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學傑:我為什麼反感矯情的「鄉愁」,提倡真切的「愁鄉」

馬學傑:我為什麼反感矯情的「鄉愁」,提倡真切的「愁鄉」

人人盡道鄉愁好,我偏獨說「愁鄉」妙!

離開家鄉40年來第一次有了強烈的鄉愁感。不是因為讀了一篇篇鄉村遊記或是省親記事,仰或是某種略顯「矯情」的情感發泄,而是因為對發展民宿業的執著和艱難探索,以及由此所觀察到、感受到的種種體制機制、乃至世俗觀念等等所形成的無形羈絆。

城市化進程無疑是人類文明的進步。但是,當人們眼睜睜地看著轟隆隆的推土機蕩平了一座座百年老屋,一幢幢高樓佔據了曾經的農田,城市生活的快節奏已經無法安撫人們的心靈時,大家忽然記起了兒時老家的那口老井,那首歌謠,還有那些村裡的小夥伴。

可是,當你一遍遍看了超級大都市光環下的鄉村在隨意的搭建中喘息,一趟趟走過那曾經清澈見底魚兒蕩漾的溝渠時,你已無心傾訴鄉愁,一定會禁不住地愁鄉了。

我提倡愁鄉。

愁鄉,會把情感變動力。我們不再糾結於對以往的眷戀,不再沉溺於對舊時的懷念。因愁而動,把記憶當標杆,把經驗變實踐,把智慧變成不朽的作品,把城裡的一切「好」移植到鄉下,除了那一座座隔離人們情懷的高樓和無法讓人心靈歇息的飛奔的機車。如wifi, 如coffee。

愁鄉,要善把他鄉變故鄉。與其無法回到那魂牽夢繞的兒時故鄉,不如紮根同樣養育我們成就我們的新城。城有根,在鄉村;人有根,在靈魂。把我們的魂安放到生活工作的附近,用我們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去探尋一條新時期的農村現代化的道路,讓農村農業農民因為我輩的努力再換新顏,這是何等的消愁!

愁鄉,一條捷徑做民宿。別笑!感謝諸多民宿大咖先賢的經驗和探索,浦東有了初步的試點經驗可借鑒。宿予、馨廬、謐舍、鄉傳南泥灣等品牌的主人和管家會告訴你他(她)的精彩故事。那裡不再有鄉愁!

習總書記提出,要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其中要義既有保護好生態環境,也有保護好傳統文化,留住根,記住本。因此,在一個個新概念新辭彙襲來之時,既要解放思想擁抱新業態新模式,又要堅持以農為本、以鄉為體、以人文傳承為要。XX小鎮、田園綜合體等概念的背後,一旦有了資本的運作,大抵會有房地產開發的訴求。而這恰恰是要高度警惕的。

所以我一直主張兩點,一是鄉建不同於城建,前者講傳承忌奇異,尊鄉賢,重鄉規,文化原創有內涵。如窗花,如飛檐。二是民約如法規一樣重要。大多城裡人的現代性皆為工業文明的表達,剛性有餘彈性不足,法理錚錚人性淡漠。入土隨鄉強調的其實是尊重個性和不同。

城和市相依,農和村同根。在一片廣袤的無山有水、無林有田的郊野鄉間,營造出一座座錯落有致、小橋流水、整潔衛生、花團簇擁、色彩明亮、草香宜人,農作與文化旅遊相結合,市民與農民無區分的鄉建創意新社區,不就是消解鄉愁的新載體新場所嗎?這裡將給城裡人們全新的鄉村體驗,帶給鄉里鄉親城裡人的生活條件和方式。

你若愁鄉,就去鄉村旅遊吧。有數據表明,2016年我國鄉村旅遊進入到了大旅遊時代,鄉村旅遊人次已達13.6億,佔全部出遊人次的1/3,平均全國每人一次。今日鄉村游也不再是「農村旅遊」和「農業旅遊」,而成為人們新的一種生活方式,逐漸形成一個新的大產業,包括鄉村旅遊觀光、鄉村休閑度假等。近年來的民宿熱,更是鄉村游的奇葩,趨之若鶩,一房難求。去吧,鄉村有野趣,鄉村有土味,鄉村有在城裡呼吸不到的新鮮空氣,以及記憶中的蟬鳴和蛙聲。如果你夠大方,你就爽爽的偕老帶幼,去鄉下尋家客棧,嘗嘗土菜,採摘垂釣,溪邊發獃。你的消費為鄉村貢獻收入可能達到5000億以上,大大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你若愁鄉,就去鄉村支農吧。曾幾何時,周末工程師是多麼榮耀!家家點火,村村冒煙,一度成為鄉鎮工業發展的壯觀景象。而今,咱們城裡的人們有閑了,咱們鄉下的房屋空置了,城市的生活工作讓人窒息了,鄉下的精神自由升華了。如果我是你,我會義無反顧地奔向農村,奔向大田。那裡需要你的知識,需要你的信息,需要你的點撥,需要你的哪怕是精神上的鼓勵和對農民意識上的尊重和認同。農民兄弟是聰明的,浦東大團鎮的一個桃農每年都在桃花節期間向遊客預售蜜桃兩千斤。

支農辦法有多種,可以結對子認親戚,也可以當個志願者。極為重要的是,要從內心深處親近農民,親近農村,親近農活。記得小時候,縣裡的下鄉工作隊員睡百家炕,吃百家飯,每頓支付飯錢半斤糧票。對於今天的幹部們來說,白居易的《觀刈麥》有三句,最值得常伴心頭: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你若愁鄉,就去投入農業+。刀耕火種5000年,新式農業迷翻天。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實踐,農業從計劃經濟時代的大集體到分田到戶的承包責任制,農村生產力得到大大提高,如今已是租賃經營、規模化、農莊化發展的新階段。土壤會改良,種子當優選,耕種機械化,產品深加工,銷售上網一條龍。呵呵,如今的農業早已從單純的第一產業搖身變成了1+2+3的第六產業了。投入農業+吧!農村農業農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向愁鄉的你敞開胸懷。農村急需新的鄉建理念來更新,農業急需科技+模式來升級,農民急需知識和技能來武裝。重溫毛澤東同志的《農村調查》,你一定會明白,土地對於農民意味著什麼!浦東書院鎮的葡萄基地已經把產值提高到了每畝五萬元。經測算,這個數字還有希望翻一番。不過,這裡需要你的投入,不是資金,而是情懷,是智慧,是作為!

鄉村期待你。

作者為上海市浦東新區商務委(旅遊局)副主任、博士

主編:王多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責任編輯:王多圖片編輯:朱瓅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日報 的精彩文章:

上海共享單車存量突破170萬輛,為什麼這個區只有不到2000輛車?
望海樓:半島核問題上美方攪局,針對第三方意味昭然若揭
《敦刻爾克》的炮彈掉在了哪裡?
以身擋道,決死抵抗!韓民眾死堵薩德今日進基地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台灣卻在「去中國化」

TAG:解放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