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產婦跳樓事件」:不是這世間所有的痛,都能被人感同身受
以前聽曹雲金的相聲里說,醫學上把疼痛分12級,被蚊子叮是1級痛,生孩子是12級,那麼第13級的痛就是生孩子時被蚊子叮。
笑話中的輕描淡寫,在現實中卻是痛徹心扉。「榆林產婦跳樓事件」中,產婦馬某某面臨的,就是這樣一種痛苦還要加上絕望的局面。可能正是這種痛苦和絕望,讓她最終用跳樓的方式,做出了最無奈也是最慘烈的選擇,也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什麼叫痛不欲生。
而和以往的諸多社會事件一樣,這起事件也同樣遭遇到「羅生門」的怪圈,引發了撕裂性的爭議,家屬和醫院各執一詞,媒體和民眾各自選邊。因為沒有全知全能的視角,作為一名評論人員,我覺得不能妄加斷言,我只是默默地看了事件的視頻,也注意到榆林市衛計局公布的調查結果:1.該產婦入院診斷明確、產前告知手續完善、診療措施合理、搶救過程符合診療規範要求。2.此次產婦跳樓事件,暴露出了醫院相關工作人員防範突發事件的意識不強,監護不到位等問題。與此同時,家屬與衛計局還都在尋找目擊者。
正應了那句話:「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在這起事件中,家屬和醫院肯定不能說沒有責任,但我想也未必就像網路輿論上說的那麼渣、那麼壞,我想,他們也未必會想到、也一定不願看到這樣一個結果。在我看來,這更可能是無知和無奈的交織,讓他們在這場悲劇面前無能為力,手足無措。
對於家屬來說,可能因其丈夫沒有經驗,而婆婆和媽媽又可能囿於固有的經驗:女人生孩子哪有不痛的?當然,也可能會有經濟花費、懷第二胎等種種的利害考量;對於醫院來說,一來可能是見慣了這樣的疼痛,二來也是擔心會遇到「醫鬧」的糾纏,所以雙方在產婦的疼痛面前,都採取了觀望、等待的態度。他們可能誰也沒有想到,後果會是如此嚴重,對於產婦的疼痛,他們未必是置若罔聞,可能只是未能感同身受。
我注意到在視頻中,一個同為女人的觀者,在目睹了產婦疼痛難忍的下跪或下蹲的場面之後,居然還面帶著微笑離開,我想這未必是她的冷漠無情,也許只是習以為常。真的,不是這世間所有的痛,都能被人感同身受。
聽說墨西哥印第安人的習俗中,丈夫要在妻子生產時坐於棚頂架上。妻子手攥繩索,另一端綁著丈夫的睾丸。當產痛來臨,妻子下意識地拚命拉緊繩子,丈夫則隨時切身體會著妻子所遭受的痛苦。我想,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對他人的痛有如此深刻的感知,那麼很多悲劇也許都不會發生。就像在這起事件中,如果丈夫能夠切身感受到妻子的疼痛,自然不會不同意妻子的要求,而婆婆心疼自己的兒子,恐怕也不得不答應讓兒媳剖腹產;至於醫生也一樣,只有「痛著你的痛」,才能夠「悲傷著你的悲傷」。
這當然是沉痛且無奈的戲言,對於「產婦跳樓事件」,我們要釐清責任,更要汲取教訓。比如在今後的類似事件中,如何理順家屬簽字與本人同意之間的矛盾、如何讓醫院能夠放心大膽地對病患進行施救;如何能夠在更安全的情況下讓「無痛分娩」更普及;如何讓公眾對分娩的常識和誤區更了解;如何能夠加強對病患心理和行為的監護;尤其在產婦的心理上,更要充分考量有沒有抑鬱的可能……不要讓一些「看不見的殺手」,無形之中奪走我們原本脆弱的生命。
在這裡,我更想談談能力與苦痛的關係。正如王小波所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我們只有勉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盡量遠離痛苦。比如我們可以有能力選擇自己的婚姻和事業,從而不會被混蛋的家庭和操蛋的單位所束縛;比如我們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對很多事物能夠有一個科學的認知,也就不會因為愚昧而做出錯誤的選擇;比如我們可以有能力選擇更好的醫院學校、更好的生活環境,讓我們可以更少地陷入一些無奈的選擇、被動的局面、糟糕的結局……
至少,我們也要有忍受苦痛的能力。「有何意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很多事情,當時看來烏雲壓城,再回頭時,卻往往雲淡風輕。這就是時間的力量,如果我們不能在時間中變得強大,至少,要讓強大的時間幫我們把苦痛淡化。
在這苦痛與希望並存的世間,時間或許是我們的地獄,但時間也會是我們的天堂。一切,都在我們的一念之間,一切,也都在我們的一身修為。
也許,你還可以看看——
點擊展開全文
TAG:靜扯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