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歲老人王雄夫養生之道

百歲老人王雄夫養生之道

1984年8月1日鄧小平在北戴河聽取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委員谷牧彙報沿海開放城市的工作後,當即明確指示:「把全世界的 寧波幫 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

全世界的「寧波幫」對寧波的發展和建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但是,你可能不太知道,很多「寧波幫」的重要人物還都是長壽者。

例如出生在寧波鎮海的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高壽至107歲,是非常罕見的長壽老人。出生於寧波東錢湖畔的香港卡爾頓酒店集團董事會主席李達三先生今年已經97歲了,但依然精力充沛地活躍在寧波、香港的商界之中,還經常會在新年前夕給我們政協領導寄來親筆簽名的賀卡。

由此,我想到了在寶島台灣我的一位忘年交,他就是台北市寧波同鄉會原理事長王雄夫先生,王先生祖籍在寧波北侖區,也是地地道道的「寧波幫」。

這是位樂觀、健康的「寧波幫」人士,享年整整100歲(1915~2014年),無疑也是個很長壽的老人了!

2004年4月「浙江寧波書畫院名家邀請展」在台北開展,王雄夫在開展式上致辭

我和的王雄夫先生認識,還是在1997年。他作為《寧波同鄉會》雜誌的主要負責人來寧波考察,順便邀請幾位政協和台辦的同志座談,我也被邀請之列。

初次見面,王先生就在寒暄之後,便拿出幾個信封,上面寫著我和其他人的名字,他按姓名分發給大家,連聲說道:「這是諸位在《寧波同鄉會》雜誌上發表文章的潤筆費,不成敬意,不成敬意。」

我打開一看,原來是台幣。由於當時台幣在大陸,既不能買東西,銀行也不辦理存款,所以我拿回來之後,留下幾張放起來作為紀念,另外幾張分贈給友人了,當時台幣在大陸還不多見,所以大家也都很小心地收藏起來了。

後來我擔任寧波市政協駐會副主席,恰好分管港澳台僑及外事工作,作為東道主多次會見和接待王雄夫先生,由此也結下了友誼,成為了好朋友。

王先生積極推動甬台之間的交往,特別是在1993年8月,他帶領20名在台寧波籍大學生抵甬(寧波),首開了兩岸青年學子文化交流的先河。

至今,此項交流活動已持續了近30個年頭了,在海峽兩岸產生了極好的影響,這和王先生不忘初衷、持之以恆的不懈努力分不開的。

我也多次參與接待這些來自台灣的大學生們,他們和大陸學子宛如一家,都是青春飛揚,都是書生劍氣,都很支持祖國的和平統一的偉業。

記得2007年10月16日,我陪同政協王卓輝主席又一次接待了王雄夫一行。席間,王先生高談闊論,神清氣正,中氣十足。那年他已經88歲了,思維如此之清晰,氣色如此之康健,使得我這個曾經搞過老年醫學研究的人,不由地問起了他的養生經驗。

王老先生卻笑而不答,只是朝他的夫人努了努嘴。他的夫人王胡蘭英女士會意地接上話茬,很風趣地說道:

他哪裡會養生啊?一天到晚就是唱京戲,打麻將,發脾氣。

我在寧波南苑飯店接待王雄夫先生(右)和他的夫人王胡蘭英女士(左)

一席話,說得大家哈哈大笑。王雄夫也頷首應道:「是這樣,是這樣!」王老先生喝了一口紅葡萄酒後,意猶未盡地又補充說明了一下,他說:

我23歲在上海學唱京戲,可以連唱三個小時,現在也可以唱個半把小時,我感覺唱戲有活血通氣的好處。

他認為唱戲對自己有活血通氣的作用,這實際上很有科學道理的。中醫認為:「脾在志為意,在聲為歌」。因此,放開喉嚨,抑揚頓挫地幾段清唱,完全可以疏解肝脾之鬱結,使得脾胃氣機條暢。

同時由於嗓音拔高的情況下,會呼吸加快,增加肺活量。中醫認為「肺朝百脈」,推動了組織液的順暢流動,加速了經絡陰陽之氣的運行。

記得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唱戲儘管不是單純的音樂,但也屬於廣義的音樂範疇。

因而王老先生的唱戲不但是他人生的一大快事,生活中的一股清流,更是保持精氣神良好狀態的一座熔爐。顯然,唱京劇或唱歌都是一個調節身體狀態的好方法,樂而忘憂,豈不快哉!

至於王先生的有氣就「發脾氣」,實際上也是一種健康行為。多數的場合,適當地發發火,出出氣,把鬱悶在心裡的東西發泄一下,不把氣悶在心裡,也就是在釋放壓力,甚至到人少的地方「仰天長嘯」,吼他兩嗓子,也是有好處的。

不要生悶氣,這對保持身心健康格外重要。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曾做過實驗:把正在生氣的人呼出的氣體和不生氣的人呼出的氣體收集起來,結果發現,生氣時呼出的氣體一到實驗用的冷凝水中,馬上會產生紫色的沉澱物,而心平氣和人呼出的氣體則在冷凝水中澄清無色不含雜質。

由此分析,人生氣時的生理反應十分強烈,分泌物比任何時候都複雜,且具一定的毒性。所以,無論如何不要生悶氣,一定要「有氣就發」,這就叫「發脾氣」。

心理健康是幸福的重要指數,也是機體健康的重要標誌。有氣不發,長期憋在心裡,就會鬱悶成疾。中醫叫「邪無所出」,只好在機體內部醞釀成疾了。莎士比亞說:「曠達者可以長壽/A light heart lives long)」,王老先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

