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孫儷攜《那年花開》回歸,「大女主戲」扎推後靠什麼類型劇逆襲?

孫儷攜《那年花開》回歸,「大女主戲」扎推後靠什麼類型劇逆襲?

文|張玉涵編輯|朴芳

時隔2年,孫儷繼《羋月傳》後再次攜大女主戲《那年花開月正圓》回歸銀幕,從秦國女政治家羋月變身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但「娘娘」的電視號召力仍然不減當年。

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首播收視率雙台破一,東方衛視最高收視更是已經破2,上映幾天騰訊視頻獨家播放量13.5億,豆瓣評分從最初7.8上升到8.5。「吳聘身亡」、「周瑩守寡,撐起吳家」等也成為了觀眾關注的熱點。從整體數據來看,這部劇可謂收視口碑雙豐收,但因為題材和類型的原因,並沒有掀起太大的話題熱度。

作為孫儷的第三部「大女主戲」,在播出前就備受觀眾期待。自《後宮甄嬛傳》大火後,以演技著稱的孫儷並不像當紅小花一樣霸屏全年以數量取勝,而是在每部戲中投入巨大精力,拍攝周期在半年以上,所以這樣的劇在播出前就容易被冠上「品質大劇」的標籤,但播出後能否「名副其實」,還有待觀眾的評判。

可以看出,從現象級電視劇《後宮甄嬛傳》到全民熱議的《羋月傳》,雖然收視和播放量依然遙遙領先,成為年度劇王,但口碑和影響力卻是大幅度下滑,《羋月傳》中劇情不合邏輯,服飾艷俗粗糙等被各種吐槽,原班人馬也無法再次複製成功。

《那年花開月正圓》從目前播出來看,原創劇本、演員演技、服裝道具場景等方面還不錯,但劇情又是女強人設定,從放浪不羈的少女逆襲為成熟大氣的女商人,同時再穿插幾段至關重要的戀情。

除正在播出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外,也還有眾多「大女主戲」即將播出,同類型題材競爭激烈,那麼被霸屏的「大女主戲」要靠什麼來拯救呢?「大男主戲」將會是新潮流嗎?現實題材劇將會是電視劇市場的新風標?

孫儷開創「大女主戲」盛世,當紅女明星挑大樑的劇都能火?

不知何時,國產電視劇的集數從普遍的30多集「噌噌」上漲到50、60集,與此同時,電視劇表現的主要人物從男性變成了女性,其中孫儷的《後宮甄嬛傳》可以說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這部劇的成功以及在國內外帶來的影響力,更是推動了「大女主戲」這些年的火熱。

「大女主戲」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根據劇名、演員、故事情節還是比較容易判斷,當女主角是整部劇的核心人物,劇情全部圍繞這個人物展開,增加諸如愛情、成長、爭鬥、謀權、親情、友情等元素。除了孫儷的大女主戲外,當紅明星和小花近幾年也有不少類似作品,關注度絲毫不低,然而大多都會被吐槽「瑪麗蘇」。

縱觀以上舉例的大女主戲,展現的就是女主從籍籍無名到「功成名就」的成長過程,女主涉及的職業有女官、女皇帝、女醫、皇后、女將軍。雖然以女性勵志為主題,但女主的成長從來都離不開男一的扶持、男二的犧牲,甚至男三、男四的幫助。所以與其說是女主波瀾壯闊的成長史,不如說是女主的戀愛桃花史。

從劇中可以明顯看出,男主對女主的成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組不同的CP是「大女主戲」吸引觀眾的必用招數。而且這些劇的女主總要與皇上或者位高權重的人產生感情,彰顯家國天下、黎民百姓的宏觀格局,但實際卻是談情說愛中順便辦點「正事」。

但這些模式並不是屢試不爽,經過這幾年的「轟炸」,觀眾對「大女主戲」也漸漸產生了「免疫力」,可以看到批評演技差和劇情爛俗的觀眾不在少數。

一方面是口碑的下滑,而另一方面則是居高不下的關注度,為了迎合電視劇市場的選擇,一大批新的「大女主戲」又被提上日程,流量小花紛紛挑起大梁出演女主戲,各種「天下」、「皇后」劇名讓人看花了眼。

這些新劇也會在今年、明年和觀眾陸續見面,不同女明星的大劇自然會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感覺,但這些劇能擺脫瑪麗蘇套路嗎?是真正的女性成長大戲,還是披著勵志外衣的愛情劇?劇情有沒有注水,演員演技是否到位,服化道是否良心?這些問題依然要打一個問號。

不過,像周迅這樣的電影大咖也參與到「大女主戲」的競爭中,這確實如孫儷所說,「現在迎來了女演員最好的時代」。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這些扎推的劇會不會引起觀眾審美疲勞,甚至是反感呢?似乎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

大女主戲扎堆,即將播出的男主戲更有前途?

