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你所知道的電梯自救常識,可能都是錯的!

你所知道的電梯自救常識,可能都是錯的!

8月25日,哈爾濱某小區的一起電梯事故中,一位年僅35歲的父親墜落身亡,讓人很是痛心。

現在城市裡的樓層越來越高,電梯已經成為了大家出行必備的交通工具。所以,避開常識誤區,掌握一些正確的電梯事故應對方式,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電梯突然下墜怎麼辦?

很多人擔心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突然下墜,但事實上,雖然「電梯下墜」是經常遇到的一種故障,但電梯並不是真的下墜了。

「電梯下墜」一般有兩種情況:

1) 電梯運行過程中急停

一般這種都是因為運行過程中安全迴路或者門鎖迴路斷開,造成電梯停止,乘客會感覺腿發麻,其實是電梯緊急停止造成的。

2) 電梯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並自動回到基站複位

而被大部分人誤解的「電梯掉下來」,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和買彩票中500萬的概率差不多。

2. 電梯的鋼絲繩會斷掉嗎?

網上某些文章解釋道——「電梯一般情況下的突然下墜,都是由於牽引電梯的鋼絲繩斷裂引起的」,看了更讓人覺得鋼絲繩很容易斷掉似的…

事實上,這種鋼絲繩並非你想像的那麼脆弱。電梯轎廂都是由鋼絲繩牽引的,載重量越大鋼絲繩根數越多。對於一般住宅樓的電梯來說,最少是3根鋼絲繩,每根鋼絲繩大約有10股小的鋼股,每根鋼股又有10根鋼絲,只要斷一股就會更換整條。理論上一根鋼絲繩的承重力就夠了,斷了兩根只剩下一根也不用怕。而且,鋼絲繩全部斷掉的概率真的是幾乎沒有。

3. 被困在電梯里能自救嗎?

除了呼叫救援,不要想去開門自救,自救失敗導致傷亡的例子已經很多了,不要去做下一個。

不鼓勵這種自救辦法

4. 被困在電梯里會窒息而死嗎?

我們經常能看到這句話——「如果是被困電梯內,首先要先冷靜,因為在電梯的有限空間里,氧氣的量也是有限的,機體在平靜時耗氧量少,所以盡量保持鎮靜,可以使被困者在短時間內不會因缺氧而窒息。」

但事實上——電梯轎廂不是封閉空間,不會有窒息危險。

不過你還是要保持冷靜。

武力解決不了問題…

5. 電梯下墜時「快速把每一層的按鍵都按下」有用嗎?

如果電梯在運行而且樓層按鈕有用的話,說明電梯根本就沒壞。如果電梯故障會自動回到基站複位,這時候把每一個樓層按一遍沒有太多作用,一些電梯會就近平層並開門,而大多數的電梯都是回到基站複位的,這時候一般是按不了樓層的。

6. 「電梯自由下墜的時候盡量背靠牆壁下蹲」有用嗎?

如果是自由落體的話,什麼姿勢都沒用(當然這種幾率很小);

如果只是異常下降,這麼做可以緩衝下免得關節錯位。

7. 在電梯墜下著地前一刻瞬間跳起,能否避免死亡?

首先,跳不起來,因為需要克服電梯下墜的重力;

其次,即使跳了起來,遲早還是要落地的;

第三,就算理論計算存在一絲希望,一個現實的問題:如何知道該何時起跳?

最後,出現電梯失控下墜(自由落體)的情況,不管跳不跳,能不能跳,基本都死定了。當然我們在第二條中說了,電梯自由落體的幾率是非常非常小的。

8. 手扶電梯比升降電梯更安全嗎?

相比升降梯,自動扶梯更容易出事,所以使用扶梯要更小心。

看準了踏板就上,快到了就下;

保持平穩站立手扶扶手帶;

女士請注意長發和裙擺;

小孩注意橡膠泡沫鞋;

推嬰兒車運貨的請用升降梯;

寵物抱起來;

電梯不是遊樂場,照看好身邊的小孩。

9. 怎麼感覺近年來電梯事故特別高發?

這或許是媒體報道帶來的錯覺——電梯是最安全的垂直交通工具,沒有之一。每年的事故率只有十萬分之幾,而且80%以上都是人為因素,比如在安裝、維修的時候,沒有做安全警示,不注意而跌落井道。

事實上,電梯的安全裝置是最多的。通過多層級安全控制——

第一級,鋼絲繩,安全係數在12以上,保證即便只有一根鋼絲繩存在也不會發生墜梯;

第二級,限速器,控制電梯梯速異常,觸動安全鉗作動,夾住導軌;

第三級,極限開關,在井道頂部和底部都有極限開關,當電梯衝頂或者蹲底前,極限開關動作,觸動曳引機合上抱閘,阻止轎廂繼續運動;

第四級,緩衝器,在底坑和頂部(通常為底部)安裝有油壓緩衝器,保證墜落的時候不會直接撞擊地面(順便提一下,緩衝器在中間,不要站在正中間)。

而且,為了防止抱閘失效和溜梯時意外,還有抱閘力偵測專利、溜梯自救等專利出現。

最後,蝌蚪君還要提醒大家,這些壞習慣一定要改掉!改掉!改掉!

× 電梯門正在關閉時,用手、腳等阻止關門。

× 電梯門沒關的時候伸手伸腳,探頭探腦。

× 將攜帶的物品放在空隙處阻止梯門關閉。

× 反覆按按鈕或者每層按一遍。

× 乘坐電梯時用手扒電梯門。

× 運行過程中倚靠在電梯門上。

× 在電梯里抽煙、丟棄煙頭或使用明火。

× 電梯門沒開就用手扒門。

× 逆行、攀爬、玩耍、倚靠或爭先恐後。

× 孩子放入推車、購物車中乘梯。

× 扶梯停止運行期間當樓梯使用。

× 蹲坐在梯級踏板上,隨身攜帶的手提袋放在梯級踏板或手扶帶上。

× 在扶梯進出口處長時間逗留。

× 乘坐電梯時一直在玩手機。

做好科學防範,才能平安出行。

感謝知乎諸位電梯師傅(@陳卓愷 @凌晨曉 @莫大拉 @王兆睿……)的不吝分享,有問題可以繼續@他們或者@蝌蚪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找真相 的精彩文章:

搖頭真的可以治腦癱嗎?
2017年8月「科學」流言榜
分不清炭疽桿菌,爛香蕉都沒得吃咯
太機智了,古代人過河居然拿這個當「救生圈」用!
哈佛歸來八博士 科學島上有故事

TAG:蝌蚪找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