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ntel移動端酷睿系列處理器主流型號發展簡介及預測

Intel移動端酷睿系列處理器主流型號發展簡介及預測

前言

之前有人評論說「為什麼2017年還在測4代的」,筆者這邊澄清一下,原因主要是之後Intel封殺了本人的賬號,並表示不再提供第5代、6代、7代的標壓CPU ES版本進行測試,我也沒辦法。

上文那句原因是我瞎編的。玩笑歸玩笑,實際情況是因為Intel沒給我們多少選擇,同代沒有什麼規格相近的型號可以對比,另外我作為個人也不可能自費去購置這麼多設備。本來是打算把之前的大坑「Windows優化:簡明不完全指南」給慢慢填完的,結果發現並不是很好寫。正值AMD歸來,不久將來移動端上AMD也不再用「真·四核/六核」賣點來讓人心疼和嘲笑了,所以還是接著上篇最後所說的:


「對於比較奇怪特殊的CPU型號(多為移動端)……這個就留在下一篇里了(如果有的話XD)」

為了湊字數和顯得更有些意義,來說說Intel移動端酷睿系列(主要是4代之後)的發展路線和個人看法,遙望8代。這篇而言,內容更加主觀,請各位理智思考,並理解。還是那句話,個人水平有限,權當拋磚引玉,歡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來指出我考慮的不足之處。前文下面3個熱評都是段子,有時間複製粘貼的閑人還是蠻多的嘛。全文約5500字,正文僅一圖,放心收藏瀏覽。

內容簡介

Intel移動端酷睿系列處理器主流型號發展簡介及預測

(@秋刀魚半藏 製作)

本文主要從移動端酷睿系列的3代開始說起,因為從這代開始筆者比較熟悉、能夠說一說,1代、2代移動端實在是不了解,也沒有機會做測試。基本上每代內容分兩小節,一節寫型號和規格變化,一節寫點個人看法,每代就取i5來講一講,其餘帶過。

簡寫說明

需要說明一下,TDP意為熱設計功耗,用以設計散熱模塊。理論上CPU不會超過該值,但是實際使用中(特別是睿頻時),CPU和TDP數值的關係比較複雜,因為設置原因(睿頻激進與否),可能有的型號會很容易達到TDP(即所說的撞功耗牆),有的則一直比較富餘。Intel現在也不是很嚴謹,本文簡單大致將CPU的功耗和TDP掛鉤,以TDP來反推CPU可能的功耗範圍,比如TDP為15W的筆記本CPU滿載時的功耗,比TDP為37W的筆記本CPU滿載時的低。另外,Intel於各代也會更新指令集及外圍設計、FIVR進進出出、Tubro Boost技術升級等情況,這塊不是很了解,本文忽略,煩請家友補充。

另外,為了表述方便,文中提到的C、T各代表「物理核心/核」和「邏輯核心/線程」,如2C4T即指「雙核四線程」。

對於Y系列、U系列、M系列、H系列,大家都是用「超低壓、低壓、標壓(可更換)、不可更換標壓」來命名、但是尤其是前兩者,容易引起誤會,更恰當的說法是「超低功耗、低功耗」。然而原分類也有一定道理,約定俗成,也就這樣繼續描述了。

發展簡介

移動酷睿1代(32nm,代號Arrandale)

"Tick"。開啟了酷睿 i系列產品線。酷睿 i系列主要為主流多媒體性能級別的CPU,經久不衰,早已成為一個標杆般的存在。

這一代並不是很了解,開山始祖,酷睿架構性能提升明顯。筆者之前搜准系統時了解到,搭載i7-720XM的Alienware M15x顯卡目前能上到970M,真的是佩服玩家們不服輸的心。

移動酷睿2代(32nm,代號Sandy Bridge)

"Tock"。較之上一代,性能提升明顯。

這一代的標壓i5、i7作為常青樹,同時這一代開始筆記本開始面向各類用戶,而不再僅僅局限於商務用戶和移動端重度遊戲用戶。

移動酷睿3代(22nm,代號Ivy Bridge)

"Tick"。比較主流和有名的型號有i3-3120M、i5-3230M、i7-3620QM為首等QM系列。i3和i5為2C4T設計,i7為4C8T設計,較之桌面端各下降了一個規格。

也是從這代開始,移動端的命名開始變得有規律可循,並且延續至第4代(看起來也不是很長嘛),型號也多了起來。Y系列,TDP為11.5W;U系列,TDP為15W,M系列,TDP為37W,H系列,TDP為45W。我記得是從這一代開始,Intel推出超極本的概念:超薄機身、觸控屏,長續航、固態硬碟等等。雖然型號很多,但是除了i7,廠商一般都只會推出配了各產品線最入門的型號的筆記本,比如耳熟能詳的CPU型號i5-3317U。2代的部分主板能夠用上3代CPU,因此有一段時間2代主板上3代i5、i7是一個不錯的升級選擇,這也是目前唯一一次移動端酷睿i能夠自由更換跨代CPU的情況,可以說這時是平民「折騰」移動端的黃金時期。