隨著女性觀眾成為觀劇主力軍,加上電視劇投入資本越來越大,集數不斷增長的女主劇成為電視劇市場的趨勢,隨著而來的就是女演員的高片酬。孫儷出演《羋月傳》時單集片酬已達85萬,此次《那年花開月正圓》片酬總額達6000萬。同樣,周迅的《如懿傳》總片酬高達9000萬,根據90集的長度,單集片酬100萬左右,這已在業內樹立了新高度。

層出不窮的女主戲引發新思考,只有女主戲才能獲得高收視和高流量嗎?答案似乎並不是。以2015年的《琅琊榜》為例,獲獎無數並且出口國外,得到了眾多好評,豆瓣上近20萬觀眾打出了9.1的分數,男主戲的影響力也可以完全不輸《後宮甄嬛傳》。

但最近幾年,大男主戲的影響力日漸式微,並沒有很多大火的劇。但今夏網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以66億播放量,8.1的豆瓣評分收官,似乎也預示著優質的男主戲依然受到觀眾喜愛,同時有許多大男主戲也在拍攝中或即將上映。

從上表所列劇目依然可以看出這些劇前期熱度和大女主戲仍然有差距,但對於電視劇市場來說,單純的「大女主戲」其實是一種影視扁平化的扭曲現象,確實需要不同類型的劇來換換觀眾的口味。但這些「大男主戲」也並不一定能夠成功,因為不管從女性視角還是男性意識出發,觀眾真正想看的都是能夠講好故事、且有品質的劇。

從《人民的名義》到《我的前半生》,現實題材劇受追捧

不管是「大女主戲」還是「大男主戲」,題材都偏向古裝或者架空、玄幻,但類似的背景與現實生活相距甚遠,劇情難以直指人心產生共鳴。從今年的電視劇市場來看,《人民的名義》、《歡樂頌2》、《我的前半生》等現實題材劇反而得到了更多關注,引發全民討論。

其中《人民的名義》最高收視率破8,創下近十年國內電視劇史最高紀錄,豆瓣評分8.3,網路播放量突破210億。這部沒有小鮮肉也沒有人氣小花的主旋律正劇能取得這種成績,靠的是對社會現實的全面展現,以及老戲骨對優質故事的細節把握,所以才能成為一部新的現象級電視劇。

同樣,像《歡樂頌》、《我的前半生》等都市情感劇的火熱,也是因為它們瞄準了現代都市生活的焦慮和問題,「年輕人在大城市的壓力」、「全職太太的情感危機」等也是觀眾想要去探討的話題,觀眾願意通過影視劇去看到更多面的現實生活,反映現代人的思想變遷。

從今年白玉蘭獎的評選中也可以看出,現實主義作品大獲全勝,而IP、古裝題材備受冷落。以《雞毛飛上天》、《中國式關係》、《好傢夥》等獲獎電視劇來看,現實題材有更大的影響力和時代意義。白玉蘭獎電視劇單元評委會主席毛衛寧也說道,「希望我們的作品,尤其是現實作品應該重新關注公共生活,通過反應中國人的生活本身,來表現中國的社會。」

總的來說,批量生產的「大女主戲」也好,蓄勢待發的「大男主戲」也罷,要知道套路化、模式化的瑪麗蘇、傑克蘇早已被觀眾厭棄,並且指望單純用IP+明星的陣容打造大劇的模式也已行不通。希望這些大劇們還是要用心去打造,「大女主戲」不要扎推,「大男主戲」也別急於求成,終歸要相信,是好劇總會發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票房透視鏡 的精彩文章:

復盤《中國有嘻哈》霸屏,頭部內容小聚焦換來流量口碑大爆破?
網路電影票房公開成為現實,行業的「不透明」終將成為歷史
到處都在搶人和砸錢,大魚號卻為創作者走心了
影視公司紛紛入局,漫改劇會是IP改編的下一個風口嗎?
快男十年,終於走到了黃昏

TAG:票房透視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