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登鸛雀樓的詩人們的三首佳作

登鸛雀樓的詩人們的三首佳作

登鸛雀樓的詩人們的三首佳作

鸛雀樓:唐代河中府的名勝。北周宇文護所建,樓高三層,故址在山西蒲州府西南(今永濟縣),前瞻中條山,下瞰大河。因鸛雀常棲息其上而得名。後為河水沖沒。鸛雀樓雖然沖沒了,然而它的大名卻永遠不可能消逝了,因為一干詩人的名作。而提起《登鸛雀樓》,王之渙的詩是最為出名,可謂無人不曉、童叟皆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前兩句寫景,蒼茫遼闊,豪放雄渾。前一句文雅,後一句通俗。沒有更好的言語堪為注釋了。

後兩句抒懷,哲理深邃,意境幽深。前一句文雅,後一句通俗。千年而下成為登高遠眺的深刻道理,只有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似可與之媲美。

然而登鸛雀樓而又留下好詩的還不止王之渙一人,按照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的說法:「唐人留詩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壯其景色。」

我們不妨再看看李益的《同崔邠登鸛雀樓》: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並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此詩一上來也是先寫景色:舉目所見,鸛雀樓西邊百尺桅檣,汀洲之上雲樹茫茫。聯想到漢家蕭鼓如流水消逝,魏國山河半入夕陽。進而作者撫今追昔,思緒萬千,往事千年如白駒過隙,愁上心頭一日悠長。戰亂中歸心更熾,遠眺已非春色不禁鬱郁心傷。李益生經戰亂,時逢藩鎮割據,唐王朝出現日薄西山的衰敗景象,詩人的一懷憂慮都反映在詩中了。金聖嘆解讀說「人見是春色,我見是風煙,即俗言不知天好天暗也。唐人思歸詩甚多,乃更無急於此者」。當然,根據歷史記載,李益寫這首詩時並非是登了樓,而是看了崔邠寫的《登鸛雀樓》,才寫了這首「同登鸛雀樓」。

我們再欣賞一下暢當的《登鸛雀樓》: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前二句寫樓高,有詩如畫之感,感覺到樓的高聳,詩人的飄逸脫俗。另一個版本第二句作「高謝世人間」,則更顯示高蹈的情懷。雖然是狀景,然而我覺得充溢著詩人的情感,乃是對「人世間」的失望。

後兩句與王之渙詩不同,沒有直接進入抒懷,讓然是寫景色。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中有像,像中有志。天蒼蒼,野茫茫,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而大河奔流,青山相對,到海不回。也正因為斷上對夾,才讓黃河奔騰咆哮,氣勢磅礴。而這正反映出詩人的心緒難平,壯懷激烈。無怪乎沈德潛《唐詩別裁》評價該詩:不減王之渙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致毛主席的一封信!快打開看看!
拿王炸得分封王,西班牙「廉頗」未老
拼貼究竟拼出了什麼
心扉-挪威語三角披肩
四個月瘦58斤,是怎樣一種感覺?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