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七仙女是一位同時掌握運載及精準定位技術的航天款仙女

七仙女是一位同時掌握運載及精準定位技術的航天款仙女

天河夜轉漂回星,銀浦流雲學水聲。

(崔岳豪 攝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冰山樑)

史上最著名的異地伴侶相會日——七夕,近年來,成為了「中國的情人節」。儘管「牛郎織女」的故事實際在歷史上有多個版本,但我們大多數人仍願借這個節日表達愛意,哪怕只為生活增加一點點小確幸,也就夠了。

身為航天人,小編是不滿足於故事的情感解讀的,經過反覆研(xiā)究(xiǎng),當我們從航天技術的視角去回看這段歷史故事,可以發現一個驚人的結論:七仙女是一位同時掌握運載及精準定位技術的航天款仙女。

先說航天運載技術。

此前,網上有個熱帖《白娘子飛的時候為什麼要把一隻手往前擺?》。文中說,白素貞飛行時向前伸出的那隻手,在飛行時充當垂直尾翼,即方向舵;兩個米老鼠式髮髻是輔助飛行用的水平尾翼,即升降舵。

當然了,也有人說,其實沒什麼道理,只是這個姿勢最好看最拉風而已啊!

再看七仙女,可就厲害了。

因為白娘子的飛行活動是在大氣層內部,在人間飛來飛去,最遠也不過是「天庭」而已。

而七仙女的活動空間從地面跨越到了地球大氣層外空間,甚至脫離了太陽系。這就需要她掌握平衡或擺脫地球引力的技術——這恰恰是航天運載技術的主要內容。

織女星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距地距離約25.04光年。朋友們,這是什麼概念?火星的距地距離是約 0.55~4億千米。那麼,七仙女從地球飛至織女星,至少大約要走60萬個地球到火星的距離。

其實,理解了白素貞與七仙女飛行方式的區別,也就可以理解航空與航天的區別。

航天和航空:雖一字之差,卻迥然不同

再說精準定位。

一方面,從地球行至遙遠的織女星,無疑需要精準定位;另一方面,每年七夕與牛郎匯合時,仍然需要精準定位。即使平日里,七仙女不親身前往「會面」,每日橫跨銀河的超遠距離去「遙望」夫君和孩子,也需要「目光如炬,精確瞄準」。

提到精準定位,那不得不說我們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了。

2015年9月30日,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南勇 攝)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系統集成了感測、自動化、定位追蹤和數據處理等智能化技術,到2020年,北斗可提供全球任意一處優於5米的定位精度。

最後要說的是「異地相會」,這令我們不由得聯想到航天器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

空間交會對接是指兩個航天器在空間軌道上會合併在結構上連成一個整體的技術,是實現航天站、太空梭、太空平台和空間運輸系統的空間裝配、回收、補給、維修、航天員交換及營救等在軌道上服務的先決條件。

截至目前,中國已成功進行了多次航天器交會對接: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實現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獲得成功。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2013年6月13日和23日,神舟十號飛船先後與天宮一號進行1次自動交會對接和1次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6月19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完成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繞飛和第二次交會對接試驗。

正所謂「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每一次交會對接的圓滿完成,都見證著中國航天技術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

部分素材圖片來源於網路

漫畫/張小樹

文/編輯 楊成

監製/黃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的精彩文章:

宇宙射線來襲請關手機,是真的嗎?
SMILE衛星:揭秘太陽風與磁層的相互作用
科學家數十年研究「大象闖黑洞」 動搖相對論
星系,星雲,星團,邊科普邊欣賞美圖

TAG: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