移動酷睿4代(22nm,代號Haswell)

"Tock"。產品線和3代類似,性能繼續擠牙膏。i5-4200U和i5-3317U相比,性能差別不大,i7依舊有雙核型號混在裡面。出現了i5-4258U等以8結尾的28W低壓處理器。4258U頻率2.4 GHz起步,睿頻可至2.9 GHz,而本代最強的低壓CPU i5-4308U,則是2.8 GHz-3.3 GHz,本代最強標壓CPU i5-4340M則是2.9 GHz -3.6 GHz。網上一搜,i5-4308U用於MacBook Pro。入門低壓i5-4200U,2C4T,1.6 GHz -2.3 GHz。

筆者當時入手的即是i5-4200U,也是讓人又愛又恨的一款型號。3代、4代型號繁多、百花齊放,好不熱鬧。當時誰能料到10nm會跳票這麼久,而14nm的連」Tock」了3回,多年的「Tick-Tock」策略也改為了「製程-架構-優化」(PAO)策略?

移動酷睿5代(14nm,代號Broadwell)

Intel日常選擇移動端首發,但是之後桌面端的大頭音訊全無,出了幾款就沒消息了。值得一提、也是可能可以用來比較的,就是i5-5350U和i5-5350H了。5350U參數為1.8 GHz -2.9 GHz,2C4T,15W;5350H的參數為2C4T,3.1 GHz -3.5 GHz,47W。相比5350U的核顯HD6000,5350H顯卡為HD5500。作為4200U的繼任者i5-5200U,2C4T,2.2 GHz -2.7 GHz。

從這代開始,一方面是主流性能級、可更換的M系列被砍,僅保留相近性能、不可更換的H系列。可以推測Intel開始收緊移動端本來就不多的CPU更換選擇,以規避由於性能提升不足導致的銷售疲軟(同代i3換i5、i5換i7),一方面是減少產品線,在移動端專註於兩方面(說好聽點是專註,過分點就是極端了):功耗和性能。前者,出現了Core M系列(TDP為4.5W),後者,是由MQ、QM轉變而來HQ系列(物理四核、不可更換)。這些變化,我相信是Intel經過了深思熟慮,調查、細分用戶群體之後才做的選擇。

移動酷睿6代(14nm,代號Skylake)

I5-4258U之後,終又出現了披著低壓U系列的28W處理器了:i5-6287U和i7-6567U。5200U的繼任者I5 6200U,2C4T,2.3 GHz -2.8 GHz。

相比15W的U和45W的HQ,i5-6287U恰好處於中間位置。而默頻3.1 GHz,睿頻3.5GHz更是喪心病狂,考慮到4C4T的i5-6300HQ是45w TDP,2.3 GHz -3.2 GHz,似乎6287U 4T應該也能保持在3.1左右。i7-6567U則是3.3 GHz -3.6 GHz。另外,6287U(6567U)還塞了一塊0.3 GHz -1.10 GHz的550核顯(相比530)。

6300HQ的性能,大概是(瞄一眼天梯圖)桌面6代i3、2代入門i5(2300)的水平,比起之前理論性能徘徊在膠水4核時代的雙核移動i5要好不少。這也是首次移動端i5獲得了物理四核的待遇。官方指導價方面,6287U為$304,比6350HQ就便宜了$2,而6400HQ等則是$250。最低的U系列5200U則為$281。順便一提i7的低壓U,要價$393-$415。

i7-6820HK,作為移動端首次出現「K」系列,Intel似乎是腦子一熱。6代整體來說,移動端產品線齊全,很良心地推出了四核i5和帶K i7。而桌面端則有點一般,各推了幾個代表,其中不乏一體機和節能版。

發展到6代,28W TDP的妖孽U系列處理器再次出現,單核睿頻的設置更加激進。同時,移動端i5獲得了物理四核的待遇,移動端i7則獲得了帶「K」後綴的超頻選項。雖說之前已有XM、MX等帶「X」後綴的可超頻處理器,但是「K」給人的感覺,是性能幾乎可以和桌面端抗衡了。

移動酷睿7代(14nm,代號Kaby Lake)

