生的冰,晶體結構和物理性質也有很大不同。

儘管我們很早就知道「常壓下水在0攝氏度結冰」但這個溫度其實只是一個範圍,冰也有各種不同的冰。

然而,對於水,很遺憾,由於微觀上太複雜,我們對其更細節的性質還知之甚少。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科學不能「想當然」,實驗才是檢驗真理的最終標準。正是科學家們看似無聊的「較真」、嚴謹的質疑、嚴格的檢驗、不斷的追求,才促進科學不斷地接近真理。

註: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來自網路

編輯:王小龍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這支「鋼筆」不簡單!10秒鐘「認出」腫瘤,準確度高達96%
屏住呼吸,再等一天!致敬老師的大片即將上映
多吃脂肪死亡率低,多攝碳水化合物增加死亡風險……《柳葉刀》這「方」可信嗎
暴脹還是反彈,宇宙從何而來?
碳衛星:太空中觀測二氧化碳含量的「眼睛」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