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清官知多少之蜀國——談談你心中誰最清廉

三國清官知多少之蜀國——談談你心中誰最清廉

導讀:無論是哪個朝代,清正廉潔的官員,總是令大家肅然起敬。許多人都會不禁想到明朝的海瑞,清朝的于成龍,近代的周總理等等。鑒於大家對三國這段歷史的熱情,小編決定出一系列文章來討論一下三國時期比較著名的清廉之官和貪腐之官有哪些。這期我們先來說一下蜀國。

圖為《于成龍》劇照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諸葛亮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治國才略縱橫,在北伐時除了在戰略上給予魏國巨大的壓力和消耗的同時,也能保持國內物資充裕。文治當不在蕭何管仲之下。而他本人也很是克己奉公,清廉儉樸。諸葛亮自己向後主表明說:「成都有桑樹八百株,有不是很肥沃的田15頃,兒子兄弟的穿衣吃飯,他們都會有盈餘。而我在外當官,沒有其他的花費,全靠公家的俸祿過活,沒有做其他的兼職營生來增加自己的收入。如果我死的時候,不會出現那種有多餘的綢布,多餘的錢財這樣的狀況來辜負陛下。 」到了他死的時候,果真像他所說的那樣。

初,亮自表後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更是諸葛亮心性的寫照。諸葛亮一生淡泊名利,深知唯有腳踏實地地勞動才有收穫。

董允

董允,字休昭,蜀漢四相之一。執政期間,很多蜀漢官員都上書劉禪,希望能給董允加官進爵,獎賞食邑,但都被董允一一拒絕了。據說有一次劉禪採納了一位官員的建議,悄悄地把整個分水鎮劃在董允的名下,作為他及其子子孫孫的享用之地。聽說此事之後,董允一面上書劉禪,堅決不受,一面騎著馬不分晝夜趕回分水鎮,燒掉地契,將分到的田土一一退回給鄉民。董允為官一生可謂兩袖清風,淡泊名利。

秉心公亮,董允匡主,義形於色,皆蜀臣之良矣。

——《三國志·蜀書》

費禕

費禕,字文偉。蜀漢四相之一。屢次出使東吳,被孫權、諸葛恪等人以刻意言辭刁難,而費禕據理以答,辭義兼備,始終不為所屈。孫權非常驚異於他的才能,以禮相待。費禕主政時,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為蜀漢的發展盡心竭力。費禕性格謙恭真誠,頗為廉潔,家無餘財。

禕別傳曰:禕雅性謙素,家不積財。兒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從車騎,無異凡人。

——《三國志·蜀書·費禕傳》

諸葛亮與費禕——《三國演義》劇照

姜維

姜維,字伯約,本是曹魏人,後被諸葛亮器重成為蜀漢將軍。諸葛亮稱其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敏於軍事,有膽有謀。孔明去世後,姜維繼承他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郤正曾稱其住宅簡陋,飲食節儉,衣服只夠穿,馬只夠騎,入蜀後只娶了一個妻子。常常俸祿一發下來就沒有了。他這樣不是特意的,是本性使然。知足常樂,從不多求什麼。世人常認為成王敗寇,我認為姜維是因為後來投降,乃至身死,家族滅亡,所以才被後人貶義批評。像姜維這樣好學不倦,清白樸素的人真是當時的表率。

郤正著論論維曰:「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咸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錶也。」

——《三國志·姜維傳》

蜀漢境內「刑法雖峻而無怨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執政者嚴於律己,一身清廉。但鑒於篇幅有限,蜀國的很多清官還有很多,例如蔣琬等就不在此一一列舉了,看官們還知道蜀國哪些清官呢?在你心中誰最清廉呢?不妨留言告訴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城舊影 的精彩文章:

袁崇煥是被皇太極反間計害死的么?
雍正為何對功臣年羹堯態度迅速變化?
他是諸葛亮死後唯一去弔唁的人,卻為何做了賣國賊
日本人讓張作霖簽訂南滿路權條約,張作霖只簽一個字耍了日本
萬曆朝一個男子手持木棍,衝進皇宮差點毆打太子

TAG:故城舊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