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僧不娶女兒國國王的真實原因:不是不愛,而是不能愛

唐僧不娶女兒國國王的真實原因:不是不愛,而是不能愛

唐僧不娶女兒國國王的真實原因:不是不愛,而是不能愛

看《西遊記》的時候,讓很多CP黨最受傷的是唐僧不能跟女兒國國王在一起,而且這一對看似有情人的人,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不可能在一起。為什麼?因為,誰都知道和尚是不能娶親的,除非他還俗。而唐師父作為一代高僧,身負取經重任,又不可能為了女兒國國王長發留頭。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看起來像是常識一樣的規則——「和尚不能娶親」,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其實,在佛教的一開始並沒有這樣的規定。而且,即使是現在,有一些國家或者一些教派的和尚也是可以娶親的。那麼,為什麼《西遊記》里唐師父沒有娶女兒國國王呢?

唐僧不娶女兒國國王的真實原因:不是不愛,而是不能愛

我們都知道,佛教始創於2000多年前的印度,強調「禁欲主義」。根本精神在於戒律的尊嚴,以及佛弟子對戒律的遵守。佛教當中,我們最熟悉的大乘佛教有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都必須受持。

而這五戒當中有一戒就是「戒淫邪」,即使有這樣的清規戒律,和尚娶妻在歷朝歷代卻又都沒有杜絕過,甚至有的朝代甚至很普遍。南北朝時期,因為和尚結婚成風,和尚的老婆還因此有了專門的稱呼——「梵嫂」,小和尚則敬稱之為「師娘」。唐代,法律上雖然沒有禁止和尚結婚的條款,但在實行執行過程中,是不允許和尚娶妻的。到了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明確規定,道士與和尚都不許結婚。可是,接下的元朝,和尚又是被允許結婚生子的。

唐僧不娶女兒國國王的真實原因:不是不愛,而是不能愛

明朝也是明文禁止和尚娶妻的,而且是歷史上規定最嚴厲的時期,這大概與開國皇帝朱元璋本人是和尚出身有關。因為,當過和尚的朱元璋,對寺院僧侶的亂象可謂是非常清楚。朱元璋認為「萬惡淫為首」,很多社會亂象的源頭都是淫邪導致的。所以,當了皇帝的朱元璋在限制僧侶方面,頒布了非常嚴苛的法令。

明初,受元代風氣影響,僧尼戒律不嚴格,僧俗不分現象嚴重。針對僧徒居家娶妻蓄子的情況,明太祖詔令僧徒「有妻室願還俗者聽,願棄離(妻、子)者聽」。但之後如果再有類似的犯戒行為,則採取嚴厲的打擊態度,詔令以後僧尼「敢有不入叢林,仍前私有眷屬,潛在民間,被人告發到官或官府拿住,必梟首以示眾,容隱窩藏者流三千里」。接著,又出榜文公示天下:「僧有妻室者,許諸人捶辱之,更索取鈔五十錠,如無鈔者,打死勿論」。不管是誰,只要遇見有妻室的僧人,「許里甲鄰人擒拿赴官,循私容隱不拿者,發邊遠充軍」。

唐僧不娶女兒國國王的真實原因:不是不愛,而是不能愛

明成祖朱棣

一時間,偷偷娶妻的和尚變成了過街老鼠,只要稍不小心就會被打死。即便花了一筆錢,留下了活命,也要被削去做和尚的資格,趕出寺院。後來朱棣當皇帝時,進一步加重了對和尚娶妻的打擊力度,規定「有違者殺」。這是中國司法史上對和尚近女色行為,最為嚴厲的處罰手段。

剛才說了這麼多,似乎和尚不能娶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仔細想想這些對於和尚遠離女色的規定和限制,都是政府制定的,並非佛教內部的規定。那麼,佛教自身對於這件事情到底怎麼看呢?

唐僧不娶女兒國國王的真實原因:不是不愛,而是不能愛

從佛學角度來看,佛教在創立之初並沒有明確規定一定要戒女色。但是,因為佛教講究禁慾,所以,一直以來在佛教內部有一種默認的規則,僧人如果娶妻近酒色,不守戒規,難以修成正果。在這種說法的影響下,立志得道成佛的僧人便自覺選擇拋妻別子,甚至終身不娶,凈身出家修行。慢慢的,這種自覺自愿的、出於「六根清凈」而不近女色的行為,就演變成了佛教的一條「戒律」。而統治階級出於維護宗教倫理、社會秩序的考慮,便會出來干涉僧人「娶妻」、「近色」行為。

唐僧不娶女兒國國王的真實原因:不是不愛,而是不能愛

所以,也就可以明白為什麼《西遊記》中的唐僧視「原陽」比性命還重要,因為他的認知里保住原陽就是保住了修行,就能夠早一天修成正果。儘管,他內心可能也曾經因為女兒國國王而波動過,但是,相比於他終身追求的取經大業來說,紅塵往事只是一場夢。而對於統治階級來講,僧侶們能不能成正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需要你們這條戒律來維護秩序。吳承恩當然也很明白這一點,所以唐師父和女兒國國王終究是不能在一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