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為什麼說自己一事無成
大修行者南懷瑾生前最後一個講學的地方,是他花費六年、籌集巨資建造的太湖大學堂。自建成以來,他每天都要見到很多人:
有恭敬參訪的,有迷信拜見的,有科學家,有政客,有商人,有學生,有年老的,有年輕的,三教九流,冠蓋雲集。
有個貴婦人帶著十多歲的孩子來見他,先是塞了個大紅包,然後對孩子說:
「快給南爺爺跪下磕頭。」
南懷瑾趕緊說:
「不用了,不用了。」
小孩子二話不說,「咚」地跪下,忙不迭磕頭。
南懷瑾也二話不說,「咚」地跪下,忙不迭磕頭還禮。
周圍的人都驚呆了,忙叫「使不得使不得」,馬上制止了孩子,南懷瑾這才在眾人的攙扶下站了起來。
這一年,南懷瑾已經90歲了。
一個普通的老頭做出這樣的舉動尚且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更不要說名動四海、年高德劭的大德南懷瑾。
可以說,人這一生,就在和各種慾望作鬥爭,處在不斷索取的過程中,希望自己得到越多越好,包括名聲、尊重、乃至是別人的膜拜。
南懷瑾對自己的一生卻有八個字的評價:
一無所長,一無是處。
南懷瑾之所以敢說「一無所長」,是因為他敢於放下一切,無論是名聲、財富,還是地位,更不要說一個小孩子不知所謂的磕頭頂禮了。
南懷瑾出生在浙江,父親是個富有經營頭腦的商家老闆。年少的南懷瑾已經熟讀儒家文化經典,但父親為了讓兒子能夠讀到當時最先進的科學知識,專門將他送到了城裡,插班讀小學六年級。
這一年寒假的時候,南懷瑾的奶奶剛好六十大壽,家裡大排宴席,鑼鼓喧天,氣勢極大,一直鬧到正月十五。
結果壽宴完了第二天,南懷瑾卻突然鬧著要回城裡念書。
父親問:
「離開學還早著呢,這麼急著回去幹嘛?」
南懷瑾偏執地說:
「我不管,我就是要回去。」
父親也奇怪,平時兒子也不是說特別喜歡讀書,有假放、有宴席吃就開心得不得了,這次是怎麼了?
其實南懷瑾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了,反正就是一股急切的心情要離開家。
結果全家人都沒轍了,由著他去吧。
父親對他說:
「現在大過年的,你要回城裡也沒人送你,你得自己走。」
「好,走就走。」
結果南懷瑾自己一個人,獨自走了個把鐘頭進了城。
就在他離開的那天晚上,家裡出了大事了:
因為壽宴聲勢太大,引起了海盜的注意。當天晚上,一群如狼似虎的海盜衝進了南家,把南家洗劫一空,幸虧父親逃得快,躲過了一劫;跑不動的母親假裝是傭人,有驚無險地避開了海盜的屠刀。
這件事讓南懷瑾觸動很大:
一般人有福氣可以,但如果不懂藏福惜福,肆意揮霍福氣,則過後必有災殃。所以,培福而不享福,福才能久享。
南懷瑾此後一生哪怕大富大貴,但從來不會大肆鋪張,原因就在少年時代的這段奇特經歷。
每個深得傳統教養的男孩子,少年時代總有過幻想:
習得一份武藝,仗劍天涯,行俠仗義,功成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南懷瑾喜歡讀《水滸傳》之類的書,對武功的嚮往自然也不例外。
17歲那年,他去了杭州國術館學武。每天清晨四點多,他都在西湖邊練拳、習武。有一天他練著練著,發現一個戴眼鏡的和尚在看著他。
和尚問他:
「小夥子,我見你天天在這裡練功,你教我武功可好?」
南懷瑾樂得有人陪他,於是就說:
「好啊。」
和尚於是跟他說,他法名聖士。教了一段時間,聖士法師還經常請他去自己廟裡坐坐。
有一天,南懷瑾發現了聖士法師桌上的《金剛經》。
法師看著他好奇的眼神,對他說:
「你還是拿去看看吧。」
南懷瑾翻開經文,有種異樣的感覺,於是把經書揣在懷裡,直接說:
