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歷史認知障礙,不然你讀不懂中國的歷史
今天我想先暫停更新司馬懿這個人物一天,因為接下來的事情對這個人物的一生很重要,這件事決定了我們認為他是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壞蛋,是一個忠臣還是一個奸臣,他是蓄意謀殺還是被迫自衛。在探討這些事情之前,我想和很多讀者一起探討一個問題,什麼是歷史?什麼是你眼裡的歷史(你願意相信或接受的)?
一件事情有很多維度,事件本身和你所知道的。這是個最簡單的道理,這就是黑澤明導演的影片《羅生門》成功的根本,小說羅生門倒沒那麼大的魅力。這部影片告訴我們,事情已經發生,沒人知道真相,真相也不再重要,每個參與者和旁觀者誰都不想重塑真相,因為大家都要摘乾淨自己,抹黑別人。
對我們來說,中國幾千年文明的訴說者、承載者是那些歷史檔案、官修歷史書、墓葬、器皿、碑刻、建築、野史、民俗、民歌、書畫藝術、文學作品、活人口述等,可這些東西分布的時間結構非常不均勻,特別是文字資料,估計明清兩代的存世資料占整個中國古代歷史的90%甚至更多,單單清朝十幾個皇帝批的聖旨、公文就夠人看幾輩子的,而你想找秦朝的歷史記錄,也就史記和漢書這兩部,算是一點點資料吧。如果要找點周朝的,據說還沒什麼流傳下來的典籍。
這問題就來了,我們信什麼?漢朝是個什麼樣子的?三國是個什麼樣子的?誰來告訴我?單純指望漢書、後漢書?就中華書局印刷的那2、30本書想把幾百年的事說清楚,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於是很多人疾呼,歷史的任務就是探究真相!我不得不說這是個難度不亞於拯救全人類的任務。我們面臨的現實是,昨天的事都說不清楚,有些還不許說,居然還要想去探究發生在幾百年、一千多年前的真相,不管能力如何,但心是大的,這個我信。
到後來,我知道了所謂探尋歷史真相這四個字的意義,無非是提出另一種假設,給出另一種關於歷史現象的可能性描述。例如,歷史上某人死了,官方說他自然死亡,可有人非要說可能是謀殺,然後大家無非是搜集各種事件碎片、證據鏈條去證明自己的推斷。但我們知道,最後的結論只能有一個,那就是任何時代的官方證明,XX於XX年XX月XX日死亡。任何人都可以質疑,但沒人能推翻。而且,很多事情的好奇心也就是一兩代人,再往後,以後的小朋友就不關心了。例如曹操怎麼死的有人關心嗎?關心又能怎麼樣?然後呢,然後就沒了,自然死亡、謀殺、自殺、意外死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死於那個時間。可人們並不滿足這一點,人們一定要完全佔有事件的結果、原因、過程以及各種參與要素,不知道這種慾望讓我們越來越混亂還是越來越有序,我只知道很多事情永遠說不清,這也是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門派的原因,人們越來越熱衷於重新解釋,無非是想有自己的門派。
當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解釋的內容會更好一些,更符合邏輯,或者說我說的才是歷史真相。我倒沒這麼想,但遺憾的是,這個世界很多人都這麼想。例如有一個朋友看到我寫的東西,認真的和我說,不要質疑三國演義,那是一部嚴謹的歷史文學作品,那上邊說的都是真的,你覺得哪裡不明白,我可以講給你聽。我就佩服這種好為人師的人,他們有信仰,甭管信什麼,總之他們能在自己相信的東西里找到力量,因為三國演義正確,所以我正確。他這一輩子不用去探索,只需要堅守,我不知道怎麼去描述這種狀態,雖然我自己達不到,但能讓自己舒服難道不是一件好事?
