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朝的徭役真的很殘酷嗎——論陳勝吳廣為什麼敢起義反抗

秦朝的徭役真的很殘酷嗎——論陳勝吳廣為什麼敢起義反抗

秦朝的徭役真的很殘酷嗎——論陳勝吳廣為什麼敢起義反抗

大澤鄉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徵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徵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陳勝吳廣造反,表面上是一次絕對的冒險,因為九百個人,拿著簡陋的武器,挑戰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那是一點希望也看不到的。

實際上,陳勝、吳廣的造反,是建立在六國故地上,各種消極反抗(散布各種流言,拒絕秦帝國的工作,破壞秦帝國的工作、拒絕秦帝國的統治),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公開的結果上。

在最初,沒有人敢拒絕給帝國服徭役,但是秦始皇死後,服徭役的人動則就會選擇逃亡。

在大澤鄉起義前,劉邦就曾領著人們去服徭役,但是,走到半路,服徭役的人就逃走了一大半。劉邦一看,照這種速度發展下去,恐怕到不了目的地,自己就會變成光桿司令。於是,劉邦就作了一個順水人情,總而言之,你們想逃跑,就逃跑吧!最後,劉邦領著十幾個小弟,到附近的山裡當大王去了。

劉邦的這件事,絕不是孤立的。其實這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

換而言之,帝國權力機器,已變得不太靈活了。因為,服徭役的人動則選擇逃亡;因為,人們動不動就落草為寇。關鍵是,政府對此好像也無可奈何。

比如,英布最初也在驪山當刑徒,但是,他卻和一伙人逃亡後,落草為寇了。史書是這樣記載的:「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坐法黥,以刑徒論輸驪山。驪山之徒數十萬人,布皆與其徒長豪桀交通,乃率其曹耦,亡之江中為群盜。」

比如,彭越在陳勝起兵前,就是強盜頭子。史書是這樣記載的。

(彭)越,昌邑人,常漁巨野澤中,為群盜。陳勝、項梁之起,澤間少年相聚百餘人,往從彭越曰:「請仲為長。」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在陳勝起兵前,挑戰秦帝國政府權威的人,已有很多了。但是,只是從來沒有一個人,敢像陳勝這樣牛逼,率領幾百人,就去攻打城池,更提出要推翻秦帝國的口號。

當然了,一切是量變到質變的。隨著各種消極的叛亂,越來越多。積極的叛亂,自然會越來越呼之欲出。從這層意義上,就算陳勝不敢打出推翻秦帝國的旗號,用不了多久,也會有別人打出。

因為,隨著消極反抗的人越來越多,人們自然越來越發現,龐大的秦帝國只是一個紙老虎。在這種背景下,就算陳勝不出來完成這個歷史使命,自然也會有其它人出來完成這個歷史使命。

其實,人們紛紛逃避徭役,也未必真是因為,徭役真有傳說中那樣殘酷。而只是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秦帝國的不滿罷了。

我們總有一種印象,那就是秦國的統治者完全無視老百姓的死活;所以參加徭役,就是九死一生的事。

其實呢?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也絕不會有一個統治者,會完全無視老百姓死活的。因為,老百姓那是統治者的財富!而且完全無視老百姓的死活,會讓自己的統治處於極度危險之中的。

秦朝的徭役真的很殘酷嗎——論陳勝吳廣為什麼敢起義反抗

雖然我不敢因此說,統治者因為這種原因,就會非常關心老百姓的生存狀態。但是,我相信,絕沒有一個統治者,會完全無視老百姓的死活。

許多時候,統治者為了讓老百姓充滿幸福感,所以,總會編造一種不變的謊話,那就是其它地方、其它時候,統治者總是完全無視老百姓死活的,大家生活在我們的統治下,那可真是幸福到極點了。更多精彩,歡迎微信搜索:向歷史學智慧

許多時候,革命者也好,叛亂者也好,敵對勢力也好,通常總會這樣宣傳,那就是,你們的統治者完全無視你們的死活,你們過的根本不是人過的生活,人的生活絕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必須得起來反抗了。

許多時候,這也許是真的;但是在許多時候,這只是一種政治宣傳。

我本來,也相信這種政治宣傳,但是現代史讀的多了,就漸漸發現,這一切只是政治宣傳。

比如,我朝太祖時代,總有一項不變的教育。那就是在萬惡的舊社會,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暗無天日;那就是在萬惡的資本主義制度下,老百姓的生活是怎樣的毫無保障。總而言之,大家一定得珍惜今天這種來之不易的生活啊!