「送給我。」
「好啊!你要就拿去吧。」
拿到經書的每個晚上,南懷瑾都會獨坐在學校會客室一個角落裡默默念誦。
結果他念了不到一個禮拜,有一天念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時候,他突然覺得自己身體不見了,自己都找不到自己了。
他定了定神,合上經書,趕緊跑到聖士法師那裡,猛地敲門。
聖士法師開門一見他的樣子,笑一笑說:
「怎麼了?」
「我今天念經,念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時候,找不到我了,身體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經也念不下去了。」
「為什麼念不下去了?」
「不是不肯念,是沒有念頭可起了,也找不到經文了。」
聖士師雙手合十,笑道:
「恭喜你。」
「恭喜個屁,念經還念得昏頭昏腦的。」
「這就對了,我也不過是這個樣子。」
後來法師送給他看《指月錄》等書,雖然他還是看不懂,但覺得很好看,裡面有許多寶貝思想,從此與佛學種下了因緣。
後來,他在西湖後山上碰到另一個和尚,額頭鼓鼓的,就像是畫里的羅漢。
兩人合掌打了聲招呼,和尚問他:
「先生,你來玩?」
「我常來,我住在前面。」然後南懷瑾說了一大通,自己怎麼怎麼樣。
和尚突然問:
「你的心在哪裡?」
南懷瑾指著胸口說:「在這裡啊!」
「這個不是你的心,這是肉團心,你應該把自己的心找到啦。」
南懷瑾一愣,和尚也沒說什麼,轉身就走了。
心在哪裡?我在哪裡?
這個問題,南懷瑾問了自己一輩子。
南懷瑾在杭州國術館的時候,國勢已經非常危急,日本侵華戰爭一觸即發。22歲的時候,他動身入川,雖然最初只是為了探訪劍仙。
可是他在途中聽到了許多故事:
有個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到四川來逃避戰亂,她身上帶病,跑得不快。為了孩子能夠及時逃出生天,母親最後含淚自殺了。
孩子就地挖了個坑,把母親掩埋了,忍著悲痛繼續逃亡。
戰爭期間,中華大地不知發生過多少這樣家破人亡的故事。
南懷瑾深受觸動。他想:
自己一身武藝、凌雲壯志,怎麼只想著自己?現在該是報效祖國的時候了。
於是在川康邊境,他糾結了一大幫失意軍官、政客、綠林好漢,創建了「大小涼山墾殖公司」,自任總經理兼自衛團總指揮,守邊屯墾,企圖閑時生產、戰時作戰來支持抗戰。
這一支地方武裝力量,人數最多的時候達到上萬人。
南懷瑾這時才20多歲,雖然心智已經十分成熟、做事非常妥當,但為了讓人更加瞧得起這個組織,他留起鬍子,裝扮成40多歲的中年漢子。
可是這個組織畢竟是獨立武裝力量,深受地方軍閥和軍統特務的猜忌。在他們的猛烈夾擊之下,一年之後,墾殖團就被打散了。
南懷瑾也不是沒有過發展壯大的機會。
當時孔祥熙開始籌建西南建設公司,有意叫南懷瑾入伙。但南懷瑾覺得他們就是想發國難財,他不屑於這麼干。
所以,為了不讓自己後悔,他還是趁早退出了。
他後來自稱:
「我經常笑自己,一輩子對黨政軍,做官,做生意,我是統統買票不進場。我的個性,不買票,看不清楚裡頭演什麼戲,進場了,怕參與進去戲演不好,一輩子這樣。」
他把事情做開頭了,讓有志者接上去,自己就退出了,但開風氣不為師,功成不必在我。
所以他才說自己一輩子是「一事無成」。
未完待續。。。。。。
※你這麼敏感,真讓人心疼
※這件T恤我只想賣給兩種人
※心情說說:情是我擔不起的重擔,情話只是偶然兌現的謊言
※兩性關係中最可怕的是什麼
※搞笑:生來與你相遇,最後分離
TAG: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