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患上大腸癌身體會有5個反應,這4類人更要注意了!

患上大腸癌身體會有5個反應,這4類人更要注意了!

由於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飲食習慣發生很大的變化,大家都知道排便需要腸壁保持一定張力,但人們吃的東西大多是高蛋白、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人體消化這些食物後,殘渣很少,這樣大便次數就會減少。同時蛋白質、脂肪的分解產物中含有的致癌物要比纖維素高得多,作用於腸黏膜時間又長,從而更容易誘發癌變!

那什麼人更易患大腸癌?

患大腸息肉的病人,息肉有增生性和腺瘤性這2類,而腺瘤性的息肉患者更容易癌變發展為大腸癌,特別是直徑已經大於1cm的腺瘤發病率最高。

有大腸癌家族史或者有大腸息肉家族史的直系親屬,發生大腸癌的幾率要比無家族史的人高出數倍,這可能與遺傳基因以及相同的飲食習慣有一定的關係。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這類人發生癌變要比普通人到5-10倍,建議每年接受腸鏡檢查,可早期發現腸癌。

膽囊切除的病人,臨床調查發現膽囊切除術後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要比未切除的人要高,膽囊被切除後,膽汁就會直接進入腸道產生次級膽汁酸,同時在腸道細菌的作用轉變為具有較強致癌作用的甲基膽蒽,使得大腸癌發病率升高。

患上大腸癌後,身體會有5個反應

腹脹、腹痛,位置集中在中下腹部,大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逐漸加重的趨勢;便血,血色大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一般是血便分離;貧血,長期貧血的人要注意;排便次數和習慣發生了改變,如還伴隨便秘或腹瀉,則很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腹部出現腫塊,大多出現於大腸癌的中晚期了。

一旦出現以上這些信號就要及時檢查,也能在早期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還有患大腸炎、腸息肉的病人要時刻注意,雖說不能證明腸炎、腸息肉一定會發展為大腸癌,但大多數大腸癌的患者在患癌之前基本都有腸炎、腸息肉這些慢性病,因此要保護好自己的腸道。

大腸癌的發病原因包括遺傳、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等,有些因素是我們無法避免和改變的,但大腸癌是屬於生活方式的疾病,尤其是改善飲食習慣對於預防和治療大腸癌是很重要的。

大腸炎、腸息肉、大腸癌的患者都需要改善飲食結構,少吃或不吃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食物,包括豬油、肥肉、動物內臟等,腌制的食物也盡量少吃,含有亞硝酸鹽致癌物質,食用後對病情極為不利。

同時應該多吃一些防癌抗癌的健康食物:姬松茸、蘆筍、枸杞子、大豆、魔芋等。不過食物調理需要大量的吃,並且還要堅持很長時間,在這裡推薦一個出自《千金方》的食療,也是利用這些食物合理搭配進行煎煮。

將姬松茸20g、蘆筍20g、大豆10g、枸杞子10g、魔芋粉2g、白砂糖少許。洗乾淨後放入鍋中加水,煎煮半個小時後出鍋,每天喝湯水3次。姬松茸、蘆筍、枸杞子等食物的藥用價值已經得到臨床驗證,目前也已經廣泛用於生命健康領域。

如果嫌麻煩的,或者想要直接快速調理,可以喝這些食材經過發酵提純後得到的液體,在網上都有相關的姬松茸蘆筍益生菌發酵飲品,增強了有效成分的功效,也更易被人體所吸收。

藥效作用:

姬松茸富含甘露聚糖、多糖等物質都是抗腫瘤成分,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使異常細胞正常化。姬松茸對大多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蘆筍中含有豐富的核酸、微量元素硒、天門冬醯胺等,這些物質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生長和癌細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對人體癌細胞形成生化障礙,從而阻止癌細胞的生長、增殖和浸潤。

枸杞子含枸杞多糖,能抑制腫瘤生長和細胞突變;同時大腸癌的病人食用枸杞子能增強免疫力,改善體質。

大豆富含肌醇磷酸酶、豆固醇、蛋白酶抑制素、皂苷、異黃酮等多種防癌抗癌物質;豆固醇在腸道吸收膽固醇分解的膽汁酸,不僅可以抑制結腸癌,而且對心臟病也有好處。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腸癌 的精彩文章:

一旦出現5大表現癥狀,都應該提高警惕大腸癌發生!
大腸癌的高危人群有這些,來看看你在不在其中?
轉移大腸癌精準醫療 早期發現提高疾病控制率
研究揭示微生物影響大腸癌患者化療效果分子機制
我國南方高發大腸癌,患過腸息肉是高危人群

TAG:大腸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