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不會書法沒有顏值的女王不是好女王
武周聖歷二年,也就是公元699年二月初四這天,雲淡風輕,76歲的女皇武則天,帶著滿朝大臣,從東都洛陽起駕出發,到嵩山舉行封禪大典。
當時從洛陽到嵩山,只有一條古嵩岳大道,而作為嵩山山脈的一段余脈,緱山正好處於這條必經之路上。
武則天年輕的時候在遊覽祖國名川大河時都喜歡「以步代轎」,不管路途再崎嶇泥濘,都從不讓人攙扶。而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長時間的跋涉,武則天也漸漸體力不支,在完成封禪大典返回洛陽的途中,由於山路崎嶇,舟車勞頓,武則天在搖搖晃晃的轎子里呆的實在難受,就下令留宿緱山,同時拜謁修繕一新的子晉廟。
女皇武則天對於緱山上的子晉廟也早有耳聞。原來,晚年時期的武則天,主要住在東都洛陽,對於民間養生長壽、得道升仙的傳說,非常感興趣,她也曾詢問過身邊的大臣,關於緱山的民間傳說。
緱山海拔並不高,不到300米,當地的民間傳說,西王母曾在這山上修道,因為西王母姓緱,所以這座山就叫做緱山。山上還有座「子晉廟」,是當地百姓為了紀念周靈王的太子晉在這座山上駕鶴升仙而捐錢修建的。只是年代久遠,有些破敗了。
武則天聽到這段傳說故事後,不但敕令封王子晉為升仙太子,還下令撥款修葺子晉廟。那麼,武則天為什麼會對王子晉情有獨鍾呢?
原來,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為了討好他的姑媽女皇武則天,就花言巧語編造謊言,說武則天的寵臣張昌宗和王子晉的容貌完全一致,是王子晉脫胎轉世而來的,並且還附庸風雅寫詩進行歌頌,武三思阿諛奉承的做法,哄得武則天十分開心。從此以後,女皇武則天就下令,命張昌宗在宮中打扮成仙人王子晉的模樣,身披羽衣,騎著木鶴,口吹竹簫,翩翩起舞。仙鶴象徵著長壽,張昌宗騎著木製仙鶴,雙手作揖,恭祝女皇長生不老,博得了女皇的滿心歡喜。
或許是旅途勞頓,或許是想起了自己的寵臣,或許是希望自己也能得道成仙,總之,這個皓月當空、萬籟俱靜的夜晚,女皇武則天在緱山上的升仙太子廟就寢,睡得格外香甜。第二天一早,艷陽高照,女皇武則天精神充沛,拜謁了修葺一新的升仙太子廟。回到洛陽的皇宮後,欣然提筆,一氣呵成,寫就了「升仙太子碑」的碑文,並敕令鐫刻在石碑上傳於後世。
碑文中「驂鸞馭鳳,升八景而戲仙庭;駕月乘雲,驅百靈而朝上帝。玄都迥辟,玉京為不死之鄉;紫府旁開,金闕乃長生之地。」體現了武則天對於神仙世界的憧憬與嚮往。武則天之所以在碑文中描寫太子晉陞仙的傳說故事,主要想表達晚年時期,她對於長生不死的仙人們的崇拜,而她筆下的神仙與仙境,實際上就是武則天的理想世界。
升仙太子碑的碑文,筆法婉約流暢,意態縱橫。碑額「升仙太子之碑」六個大字,以「飛白體」書寫而成,顯得高雅大氣。武則天從小隨母親學習寫字,少女時代起,她就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從不間斷。當了皇后以後,她開始臨摹王羲之的書法,並刻苦練習「飛白行草」,居然無師自通,不僅將這種筆法練得得心應手、左右逢源,而且還常常別出心裁地將筆畫配成「鳥形」,在王羲之書風極盛的唐代,武則天親自書寫的《升仙太子之碑》六字碑額,就包含了10隻「鳥形」。
更多精彩故事 敬請關注寶秘
※乾陵旁邊有一座公主墓也被封為陵 是什麼來頭?
※聰明絕頂的「胖子」?死前給武則天設了個套!
※王者榮耀:女皇武則天,傲視天下新出裝!
TAG:武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