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警惕,高血壓用藥要注意這些不良反應

警惕,高血壓用藥要注意這些不良反應

目前用於臨床的主要一線降壓藥有五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CB)及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降壓藥是目前控制血壓的有效手段,然而,降壓同時藥物也可能會伴隨副作用出現。

本次將為大家介紹常見降壓藥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相應的應對措施。

一、利尿劑

因此在使用時:

1.可選擇小劑量利尿劑,不但有降壓療效,也可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病與死亡,且是安全的。

2.將利尿劑與保鉀利尿葯或ACEI合用則可以預防鉀的丟失。

3.噻嗪類中以氯噻酮副作用最大,其他如使用氫氯噻嗪(12.5~25mg/d)和苄氟噻嗪(3.5mg/d)均無明顯副作用產生。

4.吲達帕胺不影響總膽固醇,還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並具有逆轉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效果優於噻嗪類利尿劑。

二、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的主要代謝副作用是使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輕度下降,糖耐量下降。對於此不良反應,可以選擇性使用β1類受體阻滯劑,此類藥物對糖代謝干擾較小。

β受體阻滯劑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和心功能抑制,應避免用於哮喘、反應性呼吸道疾病或二度、三度房室阻滯的患者。

三、ACEI

此類藥物不良反應較少,除雙側腎動脈狹窄和嚴重腎功能不全禁用外,無其他特殊禁忌證,但孕婦最好也避免使用。

最常見的副作用為持續性乾咳和血鉀升高,最嚴重的副作用為血管神經性水腫。

針對血鉀升高,可與利尿劑聯合用藥,效果最佳。

四、CCB

二氫吡啶類CCB藥物,會帶來水腫、頭痛、面部潮紅等不良反應。其中代表藥物硝苯地平,還可加重缺血事件,大劑量時可導致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脈死亡增多。

非二氫吡啶類CCB不良反應有心臟傳導受阻、心功能抑制,但同時此類藥物可用於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療。

五、ARB

ARB是近年推出的一類新的抗高血壓藥物,其不良反應與ACEI類似,可能會引起咳嗽與高血鉀,但血管性水腫極為罕見。

六、其他類降壓藥

在常見的五大類降壓藥之外,還有一些可以作為聯合用藥的降壓藥,如α受體阻滯劑、中樞神經藥物、直接血管擴張劑等。

α受體阻滯劑可能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因此用藥前須測量患者立位血壓。

中樞性降壓藥副作用較多,使用時需權衡利弊。

直接血管擴張劑如肼屈嗪、米諾地爾降壓也很有效,但會有如心跳加速、頭痛、鈉水瀦留等副作用,因此不宜作為單一治療藥物。

參考資料

1.張澤靈,陳漠水,心臟內科主治醫生922問,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4.

2.鄒建剛,黎輝,實用心血管病藥物治療,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3.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2015年第7卷.

4.陳源源,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解讀——藥物治療篇,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2016年第8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你早上是怎麼醒的?知道嗎?常被鬧鐘驚醒,易引發高血壓!
高血壓,腦病的 5 大危害
秋季高血壓患者出現這些現象需小心!
高血壓引發頭暈、頭痛?高血壓的「死對頭」來了,血壓平穩更健康!
「口重」誘發高血壓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