我們現代人對歷史事件、古代社會的一切存在認知障礙。不是說我們不認得那些字,而是腦海里無法重構古代的環境。我們在看歷朝歷代時,自然會不自覺地把對現在的感受和一些看似真理的東西帶入,導致嚴重的認知失真。我梳理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四點(其實有很多,今天先胡說這幾點)。
第一,普遍認為中國人口一直多!很多古籍、小說一提古代打仗百萬雄師和玩一樣,好像古代到處都是清明上河圖,熙熙攘攘,不亦樂乎。我們在讀道德經的時候,裡面有所謂的小國寡民的字樣,於是,作為一個14億人口的一份子,我們很有資格嘲笑老子的消極。對桃花源記里構建的場景,那種與世隔絕的感覺無人可以感知。如果稍微有些常識的話,要知道三國結束的時候,全中國政府登記的人口只有一千六百萬,我們留出隱匿人口的裕度,姑且算作兩千萬。問題就來了,現在北京市人口就兩千萬了,三國地盤再小,總比現在的北京大幾圈吧!我們不算什麼西藏新疆青海黑龍江內蒙古這些領土大戶,就當那裡一個人都沒有,請問,把兩千萬人散落在中國現在其他省份,您覺得是什麼情形?就當三百萬平方公里,兩千萬人,大家計算一下人口密度,大概每平方公里7人,同志們,你們覺得這種場景不算小國寡民?國小不小的不知道,民肯定少啊。我們為什麼不理解,因為我們習慣了巨型都市每平方公里超過兩萬人的生活。三國時期的全境人口密度現在相當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水平,比現在加拿大人口密度略高一些,曹操嘆息的千里無雞鳴一點都不稀奇,你現在去西藏溜達(別去景區),有的地方你可能也覺得起碼五百里無雞鳴吧。老子是什麼時候的人?我們就當他是個春秋時代的,秦統一六國時,官府統計人口兩千萬。漢朝的人口頂峰是五千萬,這點人,隨便分攤到3、4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上,那種社會生活情形,是今天的人不容易(可能也不願意)理解的。我倒覺得加拿大人、澳大利亞人倒更能構想古中國的生活場景。
當然有人會說,我們唐朝的長安、宋朝的開封那都是大都市,人多著呢。那問題就更大了,唐朝高峰期人口五千萬,如果長安人口真的超過百萬,那隻能意味著其他地方的人口密度就更稀薄,畢竟長安就那麼點大。人口的相對密度就和現在北京和全國一樣,都城住了約全國2%的人口。但十四億和五千萬差的畢竟太大了。所以,我們太熟悉人多地少,而不知道什麼是地廣人稀。所以中國古時房產不值錢,那麼多地,炒啥房?
第二,我們習慣了大而全的政府,習慣了政府強大的行政能力。我們的教育告訴我們,政府從明清以來的特點、形態就是這樣的,於是,我們自然也向上推演到以前的歷史時期。各種歷史小說和文學作品也強化了這種傾向,反正皇帝就塑造成一把手形象,底下的人就按各部委長官去搞。這樣做對嗎?坦率地說,古代中央政府的行政能力比現在要弱,弱得多。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與基層社會組織的聯結沒有現在這麼剛性、緊密。過去的政府不大,這個很多人拿歷朝的公務員-百姓比例進行分析對比,但忽略了過去的政府職能很簡單,沒那麼多部門,而且不像現在必須上下對接,總之,結構不同,人員也不同。再考慮之前說的人口因素,古代文盲率很高,就那2、3千萬人,我們還打算出多少識文斷字的呢?三國呢,實際上是幾個很小的政府,您想,總共人口才1600萬,還分三個國家,一個國家幾百萬人,還不如個中石化人多,他能有多大?到後面的十六國、南北朝,更是如此,全境就一兩千萬人,分成十幾個小單位,一個國家和朝廷才幾個人?他想構建強力的中央政府,去哪構建?所以,我們太過於習慣大與集中,而無法理解小與分散。
