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500年前,顆粒無收在餓死之際,被從洋人那偷來番薯救當地百姓

500年前,顆粒無收在餓死之際,被從洋人那偷來番薯救當地百姓

提到番薯,很多人都並不陌生!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都是我們最常見的食物。尤其是在大東北寒冷的冬天,外面賣烤番薯的生意是非常不錯的,尤其是在三九天里吃上一兩個番薯暖暖身子,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關於番薯還有這麼一段先不為之的歷史佳話!

我們能吃到番薯,說心裡話,我們必須要好好感謝一下這對父子,他們是福建人,陳振龍、陳經綸父子。在當時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人們能夠填飽肚子已經成為一個最大的問題,一些貪污官吏在給朝廷回報的時候,往往都會把好的一面展現出去,而實際上,百姓流離失所,餓死他鄉。

這對陳氏父子,當年也遭到如此破落不堪的生活,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當你能趁機跑海船,搞跨國貿易。到了東南亞之後,他們發現在當地有一種「甘薯」的農作物,生命力特別頑強,即便多日不下雨,它依舊能存活!

這個農作物是紅色的,皮特別的薄;而且既能煮著吃,也能烤著吃,特別方便!對於那些山多田少的地方,尤其是土地貧瘠;當然是最好的選擇!看到當地百姓都豐衣足食,陳氏父子非常羨慕不已。

可是在當地出入境是非常嚴格的,如果把這種高農作產物帶處境是面臨要被處死的風險,後來陳氏父子想了一個辦法,他們把甘薯綁在了一個繩子上,然後把繩子塗抹了了一些污泥,就這樣才躲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檢查。

在船上了待了7天,才到達老家福建。著陸的時候,陳氏父子倆激動不已,這次鄉親們終於有救了。生命力極高的甘薯,使它的產量也逐漸的高了起來。在當時,江南水災嚴重的時候,莊稼顆粒無收;當地的百姓就靠甘薯來填飽肚子!

後來朝廷知道這件事後,開始賞賜陳氏父子二人,並且讓甘薯這個農作物在全國上下開始推廣,直到現在的今天,我們依舊能在餐桌上吃到這麼美味的農作物,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陳氏父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就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個墳真有說道:凡是路過的人都要祭拜,據說連慈禧都要敬讓三分
一座太監的墳墓,墓碑上刻的一個字,竟然讓外國人徹底尷尬了!
古代人出門也住黑心店,做官的住驛站,平民只能住寺院!差距好大
民國時期的國足竟然被稱為「遠東霸主」,世界盃中引領先鋒
中國唯一死後被殘暴的皇帝:扔在臭水溝子里浸泡,朝珠被搶走!

TAG:就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