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印度與其東北部有著怎樣的歷史,為何不願幫助該地區發展?

印度與其東北部有著怎樣的歷史,為何不願幫助該地區發展?

印度的東北地區與印度本土之間存在著以下幾大特點:一、東北地區歷史上是一些獨立的國家,有著各自的歷史。被英國殖民征服後併入印度,印度接手英國後,把這地區也接收了。這一地區因此被迫成為印度的領土。

二、該地區的人種大多數都是黃種人,與北邊的中國人,東邊的緬甸人一樣。與黑白混血的印度人完全不一樣。所以從種族結構上看,印度東北的種族與印度完全不一樣。

三、在種姓等級森嚴的印度人中,不論高種姓,還是低種姓,甚至連賤民,都不認同東北地區的人是他們同胞,甚至排斥他們。

四、東北地區由於印度歷史上從來就沒有征服過這裡,所以這裡的文化與印度本土也完全不一樣。

五、印度東北與本土之間的地理聯繫只有一條非常狹窄的走廊地帶,聯繫性非常薄弱。

由於以上歷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印度東北地區的人對印度並沒有國家認同。印度獨立之初,該地區的一些政權就極力想獨立,只因被印度武力威脅,才被迫加入印度聯邦。但謀求獨立之心從未改變。

印度建國之初,對東北地區曾就強制同化、漸進整合、分而治之等手段進行討論,最後實行了「尼赫魯主義」路線,即尊重民族多樣性,給予各民族自主權。但對於該地區的發展卻幾乎沒有投入。所以,這一地區對印度的寬容政策並不感激,對印度的認同並沒有增強。尼赫魯的漸進整合手段沒有效果。

1962年印度在戰爭中慘敗之後,尼赫魯威望掃地,內部矛盾加劇,一些地區分離運動興起,東北地區對印度的認同更加淡薄。印度開始對東北地區採取強制同化手段,不僅派駐大量軍隊進行管控,還強制在這一地區直接設制行政機構,直接派官員進行治理。

這種強硬的手段進一步加劇了雙方的矛盾,一些民族開始建立武裝來反抗,只不過這些武裝都難成氣侯。但是印度也進入了一條死胡同。越打壓,反彈越大,越是離心離德。所以是採取強制也不行,不強制也不行。只能暫時采以強制手段壓制。

在缺乏認同的前提下,如果想增加認同,必然要發展當地經濟,改善當地的生活。但是印度又怕當地經濟發展了,實力一起來,翅膀硬了又開始鬧獨立,到時獨立的能力就更強。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令印度非常恐懼的就是中國的發展。中國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改善,那些曾經跑的印度、緬甸等國家的中國人都爭著回國。中國的發展已經對西南周邊的民族產生吸引力與向心力。

雖然印度對東北地區採取封閉式管理,完全限制中國的商業活動,甚至不允許中國人進入。但這樣一來,東北的落後越來改變,落後不改變,他們對印度的認同就越低。富庶的中國對他們吸引力就越強。

總而言之,印度對東北地區是軟的不行,硬的也不行,發展也不行,不發展也不行,開放也不行,封閉也不行。在無計可施,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就只能繼續採取強制手段壓制,控制一天是一天。一旦印度力量不行了,這一地區一定會像蘇聯的波羅的海三國那樣,成為分裂的開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權璟略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為何對外國人常常比本國人熱情?是怎樣的歷史原因造成的?
近代西方列強所侵佔領土均已收回,唯此國一寸未能收回,為何?
抗戰期間,巷戰打日寇最有效,為何不多打巷戰,卻老打陣地戰?
韓國人驕傲的歷史人物中,無人能及這兩位中國古代朝鮮族人
兩千多年前一太監對匈奴單于講了一番話,竟在今俄羅斯身上應驗

TAG:權璟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