酷睿 M系列歸入酷睿 i系列,酷睿 i系列的產品線算是很完整的了。執念6200U的繼任者i5 7200U,2C4T,2.5 GHz-3.1 GHz。

雖然Intel將酷睿 M系列命名中第二位設置為字母「Y」來和傳統酷睿 i系列的數字進行區分,但估計部分消費者還需要一代的時間來加深印象。人們似乎也習慣了移動端沒法折騰CPU,產品線依舊是只有U和H,不過Intel的確也已經意識到普及四核的時代即將到來,繼續在移動端把四核還給了i5。現在想要在筆記本端以1080p中畫質享受當時的3A大作,或者是一個物理四核的Intel控,無需購置i7。至少這一點,要感謝Intel的厚道。

移動酷睿8代(14nm,Kaby Lake Refresh)

目前推出了兩款低壓處理器,i5-8250U(1.6 GHz -3.6 GHz)和i7-8550U(1.8 GHz -4.0 GHz)。i5 8250U,第三位為5標明上是使用了更好的核顯。看來低壓i5 i7也要全盤4C4T,但是命名上首次沒有按照之前的規則添加字母「Q」,如此一來,也無法通過字母「Q」來區分物理核數了。

物理四核更進一步,首次下探給到低壓處理器,從紙面上看是喪心病狂般的兇猛,最高頻率4.0 GHz完完全全抓住了我的眼球,但是看到15W的TDP不禁讓人莞爾。4代到8代的時間可以相信Intel在功耗控制方面,必然有所提升,但是從上一代7660u(2.5 GHz-4.0 GHz)的2C4T單核4.0 GHz到4C4T單核4.0 GHz,還是讓人充滿懷疑的。

根據目前的新聞和家友的介紹,低壓處理器的性能依舊受制於cTDP up time/ power(時間和功耗),短時間性能是不錯,但是如果不解鎖雞血時間,28s後就露原形了(很少給解鎖的)。15W上物理四核,之前都沒有過。以下非常主觀。/*就我的那塊i5-4200U測試,2C4T在2.3 GHz時的功耗,為15W左右,已經吃滿未解鎖前的功耗(功耗未成功解鎖,四處有一處無法修改)。如此情況要再加入2個物理核心,算上優化,4C4T時的長時間穩定頻率也許2.3 GHz都難。*/非常主觀結束。根據網上放出的測試數據(中關村在線),可知:


「經過一系列對比我們可以確認,i58250U默認15瓦狀態下3.4GHz睿頻維持有難度(更新,單核睿頻受後台干擾容易掉落),滿載頻率約為1.5GHz;強制解鎖TDP到25W,i58250U可以在2.9GHz附近滿載維持數秒,消耗掉瞬時短睿頻的時間後下探到2.3GHz附近,在軟體強制約束下穩定運行。」

可以看出,默認功耗下,物理四核的滿載頻率為1.5 GHz;25W下,為2.3 Ghz。可以說,i5都是如此,同TDP的i7 4C8T,都不知道能否保證在15W下8T保持1.2 GHz了。

同時,Intel的官方文檔上出現了cTDP-up Frequency等新定義(這邊待我確認補充)。而廣告中所說的40%提升,繼續摘錄:

「一:在計入單線程成績的匯總對比中,i5 8250U默認領先i5 7200U約百分之20的性能幅度。如果去掉兩者相差不大會攤薄優勢項目比例的單線程部分,i5 8250U相比i5 7200U提升在30%到40%之間。

二:移動低電壓處理器的總TDP有限,四核心處理器在15瓦範圍內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通常情況下會損失很大幅度的性能(單核睿頻受後台進程干擾無法維持,四核滿載嚴重降頻,穩定性不如雙核平台),無法與桌面級「四核八線程CPU」一直以來統治力顯赫的既定形象相提並論。

三:移動低電壓四核心KabyLake -U Refresh如果解鎖TDP,在25瓦功率上,可以反超i5 7300HQ這種3GHz左右的第七代酷睿四核移動處理器。如果和桌面平台相對比,大概略強於i5 2410、i5 3330S、i5 4430、i5 6500T,強於I3 7100,和I3 7350K 默認比較接近。」

可以看出,不解鎖TDP,全核滿載時基本上只能數框框玩了。Intel同時把物理4核(及i7超線程之後的邏輯8核)和4GHz交給低壓15W的i5、i7,個人感覺,Intel步子有點跨太大了。

總結

AMD在今年總算把Ryzen架構推了出來,開始反擊,Intel的銷售和研發策略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影響。事實看來,AMD的IPC較之推土機架構大幅提升,逼近Intel,而AMD在陷入弱勢之後,一貫的價格戰依舊繼續,加之延續下來的開核傳統,普及物理四核的號角已經吹響。可以說目前無論能按價格來說還是按性能來說,Intel都占不到多少便宜。移動端方面,Ryzen架構的處理器還沒有推出,Intel首先一步推出8代,同時將低壓u的物理核數提升到4個,算是給廣大消費者一個信號:核數競賽,再次打響。不同於上一次以核數來彌補單核性能的不足,偏向於單純的價格壓制,這次AMD的性能同樣不容小覷,Intel不可能和之前一樣慢慢吞吞地擠牙膏了(無論是否是實情,是否留有後招)。

