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行業概覽——人工智慧行業研究(三)

行業概覽——人工智慧行業研究(三)

2015-2016年人工智慧領域獲投公司 數量為226個,平均單個公司獲投金額為4000萬人民幣左右。可以看到,獲投公司數量最多的細分領域有機器人、自然語言處理 、計算機視覺,基本和獲投金額一致。

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為平均單個公司獲投金額最高的領域,平均獲投金額在一億以上。智能安防領域的獲投 企業均是人工智慧領域的明星企業,如曠視科技、商湯科技等。

在國內人工智慧產業鏈中,雖然80% 的企業屬於 B 輪或 B 輪以前的初創企業,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一批關鍵勢力依託自身技術、資金與數據門檻構成了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第一梯隊。這其中既包括以BAT 為代表的傳統巨頭,也有科大訊飛這樣的細分領域龍頭。從日漸完善產品線到平台構建,這些企業形成了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核心力量與關鍵勢力。

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更側重於應用型生態,在BAT 三家中,百度也是最接近由專用應用向通用應用過度的公司。

目前,百度研究院有三大實驗室,分別是北美矽谷人工智慧實驗室、北京深度學習實驗室和北京大數據實驗室,目前已在圖像識別、圖像搜索、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義、機器翻譯和精準廣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超過500 項國際專利,其中包括超過 270項的神經語言程序學領域專利和超過 120 項的深度學習專利)。

憑藉搜索引擎發家的百度擁有強大的數據獲取和挖掘的能力,百度為外界提供了大數據存儲、分析和挖掘技術,促進其在醫療、交通等多領域的具體運用,並在若干領域開放了自己的人工智慧生態並發布了多款應用型產品。

語音識別

在語音識別方面,吳恩達及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語音識別方法,這款基於深度學習的語音識別系統可以在嘈雜環境下實現將近81% 的辨識準確率。該語音識別系統採用深度學習演算法取代了原來的模型,在遞歸神經網路或者模擬神經元陣列中進行訓練,讓語音識別系統更加簡單。

圖像識別

在圖像識別方面,百度也一直在利用深度學習技術來提高圖像識別的精度。2014 年 9 月,百度雲結合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提供的人臉識別及檢索技術,推出雲端圖像識別功能。11 月,百度發布了基於模擬神經網路的「智能讀圖」,可以使用類似人腦思維的方式去識別、搜索圖片中的物體和其他內容。

深度學習

為滿足深度學習在計算和存儲上的要求,百度在國內建立了十幾座雲計算中心並投入使用了4萬兆交換機。此外,百度還是全球首家將GPU 用於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領域、並規模化商用 ARM伺服器的公司。

整合了這些的百度形成強大的存儲計算能力,從而可以進行多樣的並行計算,支持生成、配置針對不同應用和場景網路結構,為人工智慧提供有力的硬體支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百度大腦」通過深度學習來模擬人類大腦的神經元,參數規模達到百億級別,構建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深度神經網路。百度大腦融合了深度學習演算法、數據建模、大規模GPU 並行化平台等技術,實現了實時學習和成長,它擁有 200 億個參數,構成了一套巨大的深度神經網路。

相比於以技術為導向的百度人工智慧生態,依託高頻應用和龐大用戶群體的騰訊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主要聚焦於基於用戶體系的軟硬體服務型生態。

隨著技術成熟和應用環境的成熟(移動端設備普及、用戶使用習慣和認可度的提升、雲服務軟體形態的成熟),整個人臉識別和圖像識別行業都屬於朝陽產業,而有著中國互聯網最大用戶基礎的騰訊也選擇了在人臉和圖片識別領域的切入,這也成為了整個騰訊人工智慧生態的最和諧競爭力。

在這一領域的技術研發和落地應用中,騰訊均處於國際領先地位。在FDDB 人臉檢測、LFW人臉識別、PASVAL VOC2012 圖片識別大賽中,騰訊優圖團隊都刷新了國際識別準確率記錄

依託騰訊內部完善的生態,騰訊優圖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組建與金融、安防與身份識別等領域結合在一起。其中,既包括與騰訊徵信、微眾銀行和財付通、QQ、廣點通等內部業務的合作,也涉及與相關機構的信用評估和基於公安部數據的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在內外部的合作中,相關技術也在業務中完整落地形成閉環,經過業務海量數據的長期實際考驗,並持續反饋來優化演算法。

