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用普洱招待方舟子
今日頭條以不實信息為由,刪除了那篇名為《方舟子爆料普洱茶致癌,引發了茶界軒然大波》的文章。方舟子將長矛對準普洱茶,幾天發酵,引發茶界一番驚慌和辯論。
文章被刪除,似乎預示著受眾已經弄清了事實,可是事情真的就此解決了嗎?我們真的因此更了解普洱茶了嗎?普洱茶被證清白了沒?我看未必。本來不想再蹚渾水,但不忍普洱被錯指,茶友被遮蔽,思來想後,茶方哥認為有必要發表一下看法,釐清茶與健康的關係。
通過對各方言論加以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方舟子兩個致命問題:一是方舟子的爆料起因僅僅是基於個人感受,而這種感受恰好非常個人化,基本等同於瞎子摸象,各自有譜的狀況;二是,方舟子為了論證自己拋出的「普洱茶致癌」的觀點,採信了兩個貌似公允的論據,而這些論據又恰恰無法論證他提出的論點。
普洱有股霉味?
方舟子說:「有一種茶我是從來不喝的,那就是普洱茶。首先因為喝不慣。質量號稱很好,很貴的普洱茶在我喝來都有一股發霉的味道。」
從茶葉化學角度來說,鮮葉本身含有700多種天然香氛物質,經過加工之後會出現各種天然香型。而普洱茶有幾十個樹種,香氣也是五花八門,諸如蘭香、樟香、冰糖香、棗香,參香等等。如此看來,基於各人口味和體質差異,喝不慣某種茶實在正常得很,但方舟子因此就給一個品類冠上「發霉的味道」之名,並以此否定這種茶,顯然在此處邏輯混亂並缺乏常識。
普洱鮮葉
只是,作為專業打假人士,我相信方舟子拋出這個話題是有考慮的,一定是基於自身的體驗和認知有備而來。問題在於,他被這種個人體驗式的認知所局限。
在廣州,很多人初次接觸普洱是從酒樓開始,就像茶方哥多次提醒一樣,酒樓提供的茶葉或許是最不安全的,為了成本考慮,很多用濕倉茶,有一種發霉的倉味。這可能是不少指責普洱有股霉味兒的來由之一。
茶樓
我們假設,方舟子發現這種情況之後就訪問身邊人,恰巧受訪者都感同身受,他很容易得出與自己體驗一致的結論,尤其看到廣東媒體報道出來的案例,更佐證了他的觀點,因此認定這是普遍性結論。按他一慣方式,他要呼籲,要發聲,並根據自己的邏輯推理,跳過量化分析步驟,得出致癌的結論。再者,他看不慣普洱茶的收藏和拍賣,認為其中利益深厚詭異,他悲憫所有喝普洱茶的人,從他的正義出發,想給大家醍醐灌頂,救喝茶群眾於水火之中。
作為全國聞名的打假鬥士,並在號稱嚴謹的《科學世界》雜誌發表過專業文章的方舟子,此言一出,引發恐慌不足為奇。但是,科學最大的意義就是求實論證。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仗義」的方舟子引用兩個所謂「濕倉」數據,本身是為了論證不良普洱茶商違背製作工藝和在非嚴格環境下存放普洱的危害。就像我們證明工業甲醇勾兌白酒會導致失明一樣,可不能因此歸謬說,包括茅台在內的白酒喝了都會令人失明。
方舟子
喝那麼久,到底什麼是普洱?
