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中國「無痛分娩」率僅10%,麻醉醫生為何嚴重短缺?

中國「無痛分娩」率僅10%,麻醉醫生為何嚴重短缺?

?

近日最慘的莫過於一位產婦從醫院墜樓身亡。8月31日晚,陝西榆林年僅26歲的產婦小馬,因產前疼痛難忍,從醫院五樓跳下身亡……

產婦生前痛苦下跪(監控視頻截圖)

那一刻她究竟有多痛,竟寧願帶著胎兒結束生命?醫生和家屬為何沒能在她最痛苦時給予幫助?在此無意於分析她身後纏繞不清的各方說辭,我們最關心的是,當今本有成熟的「無痛分娩」技術,為何沒用來緩解她的痛苦?

數據顯示,該技術在歐美國家普及率已達80%以上,而在中國卻不足10%!

「無痛分娩」在歐美普及率很高(資料圖)

「無痛分娩」為何未能在中國推廣?慘劇發生後無數人發出類似追問。在各種分析中,我們看到痛點所在,即目前醫院沒條件也沒動力提供這種「人道」服務,最關鍵是:麻醉醫生不夠!

那麼,中國為何短缺麻醉醫生?

悼念逝者,思慮將來(資料圖)

分娩痛最痛可致崩潰

或在現實中或在影視作品中,我們多少了解一些婦女的分娩之痛。但那是一種怎樣的痛,恐怕只有親歷者才能真切地感受。

分娩究竟有多痛?每個人的情況也不同。中華醫學會統計:初產婦中,有6%感覺輕微疼痛,約50%感覺明顯疼痛,約44%感覺疼痛難忍,甚至「痛不欲生」。

影視劇中的分娩之痛(資料圖)

疼痛程度的表述比較複雜,這裡採用兩種說法大致示意一下。有人把人類能感受到的疼痛感分為12級,9級以上的疼痛已接近人類所能承受的極限。在這個體系中,產痛僅次於燒灼之痛,基本處於最高等級!

臨床上還有個疼痛指數概念,最高就是10。有人作了個形象的比喻:把自己的手指用刀從中間切開,疼痛指數是9.2;而自然分娩的疼痛指數是9.7-9.8!

可以說,那種痛劇烈地發作時,足以讓人情緒崩潰!

疼痛感分級示意圖(圖/南方都市報)

因此減輕或消除分娩之痛,是近百年來醫學領域不斷探索的目標!美國婦產科學院2004年出版的《產科鎮痛指南》一書明確告誡醫生:「無論何時何地,在有臨床指征而沒有禁忌症的情況下,採取減輕疼痛的措施是義不容辭的。」

這意味著,為產婦採取緩解疼痛的措施,是「人道」!

分娩「鎮痛」是醫學界共識(資料圖)

無痛分娩技術已成熟

有技術為何不用?難道還不成熟?非也!「無痛分娩」在歐美已開展了上百年,成熟也有30年了。在美國的普及率已達85%以上,在英國超過了90%。

然而在中國,該技術推廣使用率不足10%,越往基層使用率越低。三級醫院約有16%(個別大醫院達到30-40%),二級醫院低至1%。在基層鄉鎮醫院,採用率低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

無痛分娩技術已很成熟(資料圖)

「無痛分娩」,通俗地講就是給產婦打「無痛針」,在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即通過注入一定劑量的麻醉藥物,緩解甚至消除產婦的疼痛感,減少她們的痛苦。

「鎮痛」辦法多種多樣,有非藥物性鎮痛,如按摩法、精神安慰法、水中分娩法等;藥物性鎮痛如笑氣止痛、鎮痛葯止痛等。

產婦吸入笑氣鎮痛(資料圖)

其中效果最好的一種,是在產婦腰椎間隙穿刺,在脊椎硬膜外下注入麻醉藥,並用導管連接輸注泵,連續泵入低劑量的鎮痛葯,以維持緩解產婦的痛感。

實施脊椎穿刺注射也並非有很大難度,一個有五年左右臨床經驗的麻醉醫生完全可以操作!

麻醉醫生實施脊椎穿刺(資料圖)

觀念制約新技術推廣

為何難以推廣?綜合來說主要有兩方面因素。其一是觀念因素。

在傳統觀念里,女人總要生孩子,生孩子就會有疼痛。尤其是在農村,很多人認為這是常態,不採取任何措施也正常。

也基於此,自古以來有多少不幸的女子死於難產。尤其在醫療條件落後的古代,上至皇家,下至貧民,皆很常見!

