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高凈值的窮人嗎?
前兩天,我在圈裡轉發了一篇文章,引起很多小夥伴的強烈反應,內容是:940人中有1人是千萬富豪,這些高凈值人士大部分分布在北上廣深,大體從事金融,地產相關行業或企業高管。
看到數據後很多人憂桑了:我是那940人中的其中一位嗎?盤點資產,好像我也算高凈值人士,為什麼我還是覺得壓力很大呢?
心理學上,有一種自我暗示現象:你覺得自己是什麼你就是什麼。
你覺得自己是窮人,你平時過的生活肯定就是這樣的:你對自己花的每分錢都很在乎,跟高昂的物價相比,你總覺得錢不夠花,你體會不到錢給你帶來自由的快感。
很多人羨慕高凈值人士的光鮮,但很多高凈值人士卻覺得自己跟窮人無異。
那麼,什麼叫高凈值呢?
凈值不是你的總資產,而是你的資產減去負債。
假如你的資產價值一千萬,但還負債兩千萬。對不起,你不是高凈值人士,你只是負資產人士。
為什麼大部分高凈值人士都是在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居多呢?
儘管數據說15%的高凈值人士靠炒房,但身邊的事實卻是,90%的家庭資產只有房子。
特別是北上廣深的朋友們。
我有很多同學在深圳工作,她們基本都有房,但很多家庭也只有一套房,按照市價,她們也算是高凈值人士。
因為比較早買房,價格相對低位,還清貸款並不難。
但很多人並沒有感覺到高凈值給自己帶來自由,相反還覺得壓力山大。
因為,房子只有一套,用於自住。
除非房子出售,回老家發展,不然房子並不能為家庭帶來任何現金流。
她們收入也不會很高,大部分人拿著一兩萬的工資,供房,養孩子,買保險,每個月的盈餘並不多。
她們唯一感覺到有優越感的地方,就是總算有個安定的家。
房子不是租來的,心理上有了歸屬感。
但很多人住著價格不菲的房子,還是憂心重重,因為想再換一套更好的房子太難。
高凈值似乎跟自己有關,也似乎無關。
他們戲稱自己是高凈值的窮人。
那麼,怎樣才算高凈值人士呢?
兩個硬指標:高凈資產和高現金流,缺一不可。
凈資產達到一千萬以上,家庭年收入100萬以上,現階段可以算是高凈值人士。
凈資產在600萬以上,家庭收入在50萬-100萬期間,只能算是中產。
而據報道稱,大中華區有600萬以上資產的家庭有460萬戶,如果減去負債,符合中產標準的家庭估計不及一半。
而不管你現在有多少凈資產,如果你不能繼續創造高現金流,你都很難稱上是高凈值人士。
創造現金流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要麼努力提升自己,儘早爬上金領頂端;
要麼努力創造投資渠道,多鋪管道,包括成為企業主;
而買保險,只是保障你人生某個階段發生意外時,不至於降低你的凈資產或中斷你的現金流;
儲蓄,也只是為了保證未來某個階段,有一筆穩定的現金流。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該知道怎麼做了。
不要過於神化保險,也不要過於妖魔化保險,僅此而已。
TAG:debbit在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