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童外感發熱護理宜忌,建議寶媽收藏!

兒童外感發熱護理宜忌,建議寶媽收藏!

孩子感冒咳嗽,快試試小兒推拿,不打針不吃藥,簡單實用,非常有效!

孩子發燒,比孩子還「上火」的是家長。只要小兒體溫高於正常值,如腋下溫度超過37℃,很多人就坐不住了。

由於現代醫學的發展和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很多患兒家長面對發熱時都會把口服或靜脈滴注抗生素作為治療手段。

不可否認,抗生素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確實功不可沒,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但也有部分外感發熱用抗生素治療效果欠佳,甚至轉為長期低熱,還有的患兒熱煺後轉為咳嗽、鼻炎、咽炎等,更有甚者惡化為哮喘。於是,一感冒就喘,而不再發熱了。

其實,這裡有一點需要患兒家長明白:中醫根據發熱的病因不同,將其大致分為外感發熱和內傷發熱兩種,一般而言,外感發熱病程較短,臨床上多見的感冒發燒,大多屬於外感發熱的範疇。

而且,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雖然癥狀都有發熱,但不同病因的發熱用藥不同。如風邪偏重的就重用祛風葯、熱邪偏重的重用辛涼葯、寒邪偏重的重用辛溫葯、濕邪偏重的重用透濕葯、傷暑的要清暑。

抗生素對於熱重的患兒療效比較確切,但對於風重、濕重,或表有寒閉的則療效欠佳,而這恰好是中藥的長處,只要辨證準確,中藥品質可靠,一般可以在兩劑葯之內煺熱。這些,中醫大夫一定要告訴患兒的家長,改變他們一發燒就用抗生素的習慣。

此外,要獲得滿意療效,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護理一定要到位。除了大災大疫之外,對於一般疾病而言,護理永遠要放在治療的前面,因為護理不到位,直接影響療效,還會加重病情。

那該如何護理呢?筆者在此介紹一些發熱護理常遇到的問題。

誤區一、盲目煺熱

中醫認為發熱是人體正氣與邪氣互相抗爭的過程,不能盲目降溫,各種物理降溫方法(比如酒精擦拭、冰敷等)不利於出汗,還會加重寒和濕的病因,都不宜使用。

不避風不避濕。「氣溫叄十七八度孩子還發燒,不中暑才怪,不敢用空調,吹會兒電扇吧。」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發熱可為多種病因夾雜,偏重各有不同。

一般來說,病因以風為主的發熱多表現為噴嚏頻繁、流涕較多、惡風(即怕風,如為小兒則可表現為吹風時喜往母親懷裡躲)等。護理應以避風為主,不能直接對著吹風扇,也不能吹大的穿堂風。

病因以濕為主的,多表現為頭部昏蒙、身重、肌肉或關節酸痛等,護理上要注重保暖,不能著冷水,不能淋雨。

誤區二、汗出不透

病因以寒為主的患兒,表有寒閉,典型癥狀就是發熱時身無汗或汗出一會兒即收。關於出汗,我們總結的經驗就是,醫生或家長一定要用手摸汗,不能憑孩子的感覺,因為有時感覺出汗了用手一摸卻沒汗。

服用中藥,尤其是辛溫發汗藥後的出汗情況是此類疾病中醫護理的關鍵。服用中藥後應注意保暖、避風,宜全身(而不是僅上半身)微微汗出,汗出應持續2小時左右。

臨床上多見患兒出一會兒汗,熱煺一點,汗一收,熱勢又上揚,所以汗漸收時應飲用熱水或加衣被,讓汗出持續兩小時左右,才能徹底煺熱。

汗出濕衣後,應及時墊上汗巾或更換衣服;如果氣溫較低,衣服可以用吹風機吹暖後在被子里更換,以免再次受寒。這樣煺熱會比較穩定。

暑天空調使用頻繁,也容易出現寒閉,汗出透徹了以後穿衣還應稍多於平時,保持兩分熱,讓身體出汗散熱,不然容易中暑,所以建議暑天護理外感發熱患兒,空調溫度不宜過低。

誤區三、中藥喝一大碗

中藥宜飯後溫服,每日兩次,兩次間隔4至6個小時,根據中藥用量的多少每次服用50-100毫升葯汁即可(孩子小還應酌減)。

熬藥時要根據不同藥物的吸水性不同酌情加水,不能加水過多,影響藥物濃度。如果熬出來的葯汁過多,可以去掉藥渣後把葯汁放藥罐里,開大火揮發掉一點水,儘量濃縮。

小兒服用中藥時可以加白糖調整味道。很多家長認為服用中藥時有很多忌口的食物,比如綠豆解藥不能吃。

這些都太機械了,中醫的護理宜忌是根據病情的不同而不同,忌口的東西也跟用藥有關。比如,葯里用了人蔘或其他參類就要忌白蘿蔔。

誤區四、強調多喝水

過度強調發熱時多飲水也是片面的,最好是跟著孩子身體的感覺走。

剛出生的嬰兒喝飽奶後都會自己把乳頭吐出來,感覺是身體的指路標,口渴就喝,不渴不要強求。有些濕重的患兒就不欲飲水,彆強迫。

以上僅就病因以風、濕、寒為主的外感發熱患兒的臨床護理宜忌進行總結,希望家長分清病因,正確護理才是上策。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李清,轉自中醫書友會。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的精彩文章:

艾灸神闕穴,各類婦科疾病都是它的拿手好戲
黃煌:為啥多病的長壽,沒病的早死?10句話說出長壽大智慧!
決明子貌不驚人卻不可小覷,經典14方
一種野菜治一種病,便宜又好用,趕緊收藏起來吧!
經絡不通百病生,百病源於經絡堵!

TAG: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