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張讀行草《書札》墨跡
北宋張讀行草《書札》墨跡
張讀《書札》墨跡
張讀(1066-1145),字聖行。宋治平三年(1066年)生於晉江張林,後移居安溪城廂員宅村。童年入泮,後進太學。紹聖四年(1097年),以太學上捨生參加考試,登進士第,為安溪建縣後首名進士。張讀初任福州教授,後調任何南潁昌府法曹參軍,深得知府范純禮的賞識與器重,聲譽日隆。不久,選調入朝編修《國朝會典》。他記掛家中年逾90的老父,為便於養親,申請改任泉州通判。未幾,調諸王府任直講。但仍以奉養老父為由,再次申請,改知興化軍。靖康元年(1126年),國家動蕩不安,士兵驕恣。一天,士兵鬧哄哄的齊集庭下,要求額外補貼。張讀沉著應付,嚴詞訓斥,陳明利害關係,眾皆感服,並供出首亂分子。張讀嚴辦主犯,平息事態。張讀理學造詣深,學識豐富,才華過人,為蘇轍門客。蘇軾去世,蘇轍作東坡墓銘,獨請張讀一閱,他看完說:「這篇文章,妙盡東坡一生,但恐仇人復藉此歪曲誣衊,不如刮磨掉。難道沒有這篇銘,萬世之後,人們便不知有個蘇東坡嗎?」蘇轍聽了覺得有理。
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下令近臣舉薦賢人。中書舍人黃唐傳舉薦張讀。張讀被召見。他以身體不好為由,不肯受官,遂退隱鄉居。晚年常居晉江。張讀工文辭,閩中碑碣多出其手,潤筆收入,則接濟貧困親友,家中無盈餘積蓄。紹興十五年(1145年)辭世。追贈尚書,入祀鄉賢祠。
嘉熙中(1237),知縣趙崇栗聞知張讀有孝行,故居在永安里筆架山前埔□橋西,即把永安里標表為「曾子里」。張氏祖宇有匾曰:「忠臣」、「孝子」、「理學名臣」和「理學名儒」。
其子張滿進,以講習明經著名,自居在坊東市(今鳳城),其後嗣分居厚垵墩頭、新康大坪。
附加:
商輅書札
商輅《浙藩送行詩序》(選頁)
商輅書丹碑刻
商輅小楷扇面
※鋼筆楷書結構51法
※微末:書法火炬需要每一代人去傳遞
※碑帖的傳拓方法和王羲之十六帖
※王羲之之妻郗璇墓志銘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