當然,事情還未結束。雲南大學校長,著名普洱茶研究專家盛軍日前宣布,將從全國尋找一萬個普洱茶樣本進行研究,希望用大量的樣本和事實說話,向全國人民證實普洱茶里有沒有方舟子所說的黃曲霉毒素。可以想見,基於如今的反專家心理,盛軍此舉依然會遭到部分人群的質疑。但是,真理會越辯越明,除非是你選擇性失明。
盛軍
這次事件還從側面說明兩個問題:普洱茶受眾廣泛,但對普洱中的生茶熟茶認知不清。很多人依舊在喝「盲茶」;此外,人們對普洱茶的健康價值仍不甚了解,認同普洱養胃等健康作用,但只是盲從,缺乏正確飲用普洱的知識方法。這正是本文要談另一個要點,讓我們重新認識普洱茶。
普洱是黑茶的一種,喬木大葉是核心樹種,作為我國最古老的茶葉品種之一,現存最久的普洱樹有3000多年歷史。普洱分為三大產區,包括西雙版納新舊六大茶山產區,臨滄產區和普洱(思茅)茶區。從歷史價值分析,中國古代皇家茶的來源主要是易武和倚邦等六大古茶山。
3200年古樹
普洱既有喬木大葉種和台地茶之分,也有生茶和熟茶之分。歷史上,普洱茶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存放的茶,從新茶的味苦性刻到老茶的醇厚綿柔,歲月能催生最大價值。
1975年之後,出現了熟茶製作工藝,普洱茶開始分為熟茶和生茶,渥堆發酵也開始出現在普洱茶詞典里。熟茶的創新讓普洱茶的價值轉化提前,但同時也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被方舟子不幸喝到的渥堆倉味就是其中一種,變質發霉也是發酵茶有可能產生的副產品。
由於普洱茶是後發酵茶,因此倉儲的重要性定義茶品質優劣的一半以上,而這種轉化也決定了茶湯的滋味變化。比如同一款茶,分別放在廣州、上海,北京和昆明,由於天氣條件和濕度不同,相同年份的轉化帶來的口感和滋味也迥然相異。
喝普洱需懂這四點
普洱茶最大的價值自然是養生。清代藥物學家趙學敏在他的《本草綱目拾遺》里介紹:「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泄。」事實上,正是由於這種功能,粗枝大葉富含植物纖維的普洱茶才成為少數民族最愛,並在清朝統治中國之後風行皇室數百年。
近年,隨著對茶葉化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普洱茶作為後發酵茶,其所含茶多酚等物質能夠隨時間不斷轉化。比如隨著時間推移,湯色從早期的黃綠色,到橙黃色、橙紅色,再到酒紅色,甚至寶石紅色等等,這正是內含物不斷轉化的結果。其中所產生的茶黃素和茶紅素等重要物質,能夠產生養胃、排毒和抗氧化的效果,也是普洱茶養生的價值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普洱茶此次遭遇方舟子事件未必是壞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濕倉茶的存在,很多人對普洱茶的認知就等同於發霉的味道。如何改變這種認知?如何正確喝茶?茶方哥認為,我們不妨從以下幾點考慮:
一是建立正確味蕾。要做到這點,首先要遠離濕倉茶和酒樓茶,然後找到可靠的茶師,對三大核心產區的普洱生茶建立正確的口感認知,其實無論生茶還是熟茶,只要優質,其味道特點恰是香味純凈和滋味飽滿,絕對不會有發霉的味道。
二是少喝熟茶。由於熟茶在發酵中存在很多問題,尤其存放不當也會存在發霉等問題,如果沒有可靠獲取渠道,並且當你覺得熟茶的味道不正,寧願倒掉,不喝;實在想喝熟茶的朋友,也建議飲用5年以上散放的。
熟普
三是要學會存儲普洱茶。普洱茶是後發酵茶,儲存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廣州這種潮濕發霉的地方,三四月份回南天很容易造成茶葉發霉,因此家庭存放茶葉,要全面考慮通風乾燥控溫,絕對不能存放在冰箱。
四是不能喝盲茶。普洱茶有獨特的茶性,在被刪除的《方舟子爆料普洱茶致癌,引發了茶界軒然大波》一文中,提到著名茶人鄒家駒反對消費者喝生茶,宣傳「生茶不是普洱茶,長期飲用有害健康,甚至引起月經不調。」其實,茶不分好壞,一定要根據茶性和自己的體質,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茶。
至於方舟子老師,我建議他去拜訪一下余秋雨先生,或者熟讀余秋雨的《品鑒普洱茶》一文,那裡面很多關於他想像的,很貴很貴的普洱茶的故事。
※紫砂壺為什麼要「一壺不事二茶」?
※喝茶這樣喝可不是養生!切記濃茶百害無利
TAG:茶旅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