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來華留學生減壓
據教育部最新數據統計,2016年共有來自205個國家和地區的442773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829所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學機構中學習,比2015年增加45138人,增長比例為11.35%(以上數據均不含港、澳、台地區)……隨著我國與世界文化交往的日益深入,來華留學生規模穩步增長,他們的心態也值得我們關注。
通過對重慶9所高校433名留學生的在校生活及學習狀況進行樣本調查,結果顯示,來華留學初衷以文化訴求心理最為突出,其次是跨國生活追求等方面,再就是經濟實惠方面的考慮,這三類來華預想初衷佔比均超過總樣本半數及以上。在華實際狀況方面,來華留學生群體的學習、生活壓力是部分存在的,尤其以活動參與壓力和經濟承受壓力最為突出,佔比過半,而環境適應壓力、日常交往壓力、應對學業壓力、文化融合壓力、生活自理壓力依次緊隨,且佔比均超過總樣本1/3及以上。
留學,無論到哪個國家,本身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兒。面對來華留學生心態中的壓力部分,對其進行誘因剖析,是來華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具體分析如下:
部分來華留學生在理想與現實生活之間存在落差感。國際學生來華的預想和初衷是美好的,但來華後遇到的現實困難也是有的,通常體現在文化互通、經濟問題、社會交往、自我調適、技能學習等領域。
部分來華留學生在校園日常生活中存在孤獨感。調研顯示,來華留學生以青年未婚人員居多,身處異國他鄉不僅存在飲食、氣候等適應問題,在語言溝通、日常交際方面也存在一定障礙,導致其很多想法難以清楚表述,交際方式難以被準確理解等。
部分來華留學生在經濟、學業方面存在窘迫感。研究中有近半數留學生存在學費、獎學金、課程學習的困難。
部分來華留學生在生活等方面存在無助感。研究顯示,有超過1/3的學生在處理交通、購物、保持身體健康等方面存在困難;住宿方面存在校外住宿或校內與中國學生混住公寓的情況。
要化解來華留學生壓力,我們必須主動採取應對策略,具體如下:
留學生新生入學教育普及化。調研顯示,有六成以上來華留學生沒有預想過到中國以後可能遇到的困境,準備不充分。可採取由專門的團隊或專人負責,將留學生普遍關心的問題盡量全面地編排進入學校教育內容,並將之編撰成冊(圖文或者視頻化),實時更新,再運用集中與分散開展相結合、集體與單獨教育相結合等方式開展留學生新生入學教育,幫助其儘快熟悉和適應環境,進而緩衝、減輕傷感情緒,從而為來華留學生的在華生活質量保障、來華留學印象和信心的培養等方面夯實基礎。
生活、學業及心理幫扶常態化。首先,要建立來華留學生個人信息檔案,並儘早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篩查,建立專門的來華留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其次,來華留學生個人信息檔案建立後需要不斷地更新內容以保持傳承性,如不斷地添加其在校學業、生活、表現、獲獎、心理等方面的內容。再其次,要設立專門的來華留學生幫扶及信息員隊伍,比如國內學生、來華留學生、學校三方搭建起一個穩定、健康、通暢的交流平台,成立來華留學區域性校園壓力管理團隊,對來華留學生遇到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
融入意識及歸屬感培養日常化。首先,可結合新生入學教育明確來華留學生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校規校紀的重要性和嚴肅性,讓來華留學生不僅身體來華、來校,更要從心理上來華、來校。其次,開展交流活動是促進人際交往、拉近人際關係的載體之一,在國家政府層面開展定期的如「漢語橋」在華留學生漢語大賽、全球外國人漢語大會、留學生漢語技能大賽等系列活動。學校層面的活動具有時間靈活、形式多樣、範圍可控、參與面廣、資源耗費少等優勢,可以結合中國傳統節日開展各類主題活動,如「端午節包粽子」「臘八節做粥」「冬至包餃子」等,吸引中外學生共同參與採購、製作、成果分享等。這不僅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促進留學生親身感受並融入中國文化。再其次,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者應主動了解國外節日及民俗,如聖誕節、寮國新年、復活節、古爾邦節等,並在留學生民族節日時給予祝賀,加強對留學生的關心和關懷,緩解留學生濃重的思鄉情懷。
管理統籌及教育教學專業化。來華留學生教育與管理工作具有涉外性,不僅需要政府相關政策的指導和支持,還需要高校各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聯動配合,更需要具體專業的、極具可操作性的教育教學管理舉措。首先,高校應設立健全的管理組織,並明確來華留學生管理歸口及日常管理部門,形成較為完備具體化的各類來華留學生管理制度,比如在費用、學籍、住宿、獎學金等方面,使來華留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有制可循、有度可依。其次,管理人員要專職化,其選擇必須要熱愛來華留學生教育事業,有較強的責任心和敏銳的政治覺悟。再其次,來華留學生教育教學要專業化,來華留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教學及管理人員除了要具備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外,還要具備一定的業務素質和知識能力,對相關的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生活習俗知識要有一定了解等。畢竟,教學及管理人員只有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和知識能力,才能確保來華留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作者尹妍妍 單位: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08日第6版
※「跨界」教師在德國興起
※教師的幸福感和專業性同等重要
※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之前世
※簡約辦賽也不失精彩
※水滴的歌唱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