但是要牢牢記住的是「發脾氣」要有度,要「理性發泄」。所謂「理性」發泄,是指一個人在疏導釋放自己的消極情緒時,自己所採取的行為,不會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的有形或無形的傷害,這就是說發脾氣要適度、適量,適可而止,而且要過後就忘,不要記懷在心裡。

至於王雄夫先生熱衷的麻將,也要正確地、科學地認識。過度打麻將的弊端自然很多,但適度的打麻將對健康的益處也是不少的。

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副主席、資格甚老的「國大代表」陳重光先生曾專門撰文寫了一大篇關於麻將的文章,我是訪問馬拉西亞在吉隆坡的華人社區一個「麻雀館」牆上看到的,文中寫道:

有天地後有人類,有人類後有國家,而後有文化,有康樂。有康樂後復有麻將。

是以麻將者乃中華民族之國粹也。其歷史悠久,變化無窮,包羅高深巧妙之技術,含蘊生克盛衰之哲理。

中國老年人痴呆症之所以比歐美國家少,原因之一可能就是麻將,人愈老愈需要它,這是鍛煉智力的遊戲。

《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都可以在麻將中體現出來,所以能夠預防智力退化。

說麻將有利於身體健康,一是因為打麻將時,右手摸牌,左手碼牌,腦子裡不停地想著如何快點去「和」(音:hu)。所有這些幾乎都是在同一時間完成的,時間一長,有利於手腦並用,對強化手腦協調,促進腦部發育,延緩衰老,預防老年痴呆症有一定功效。

二是打麻將可以幫助活動手指,而且使我們的大腦處於告訴運轉中,所以說打麻將是很受老年人喜歡的一項休閑運動。因麻將具有自然的凹凸感,經常在手中磨擦,能起到穴位按摩的作用,天長日久,經常刺激這些部位,可調整相應組織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病理狀態,從而起到某種疏通經絡的作用。

那天在餐桌上,王老先生還特意補充了一個飲食方面的小訣竅,他說:

我還有個「小毛病」,就是喜歡吃薑,生薑片蘸醋吃,餐餐不斷。

這哪裡是什麼「小毛病」啊,分明是「大有益」的好習慣。

姜對健康的益處和延年益壽方面中國古代很多書籍都有記載,如孔子就說:「不撤姜食,不多食」(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東坡雜記》還講述道:「余昔監郡錢塘,有僧號聰藥王,年八十餘,顏如渥丹,自言服生薑四十年,取姜乳蒸餅或作飯和丸食之。」

說這位八十多歲的老僧「顏如渥丹」,渥丹者,紅百合也。形容他面色紅撲撲的,猶如紅色的百合花一樣。而王老先生面色也確實很紅潤,真的宛如蘇東坡記載的「顏如渥丹」。這完全是身心健康的具體體現。難怪民間有諺道:「朝食三片姜,如得人蔘湯。」

對於姜的吃法,除了王老的蘸醋吃之外,一般也可嚼含生薑,就是把生薑洗凈去皮,每天早晨起來先飲一大杯溫開水,然後將薑片放到嘴裡慢慢咀嚼,將薑片嚼爛,含10分鐘左右,讓生薑的揮發性成分在口腔內充分散發。

明代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中還有個含有薑片的「神仙粥」,也很有特點,對感冒風寒暑濕之邪並四時疫氣流行頭疼骨痛,發熱惡寒等症初期,「服之即解」。李詡寫道:

用糯米約半合,生薑五大片,河水二盅,於砂鍋內煮一二滾,次入帶須大蔥白五、七個,煮至米熟,再加米醋半小盞,入內和勻,取起,乘熱吃粥,或只吃湯亦可。

唐代名醫梁新,湖南常德人。據《北羅瑣言》:一富商乘江船運貨,白天健康,深夜得暴病而暈死,黎明氣未絕,請梁治,梁在船上一一問後,斷定是食物中毒。但是船上的人都說:他吃的和我們一樣,也沒赴過筵,沒上過飯店,不可能是食物中毒。

梁新又問道:「他平常最喜吃什麼?」有人回答:「他最愛吃竹雞,每年不下數百隻,近來又購了些,殺了烤著吃哩。」梁新說:「這就對了,竹雞最愛吃半夏,病人吃竹雞太多,必定是中了半夏毒」。

於是他用生薑搗碎後濾汁,撬開病人牙齒,連灌幾杯,病人竟然蘇醒過來,後經調理而康復。由此梁的名聲大振,後來還做了尚葯奉御之類的宮廷醫官——由此可見,生薑還有極佳的解毒功能。

以上這些王雄夫先生的養生之道,真還都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我當時很認真地講:「等王先生100歲時,我到台灣去給您祝壽。」他卻聲音洪亮地說:「100歲的生日不過,要過120歲的生日!」

遺憾的是天不假年,他在100歲的時候,還是仙逝了。但是,這位「寧波幫」的百歲老人養生之道,確實可以說是健康寶典中的金玉良言,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繼承和發揚的。因此,賦小詩一首,是以為記:

斯人雖已駕鶴去,遺有平凡養生句。

仔細推敲皆在理,此文閱後要承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光彈指記年華 的精彩文章:

TAG:流光彈指記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