第三,高估古代社會的知識信息含量。我們怒罵秦始皇焚書,但嬴政說明白了,所有圖書中央政府存一套,其餘的民間可以收上來燒掉。這是一種思想、壟斷的做法,但原則上,他保留了那些信息,只是不讓它傳播。然後,項羽同志大大咧咧地進了咸陽,估計秦朝保留的中央圖書基本就沒了。古時因征戰損毀圖書的例子很多,例如羅馬人焚燒了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波斯人焚燒了雅典的圖書館,在西方,是否燒書是評價一個征服者是不是野蠻人的重要指標。我們今天的家庭,哪怕是小說月報、故事會也有一堆書,於是,我們的各種影視作品導演在道具的應用上也少不了用書裝扮古代的房間。但實際上,古人很難能讀到書,說起來可能沒人信,古代的作者大部分都不是有錢人,而出書那必須是比較有錢的人做的事情。已經到了晚清時代的曾國藩,自己珍愛的,隨身攜帶的不過是一套《漢書》。今天我們說的詩歌、文集、學術著作,那作者必須是有幾個當官的朋友資助一下,然後出出來,也印不了幾套,就是熟人之間送一送。否則,你不會理解到了明朝朱棣的時候,要人搜羅天下圖書,編永樂大典。為什麼?還不是書的分布、渠道太散亂,根本不知道哪裡有書、有什麼書?現代人不理解這種狀況,搞得好像古時每家人都一堆書一樣。建國以後,普及義務教育,書變成了家中常客,卻不知,古時書是家裡的稀客。
第四,是古代社會的經濟運行水平。應該說宋朝以前,中國一直處於政府發行的「錢」與實物(主要是絹、錦、布和糧食)共同充當流通媒介的時代。這就使市場經常處於混亂狀態,因為實物類的流通媒介本身就是商品(好比今天讓你用人民幣買人民幣一樣),在很多錢失效的時候,市場實際上是無法運轉的,只能倒退回很原始的狀態。唐朝及以前,政府強調以糧食和布作為稅收品種(稅收的貨幣化是張居正才開始的),只要家裡有人,會織布,理論上每家都會有貨幣供應,布之間可能會因為有品質的不同產生級別差異,產生不同的定價。這也是中國很久以來商業不可能有什麼良好發展的原因。例如,A地盛產糧食,B地盛產布,當中間沒有價值穩定的貨幣時,即便是最有錢的商人最後不過囤了一堆糧食和布,而這些東西又不能產生利息,只能腐爛(你就算是當高利貸放出去,也只能回收布和糧食);當一段時期出現了價值穩定的貨幣時,你還是要拿一部分糧食和布去兌換成錢,當然你要提防風險,因為這些錢可能沒多久又巨幅貶值(歷朝的錢幣因私鑄太多,大多不值錢,而且很多政府時而立錢,時而廢錢,民間對錢的認可度和信心極差)。就算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奢侈官員之一晉朝的石崇,家裡的金銀並不多,多的是各類從其他地方(又說從南洋的)海淘來的各種珠寶和香料。這一點其實並不稀奇,十八、十九世紀,歐洲人還不是拿點破玻璃珠子、火槍和非洲土著換鑽石和象牙?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那個年代的富有並不是有錢(沒什麼用)或者貴金屬(少,非常少),而是有很多來自異邦的稀罕物件,這些稀罕物件大多是天然的,在原產地沒什麼使用價值的東西(據說貿易品也是絲綢和銅器)。所以,我們從建國後的票證經濟迅速晉陞到票子、物質很豐富的經濟水平,卻不知古時還有千百年處在實物、半實物經濟狀態。
用常理去推算古時的很多事情是否記錄得有浮誇是有效的。例如,中國軍民比最高的時候,可能是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三百萬軍隊,我黨一百萬軍隊,當時人口四億,軍隊人口比大概是1%,我相信這是高到離譜的數字,因為本來國家不需要有四百萬軍隊。秦趙長平之戰的時候,秦軍出動40萬,已經是超過國家正常負荷的動員水平,國內14歲以上的男人都去長平前線了。我們大概可以推算三國時期戰爭規模,一個政權出動15-20萬人,基本就是極限了。再增兵,就該出現三八團這樣的編製。孫權那裡總是出幾萬人,倒不是他摳門,這些對他也算是個很大的數目,出兵十萬以上,很多娃娃兵就會在裡面了。
總之,我們總是用北上廣深的生活模式以及新中國數十年積累的政治、社會、經濟成就去重構古代社會,這在電視劇和電影里是可以的,但最好先影片開頭要說明:本片所有場景道具純屬虛構,絕無雷同之可能(清朝宮斗劇除外)。
※苗堤圈奪大炮
※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一)
※開學啦!歡天喜地上學堂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