問題是,萬惡舊社會代表人物,資本主義制度的代表,會這樣認為自己的統治嗎?顯然是不會的!

更主要的是,他們是怎樣說我朝太祖統治下的情景呢?自然也是,那裡的人民生活暗無天日、毫無保障,過著不是人過的生活。

最為關鍵的還在於,你讓一些所謂的人回憶太祖時代的生活,他們會怎樣說呢?自然是,那個時代太美好了,太值得人懷念了。什麼?那個時代有這樣、那樣的毛病。首先,哪個時代沒有毛病呢?其次,那都是客觀原因造成的,如果沒有太祖的英明領導,情況只會更惡劣。

從這層意義上,在秦國的統治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民生活毫無保障。也就是後來漢帝國、或當時的叛亂勢力的口頭語罷了。

至於當時的人們,是怎樣看待當時的社會,肯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

秦朝的徭役真的很殘酷嗎——論陳勝吳廣為什麼敢起義反抗

秦帝國的社會狀態,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很難還原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秦帝國可以成為那個時代最強盛的國家,他對人力、物力、財力的利用,絕對是非常科學的。

如果,秦帝國的統治者,一點也不懂得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那它早就滅亡了,哪有機會一統天下呢?

從這層意義上,所謂秦帝國服徭役的結果,就是九死一生,恐怕只是源於政治宣傳。因為,秦帝國如果真的就這樣糟蹋人力,早就滅亡了。

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一個國家的強盛基礎,就是他有著足夠的人口基數。有著足夠的人口基數,就意味著他有著足夠的勞動力,有著足夠的兵源。如果一個國家,把老百姓當成一次消費品,一次徭役,就會讓人有九死一生的感覺,這個國家在諸侯紛爭的背景下,真能撐到最後?

更主要的是,如果秦帝國的滅亡,如果只是因為制度的殘暴。那為什麼陳勝振臂一呼,整個六國故地的老百姓紛紛響應他,而秦國故地的老百姓,為什麼沒有人響應陳勝呢?

如果說秦國的統治殘暴,是秦國滅亡的重要原因。秦國的老百姓,豈非更是「苦秦久矣」?

從這層意義上,秦帝國的滅亡,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秦國對六國故地鞭長莫及的結果。

秦帝國征服了廣闊的六國故地,但是,秦國在六國故地的統治,實際上是非常薄弱的。更多精彩,歡迎微信搜索:向歷史學智慧

首先,因為多年接受的教育,以及多年形成的利益聯繫,六國故地的居民,那種亡國的感覺,暫時是無法去除的。所以,陳勝振臂一呼,趙、魏、齊、燕、楚很快就復國了。

其次,以當時的生產力條件(相對落後的交通、媒介),想把帝國的統治意志,從咸陽貫徹到一個這樣遙遠的地方,相對是困難之極了。所以,六國故地發生叛亂後,秦帝國根本無法做出有效的、及時的反應。

在秦帝國中央政府內鬨激烈的背景下,六國故地自然開始用各種方式挑戰秦國的統治了。

在這種背景下,眾多不利於秦帝國統治的流言,肯定是四處傳播。最經典的就是,公子扶蘇仁慈、善良,卻被無辜殺害;始皇帝想讓公子扶蘇繼承皇位,但是趙高陰謀篡改遺詔,逼死了公子扶蘇。再經典點的就是,任由趙高、胡亥這樣胡折騰下,秦帝國實在太危險了。

這種流言,是一種技巧非常高的流言。因為表面上,這種流言,並沒有反對秦帝國的統治,相反還是站在秦帝國的立場上,發表憂國憂民的考慮;所以這種流言,自然容易引起秦帝國官員們的同情與認同。所以,這種流言,很快就傳播的滿世界都是。

在這種背景下,各種挑戰秦帝國權威的行為(比如,拒絕服徭役;比如到山裡、水裡當大王),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

一切是量變到質變的,最後,人們雖然還是拒絕服徭役,只是方式法變得有些激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休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 他是如何處置六國的皇帝們的?
為什麼說只有戰國時期才會出現百家爭鳴,百家爭鳴到底指的是什麼
春秋與戰國是憑什麼來劃分的?讓孩子看看,這才是真正的學歷史
秦丞相李斯死前向秦二世提出的「督責之術」是什麼政策?
被過度吹捧的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對秦國的改變與強大作用有限

TAG:文休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