目前Intel的移動端CPU發布順序沒有變,先是低壓,之後是不可更換的處理器型號(HQ),附帶主頻和睿頻提升1bin、2bin的小型號。架構換代之後,U的默頻也逐漸提升,拿i5來說,個人猜測,默頻提升主要是沾了架構更新、優化、功耗降低的光,以達到提升了10%性能的說法。說可能,是因為有睿頻和cTDP up的存在,短時間內可以超過TDP運行。同頻來講的不同代(但同工藝,如22nm)的測試,應該能看出具體有哪些牙膏。我記得之前也看到,關於提升默頻來達到10% CPU運算性能提升的假設。因此關於這一點,如果家友手頭有4200U(1.6 GHz -2.3 GHz)/5200U(2.2 GHz -2.7 GHz)/6200U(2.3 GHz -2.8 GHz)/7200U(2.5 GHz-3.1 GHz)的機子,如果方便和感興趣的話,可以約定來跑一下測試,找一些資料,看看性能和功耗方面到底有了多少進步。這算是屬於沒什麼用的測試了,但是想想還是蠻有趣的。

就我之前使用低壓的感官而言,日常辦公、視頻以及遊戲都能勝任,如果加上一塊SSD,配合Windows 10,體驗也不錯,已經能夠滿足,無需在這個功耗區間強行塞入更多性能。個人認為在此基礎上繼續優化睿頻方面的設置(cTDP-up的時間,睿頻響應機制等等)、保證長時間全核睿頻的穩定性,不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嗎?架構更替和PAO策略的繼續,達到同頻需要的電壓電流以及複雜變換後給人最直觀感受的功耗勢必會降低,也意味著,15W能夠獲得更多的性能。

「獲得「,而非」壓榨「。」壓榨「這個詞用在計算機領域,我認為永遠面向的是HEDT以及喜歡折騰的用戶,」壓榨「帶來的不僅僅是性能的提升,還有不穩定和無保障。移動端Intel最應該壓榨的,是如今的HK系列(當然最好是MX、XM系列),作為實打實地為移動端設計的處理器,它們代表了非伺服器領域地攜帶型筆記本所能達到的最高處理器計算性能,是真正應該「秀肌肉」的地方之一。而低壓U系列主打續航輕薄,Intel不推可更換標壓M系列以(如今如果還存在的話,應該是叫它們MQ、QM了)及更高系列的性能,而鼓吹低壓U系列的性能,並過分強化U系列的單核頻率,實在令人費解。「主流筆記本搭載物理四核」的趨勢,已有HQ系列打頭,U系列如此直接、有些越位地提升規格,TDP卻沒有跟上,像是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當然了,如果Y系列以及酷睿 M系列繼續發展,可能Intel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默許廠商解鎖一(大)部分U系列處理器的長時間睿頻時間及功耗,廠商在進行散熱設計也會考慮按照25W的標準。如此一來,搭配MX150級別顯卡,放在介於普通低壓本和入門遊戲本之間,成為輕度遊戲本,價位3700~4500左右,是很美好的一個想法。U系列的15W TDP名存實亡,會變成以前的M系列嗎?而H系列,現在看來必然是變成了HQ。之後推出的8代HQ系列,應該會提升默頻和睿頻。如果是全面和桌面端看齊、開始核數競賽,要是TDP依舊沒有什麼變化,Intel的心思就完全猜不透了。

不知不覺地就寫成「我比Intel聰明」系列了,好了,該說的都說了,到此為止,感謝閱讀,祝大家生活愉快,買到中意心水的各類電子產品。

PS:

我真的不是低壓黑,低壓處理器性能已有所領教,散熱跟上的話,性能對於日常使用而言,已經足夠。在此致敬我那台退役的筆記本,3年半的時間幾乎一直在52*7*18地運行,忍受了各種軟體和遊戲的壓榨,除了雙滿載時溫度不太壓得住,其餘一切正常,沒有給我掉過鏈子。

下一篇,估計是那個坑「Windows優化:簡明不完全指南」了。填完之後,估計就真沒存貨來發了,各位保重。

彩蛋(歷史):

Intel移動端酷睿系列處理器主流型號發展簡介及預測

(非原圖,來源搜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之家 的精彩文章:

蘋果Apple Watch Series 3曝光:支持LTE功能
揭秘回聲定位高手蝙蝠為何頻頻撞牆慘死
《諸神之戰》耶穌打了如來,Steam在馬來西亞被封
阿里巴巴4萬人的年會,沒有在場地上留下一片垃圾

TAG:IT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