而在成立了騰訊智能計算與搜索實驗室之後,微信也與香港科技大學聯合建立了人工智慧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包含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語義理解等方面,部分基礎研究成果(如語音轉文字)已被集成為微信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專業應用領域,騰訊也在不同程度上做出了嘗試。無論是由騰訊財經研發的自動寫作機器人「Dream writer」還是在硬體領域推出的智能球型機器人「微寶」都反映了騰訊在未來更多細分領域推出服務型產品的思路。

與騰訊和百度不同的是,阿里巴巴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專業領域的通用應用和智能家居兩個方面,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以阿里云為基礎的大規模分散式雲計算和GPU 集群。

從 2015 年開始,阿里就開始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首個可視化人工智慧平台DTPAI,它集成了阿里巴巴核心演算法庫,包括特徵工程、大規模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在此基礎上,阿里巴巴推出人工智慧客服「小蜜」以及基於神經網路、社會計算、情緒感知等原理工作的智能程序小「Ai」。

2015年 6 月,阿里巴巴向軟銀旗下的機器人公司 SBRH戰略注資 145 億日元。相比於機器人製造,阿里巴巴的優勢在雲計算和大數據領域,這也將成為阿里巴巴在機器製造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壁壘。

而通過投資SBRH,阿里巴巴得以建立起機器人產業的通路,並在機器視覺、語音解析、家庭智能控制、智能網路安全等方面與 SBRH 建立研究合作和溝通機制,幫助其在智能家居方面基礎技術的積累和擴展。

在智能物聯領域,阿里巴巴整合了集團旗下天貓電器城、阿里智能雲、淘寶眾籌三個業務部門,在內部調動各類優質資支持智能產品的推進並加速智能硬體孵化速度。而在2015 年 4 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業部,全面進軍智能生活領域。

與 BAT 三家圍繞自身技術、用戶與基礎服務構建著差異化的人工智慧競爭生態不同,科大訊飛選擇在語音識別這一單點領域進行突破,並圍繞於此建立基於語音系統的通用解決方案平台。

依託於中文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等多項技術研發與突破,科大訊飛以專用領域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切口,分別在智能家居、行業安全、教育考試解決方案、智能硬體語音識別解決方案等專用領域產品的研發構建了目前國內最全的語音技術平台並實現了語音領域最為廣泛的落地解決方案。

基於此,科大訊飛也最接近由人工智慧專用技術解決方案商向通用技術應用平台的角色過渡。就目前科大訊飛推出的從大型電信級應用到小型嵌入式應用,從電信、金融等行業到企業和家庭用戶以及從PC 到手機等各種移動設備來看,科大訊飛已具備能夠滿足不同應用環境的多種產品的能力。

而在目前的國內語音識別市場上,科大訊飛研發的語音合成產品的市場份額達到70% 以上,在電信、金融、電力、社保等主流行業的份額更達 80% 以上,開發夥伴超過10000 家,以訊飛為核心的中文語音產業鏈已初具規模。

在國內初創型人工智慧企業中,格靈深瞳可以算是國內計算機視覺商業解決方案,尤其是在動態圖像識別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企業,這一切也得益於格靈深瞳在人和車的檢測、跟蹤與識別方面所形成的技術門檻。

在具體應用中,除了在人臉識別、圖片識別、視頻內容識別、OCR、三維深度視覺等方面中的數款落地產品的推出,格靈深瞳還早早地將落地應用瞄準了零售、安防、汽車等領域。在行業自動化與智能化的技術實踐中,格靈深瞳走在了國內計算機視覺識別領域的前列。

除此之外,格靈深瞳還在早期通過開放計算機視覺模塊的方式嘗試進行計算機視覺技術平台的搭建,這一類似科大訊飛發展路徑的戰略規劃也將使得更多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優秀企業提供更多的智能化解決方案並推動格靈深瞳內部產品的優化與創新。

曠視科技的優勢集中在人臉識別和靜態圖片識別解決方案的落地實踐上。通過人臉識別雲服務平台Face++、Image++ 以及智能硬體 Megvii C1 等產品的推出,曠視科技在人臉識別和靜態圖片識別等領域為行業解決方案、智慧安防解決方案獲得了最為廣泛的應用成果。

在國內以人臉識別為核心的計算機識別技術代表公司中,曠視科技不僅在識別準確率上取得了領先,在金融、安防等領域的落地應用中,曠視科技也提供了最成熟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這其中,作為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夥伴,曠視為支付寶開發人臉識別模塊,其識別率超過了99%;除此之外,曠視科技還為小米金融、聯想之星、民生銀行和公安系統等企業、單位和機構提供不同的視覺技術解決方案。

