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完海綿寶寶之後,我的海綿體寶寶居然有了感覺?

看完海綿寶寶之後,我的海綿體寶寶居然有了感覺?

《海綿寶寶》這部動畫,在多數人看來,是搞笑、兒童向的動畫。

自始至今,它也是設定在各大兒童頻道播出的一檔兒童節目。

但是,本花今天要告訴你一個真相。

其實《海綿寶寶》是一部成人動畫

不是這種成人動畫,冷靜點

《海綿寶寶》的場景設定在海底,但是內容基本上與海洋知識無關。

誇大到完全不合乎科學與常識的情節多的是,諸如海底生火、海底沖澡、海底有湖(酷樂湖)等。

這些點的確可以說是面向兒童的,畢竟孩子的腦海里何止天馬行空,海底飛車、火山游泳都可以……

動畫世界裡的社會現實

除了這些讓你覺得費解、無厘頭的笑點外,《海綿寶寶》的無數角落都反映著一些兒童無法理解的法則,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

蟹老闆告訴你,錢才是真理。

第一集第一個故事中,海綿寶寶到蟹堡王面試,但是章魚哥和蟹老闆卻當他是個「智障」

但是在面對群情洶湧的客人時,還是這個傻得單純,卻努力勤奮的海綿寶寶拯救了蟹堡王餐廳。

不管章魚哥如何不待見海綿寶寶,最終能力($)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松鼠珊迪告訴你:友誼面前,物種差異不是事兒。

第一集第三個故事中,海綿寶寶交了一個松鼠朋友珊迪。

但是松鼠是活在空氣中的,而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則是需要活在水中的海洋生物。(假裝海綿寶寶是海洋生物)

脫水的海綿寶寶和派大星

他們活在兩個不同的環境里,這是友誼最大的隔閡。

要讓這段友誼有繼續發展的可能,首先要有共處的方式。

幸好,最後他們之間找到了一個彼此共適的相處方法。

他們的友誼,跨越物質的隔閡。

但是現實中,如果不是同一個圈子的人,也不必假裝融洽,不然就會像暴露在空氣中的海綿寶寶那樣乾涸難忍,如同遭受苦難。

海綿寶寶告訴你:小丑的把戲,終究被唾棄。

第二集第二個故事中,海綿寶寶不小心撕破褲子引來了眾人的笑聲。

但是,他卻以為大家對這種笑話十分喜愛,接二連三地在別人面前露出他的破褲子來嘩眾取寵

在無數次賣弄這種無意義的行為之後,大家還是離他而去了。

這種裝扮小丑的行為,突然讓本花覺得有點眼熟。

這不就是我們如今充斥著各種惡俗趣味的「直播」嗎?

那些膚淺獵奇的趣味,帶來短暫的關注度和點擊率,但是終究是會被唾棄的;只有那些經得住考驗的才華會被人們銘記。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

作為一部「兒童動畫」,《海綿寶寶》每一個故事隱藏著不一樣的道理。

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可以說是把現實的社會搬到了這個名為比奇堡的動畫海底世界裡。這座城市的運作模式和人類的世界無異。

活在我們身邊的「動畫人物」

除了那一個個意味深長的現實暗喻之外,《海綿寶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在我們的現實中找到對照的影子。

以蟹老闆為代表的資本家,始終以蟹堡王餐廳的利益為最終目標,而海綿寶寶和章魚哥只是他資本積累的機器。

他與痞老闆所代表的的動亂者相互博弈,但是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像海綿寶寶這樣的平凡青年。

但是作為一個父親,他非常疼愛女兒,女兒大於一切。(但是為什麼,他的女兒是一隻鯨魚?)

而痞老闆這樣的動亂者,和蟹老闆同樣有著對金錢與力量強烈的對追求。

但是,不同的是,他用仿冒與虛假來換取。

他本身的渺小和他的狂妄野心計劃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就像是現實中那些一事無成但又喜歡高談闊論的庸人

他有一個「電腦妻子」,看起來就像是那些已經被歲月磨滅了熱情的夫妻一樣,夫妻間的交流,像是程序一樣乏味。

還有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那個看起來十分悶騷的章魚哥。

他就像是我們身邊的「老油條」

章魚哥的存在,強烈對比出海綿寶寶這樣初生牛犢的上進心和激情,而章魚哥身上展現出的,則是在職場上打滾多年後失去了熱情,不在乎社會責任的模樣。

他重視個人生活,冷漠甚至自私,無聊的工作只是他謀生的一個手段,放假是熱切的追求。

因為無法從工作中得到充分的自我認同,所以他追求高尚的活動來彰顯自己的價值,同時武裝自己。對身邊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滿與防備,包括上司蟹老闆和同事海綿寶寶。