影視劇中婦女難產的鏡頭(資料圖)

並且很多人擔心,對產婦注射麻醉藥物,可能影響產婦和胎兒的健康。

其實無痛分娩所用的鎮痛葯濃度只是剖宮產手術的1/10-1/5,且是直接注入椎管內的,並未進入產婦靜脈,因此通過母體血液進入胎盤被胎兒吸收的幾率微乎其微。

臨床也已證明,對胎兒基本沒有負面影響。

鎮痛葯注入椎管示意圖(資料圖)

而對於產婦,很多人擔心會產生藥物後遺症。畢竟也確實出現過有因鎮痛麻醉導致的下肢麻痹甚至癱瘓等特例。

還有一點,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無痛分娩」項目並未列入醫保範圍。這就意味著,打「無痛針」要多花錢,且難以報銷。因此即便是家屬被醫生提醒是否要「無痛分娩」時,出於經濟情況考慮,也可能多一層遲疑。

醫保政策影響新技術推廣(資料圖)

麻醉醫生短缺很嚴重

更重要的一個因素來自中國現有的情況,來自醫院和醫生。那就是,全國醫院普遍存在麻醉醫生人手不夠的問題,無力提供更多「無痛分娩」服務。同時,「無痛分娩」對醫院來說「投入大」、「不划算」,因此推廣動力不足。

目前全國的麻醉醫生只有8.5萬人,相當於每萬人只有0.5個麻醉醫生。如果按照歐美國家每萬人配備2.4個的標準算,中國應配備30-50萬名麻醉醫生。

由此算來,中國麻醉醫生缺口達到三四十萬人!

中國麻醉醫生缺口極大(資料圖)

並且當前中國的麻醉醫生在醫院中已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了,再推廣「無痛分娩」,他們根本無力承擔。

畢竟,開展「無痛分娩」可不是打麻醉針那麼簡單,麻醉醫生要全程監控,確保產婦安全。而相比普通手術,一次分娩過程要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現有的麻醉師人手根本不夠。

大醫院醫生過勞現象嚴重(資料圖)

這第二個問題,是從經濟學角度來講的。推廣「無痛分娩」服務,醫院的人力和時間成本會大大增加,但按照目前的收費標準,醫院投入難以找補回來。因此醫院積極性不高。

推廣無痛分娩醫院動力不足(資料圖)

地位尷尬少人願意干

醫院缺人就招人唄,國家何不培養更多的麻醉醫生?這一簡單的邏輯,在現實中正遭遇困境。

一方面,麻醉醫生很忙很累,要應對所有外科手術。並且因此對他們的知識面要求很寬,涉及什麼專科的手術,就需要懂這個專科的知識,麻醉醫生是「最博學的醫生」,為患者保命、為手術護航。

每台手術都離不開麻醉醫生(資料圖)

然而現實中麻醉醫生只是幕後英雄,是「隱形醫生」。外界對他們了解很少,甚至還存在不少誤解,僅僅稱他們為「麻醉師」。社會對他們缺乏應有的認知和尊重,其地位和收入都和付出不成正比。

而同時,隨著多學科的融合發展,對麻醉醫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他們具備更多學科的知識。因此麻醉學本科專業即將被取消,將來要在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中選拔人才培養麻醉科醫生。

外科手術有賴多學科配合(圖/新華網)

這就陷入了尷尬:本來年輕人報考麻醉學專業的積極性就不高,讀完臨床專業再學麻醉的人就更少了。因此不僅當前麻醉人才缺口難以補上,未來的形勢也更加不樂觀!

而要改變這種尷尬局面,需要全社會認知的提升,給麻醉專業人才更好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提升這個專業的吸引力,以吸引更多的人關注並投身於這個學科中來!

麻醉科醫生已經忙不過來(資料圖)

「無痛分娩」並非每個產婦都適用

當然,並非所有產婦都能選擇「無痛分娩」。比如椎管有畸形或有外傷史:如椎間盤突出、腰椎外傷、穿刺部位感染等;血液化驗發現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異常;嚴重慢性疾病,心肺肝腎功能較差等情況,都不能採用這種方法。

有不少人對注射鎮痛可能產生的後遺症存在擔心。對此專家分析,絕大部分產婦都不會出現後遺症,只有極少數人會感到腰酸、頭痛、下肢感覺異常等,但都不嚴重,經相應治療後可以消失。少見的併發症是低血壓,遇到這種情況,醫生會提前採取有效措施加以預防的。

減少疼痛,提高生活質量(資料圖)

她們用痛苦迎來天使的笑(資料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悠悠說育兒 的精彩文章:

屁股大,好生養,被騙了這麼多年,心裡沒點數嗎?
產後這件事處理不好,寶媽多受罪,寶寶也會受苦的
嬰兒用品選購小技巧,很受用,孕媽要早知道

TAG:悠悠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