在國內智能機器人研發與應用企業層出不窮的同時,「優必選」選擇了以服務型機器人市場為切口構築競爭壁壘。

基於這一思路,「優必選」從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源動力伺服舵機研發起步,逐步推出了消費級人形機器人、商業人形機器人、智能家居機器人和積木機器人系列。

在國內商用化人形機器人普遍面臨零件成本過高和編程困難的瓶頸情況下,「優必選」的優勢在與選擇了一條從機器人的研發、零配件製造、生產、到銷售全部環節的商業化道路。

從機器人在結構上、硬體上的核心的關鍵部位到人形機器人研發生產,繼而進軍機器人app 軟體商店,甚至牽動全球機器人愛好者一同參與到編程開發的環節上來,「優必選」形成一個開放式的產業生態系統,讓服務型人形智能機器人同時成為未來多個智能領域的入口。

一套成熟的語音識別和語義理解系統Ticwear 以及搭載該系統的智能硬體Ticwatch,「出門問問」是國內智能語音領域軟硬體聯動和應用結合最成熟的企業。

在具體的應用中,「出門問問」完全接受語音輸入,通過語音識別將用戶聲音轉化為文字,再運用自然語意分析理解用戶行為,給用戶以精準的搜索結果,其核心技術在於用自然語義分析來理解人們像日常說話一樣的提問。

目前,已獲得Google C 輪融資的「出門問問」總估值達 3 億美金,其產品方向也由智能語音解決方案進一步擴展到了智能生活助手領域。

由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 IDL )創始人余凱創辦的「地平線機器人」則聚焦於基於深度神經網路的人工智慧「大腦」平台。

「地平線機器人」所搭建的人工智慧「大腦」平台包括軟體和晶元和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經研發出分別面向自動駕駛的「雨果」平台和智能家居的「安徒生」平台,並取得了多項落地成果。

在具體的應用中,「地平線機器人」將雲端的大規模深度神經網路演算法實現在高性能低功耗的「大腦引擎」上,大幅提高了設備端上的智能;依託於橫跨圖像、語音、自然語言理解和運動控制上的軟硬體解決方案,「地平線機器人」的應用領域涵蓋智能家居、汽車和安全等

在國內智能家居市場,「Broadlink」是鮮有在軟硬體解決方案上均取得領先的新興企業。

在具體應用中,「Broadlink」自主研發的Wi-Fi物聯網傳輸模塊、雲計算平台和智能終端app應用,為各類家電廠商提供了成熟完整的智能家電解決方案;同時「Broadlink」還為用戶提供DIY智能插座、智能遙控、家庭空氣質量分析儀等智能家居產品。

早期,BroadLink是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包括WIFI、GPRS聯網方案以及整套監控系統。BroadLink最早開始涉足的領域是太陽能,目前眾多太陽能企業成為忠實客戶。

後來,BroadLink在點名時間的眾籌,將產品推到用戶面前,獲得了普通用戶的認知和支持,接著發布自己的多款產品,包括智能插座SP2、智能遙控RM2、牆壁觸控開關TC1、空氣質量檢測儀e-Air,基於BroadLinkDNA做產品上的嘗試,之後,順勢推出BroadLinkDNA這樣家用電器實現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在國內乃至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最前沿也是最難突破的生命科學領域,「華大基因」選擇了「基因」作為研究的突破口。

通過簡歷高端儀器研發和製造平台、大規模測序、生物信息、基因檢測、農業基因組、蛋白組等技術平台和大數據中心,「華大基因」實現了從中心法則到結構與功能的貫穿研究,並以此構建了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網路體系。

此外,通過「國家基因庫」的構建,「華大基因」還在多個層面與國家醫療、技術、教育等機構進行了深度研究合作,這也是其他同類企業所不具備的競爭優勢和壁壘。

在國內乃至全球人工智慧領域最前沿也是最難突破的生命科學領域,「華大基因」選擇了「基因」作為研究的突破口。

通過簡歷高端儀器研發和製造平台、大規模測序、生物信息、基因檢測、農業基因組、蛋白組等技術平台和大數據中心,「華大基因」實現了從中心法則到結構與功能的貫穿研究,並以此構建了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網路體系。

此外,通過「國家基因庫」的構建,「華大基因」還在多個層面與國家醫療、技術、教育等機構進行了深度研究合作,這也是其他同類企業所不具備的競爭優勢和壁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合盛 的精彩文章:

TAG:六合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