他極力排擠像海綿寶寶這一類人。

在他眼中,海綿寶寶和派大星只是白痴,在我們的世界也是如此,那些想法過分跳脫的人,在大眾眼中確實很像白痴。

現實中這些我們看來有點不正常的奇葩,往往是改變世界的人。例如愛因斯坦、比爾蓋茨、馬雲。

縱然海綿寶寶看起來極其白痴,但是不知為何總是讓人無法討厭他。

海綿寶寶過度樂觀,充滿幹勁,有如現實世界中初出茅廬的青年,工作使他快樂。

此外,他吹肥皂泡,捉水母,做著一些成年人認為極其幼稚的遊戲,可是在海綿寶寶看來這些就是他的樂趣。

海綿寶寶和派大星作為兩個天真而且動機單純的少年,用他們天真得有點「白痴」的性格消解了來自蟹老闆、痞老闆這社會上充滿諷刺的現實。

我們的身邊也不乏這樣神經大條的人。

就像海綿一樣,任由扭捏都不會變形扭曲。

但是終究會有磨損的一天。

相比起海綿寶寶,派大星的存在更加真實。

他更像是現實中那些生活無憂的富二代。

他既樂觀,又追求享樂。他的樂觀是因為無知,而享樂是因為對慾望的放縱。

他們沒有歪念,只是不懂控制。

他愛吃、愛玩、愛海綿寶寶,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瘋狂到極致。

但也因此是最缺乏思考的一個角色。

這也是現實中不少人的真實寫照:追求享樂主義,但是往往缺乏思考,甚至說是不願意去思考。

靜靜地躺著,多美好

看過《海綿寶寶》的人們都能在派大星身上感受到一股濃濃的「喪」氣。(但是又好想像他那樣喪一下)

看動畫,見現實

還有很多諸如松鼠珊迪、龍蝦拉里、鯨魚珍妮、痞老闆的電腦妻子等等,代表著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角色,發生他們身上的故事也無時無刻在反映著我們身邊的現實。

海綿寶寶的奇妙腦迴路,在這些事件中更突顯了他浮誇性格的奇妙作用。

雖然是為了動畫作品裡的戲劇性效果,故事中黑暗面與瘋狂被誇張化處理,但是實際上劇情中的社會符號與現實世界間的連結仍能被清晰地感覺到。

GIF/425K

天真如海綿寶寶與派大星這樣的人,用他們瘋狂近乎「白痴」的行事風格,將《海綿寶寶》粉飾為搞笑卡通,才讓《海棉寶寶》變成黑色幽默的卡通。

故事中那些,陰暗、冷漠、暴動與邪惡,在真實的世界裡是確確實實的存在,甚至要誇張十倍。

我們現實中,其實很需要這樣的「白痴」,但是在成人的世界裡找一個這樣的人,往往比一塊會說話的海綿還要難找。

有的人可能要說,「館花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但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小孩看《海綿寶寶》看到歡笑和搞怪,成人眼裡,因為看到的社會現實不同,總會有一些意味深長的東西。

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之所以塑造海綿寶寶這樣的人物,其實不過是想能讓成人世界裡的一些無可避免的陰暗,看起來不那麼刺眼。

這樣的「成人動畫」撩動的不是我們的海綿體,而是狠狠地扎了我們的心。

無論是過度解讀,或者嬉笑打鬧。

其實,我們看動畫的最終目的還是

自己開心就好。

封面圖為ushihito公司的杏鮑菇玩具

館花心事

「本花好像沒有海綿體。」

- - - - - - - - - - - - - - - - - -- - - -

動漫藝術家

看 多 是 會 上 癮 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應季食材,輕鬆解決寶寶一餐所需的鈣質、蛋白質
寶寶是直接吸收媽媽吃的食物?其實,寶寶只「吃」這些!
年輕媽媽照顧三歲寶寶,導致寶寶大腸潰爛化膿
新手媽媽剪去出生兩周女兒的睫毛致寶寶眼睛睜不開,醫生聽完母親解釋哭笑不得
剛上幼兒園沒幾天,3歲寶寶問了個問題讓寶媽呆住了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