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找到了!把原本生機勃勃的火星變成一片荒涼,罪魁禍首就是它
無論是出於對地外生命的幻想,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我們的鄰居,火星總是匯聚著大量科學家和普通民眾的目光。與地球相比,這顆行星的大氣層顯得過於稀薄。火星大氣的96%都是二氧化碳,它的密度甚至不及地球大氣的1%。如此薄弱的保護層,營造出火星乾燥、嚴寒的環境,也杜絕了液態水大量存在的可能性。
然而,隨著一顆顆探索火星的探測器陸續升空、大量火星表面的照片及採樣數據返回實驗室,我們逐漸發現,火星的氣候環境在46億年的演化歷程中發生過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明確證據表明,早期火星曾是一顆有著廣闊海洋的溫潤星球。伴隨這一結論而來的,是一系列關於火星的疑團。為什麼大量液態水可以存在於如此嚴苛的環境中?難道說,火星也曾擁有濃密大氣層的保護?如果這樣,火星的大氣層又是怎樣消失的?
代替我們拜訪火星、尋找火星大氣演化線索的,是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探測器。2013年11月,MAVEN探測器在從佛羅里達州升空。經過近一年的旅程,MAVEN進入火星軌道,在對火星高層大氣的探測過程中,逐步揭開了火星大氣的演化史。
研究人員發現,火星大氣正以兩種主要的途徑向太空逃逸。當太陽發出的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即太陽風)吹向火星大氣,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可能與大氣中的分子發生碰撞。碰撞的結果是,氣體分子丟失電子,成為帶正電荷的離子。這時,太陽風帶來的電場使離子加速,逃離火星大氣。該過程稱作離子逃逸,對於MAVEN,這也是最容易定量統計的逃逸機制。
顯然,大氣逃逸速率都取決於一個條件——太陽風的強度。當太陽風暴出現時,火星大氣消失得更快。現階段,太陽風暴出現的頻率並不高,但在太陽系早期階段,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早期太陽活動更加劇烈,太陽風暴的頻率和強度都遠高於現在。因此,一個合理的推測應運而生:在生命初期,火星很可能也是一顆由濃密大氣包裹的溫暖行星,但由於早期太陽風暴更強,而火星較弱的磁場也不足以對大氣層構成有效保護,最終海洋與濃厚的大氣層一同從這顆星球上消失了。
火星的氣候環境過去46億年里,發生過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位素證據
經過MAVEN的初步探測,科學家對火星早期的大氣層作出了一個看上去合理的推測,但仍然缺乏確鑿證據。在《科學》(Science)的一篇論文中,通過從MAVEN獲取的氬同位素數據,論文作者Jakosky團隊最終定量證明了火星演化過程中大氣層的變化。
在這項研究中,早期火星大氣的去處得到了證實。此前,一些人認為,曾經濃厚的大氣二氧化碳層並沒有離開火星,而是大量儲存在淺層的碳酸鹽岩層或是極地的冰蓋中。在論文中,Jakosky對這一觀點予以反駁。根據MAVEN獲取的一系列數據,與逃逸至太空的二氧化碳相比,埋藏在岩石中的二氧化碳只佔了一小部分,而冰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更是微乎其微。
因此,在過去40多億年間,火星經歷了一段不可逆的氣候變化:當構建大氣層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消逝在深邃的宇宙中,火星就再也不可能依靠自身的演變,恢復這一段溫暖濕潤的時期。
所以,相比於期待移民火星,或許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頭頂的大氣層,以及它帶來的宜居世界。
※孫殿英盜乾隆墓未成功的真正原因:乾隆出來堵住了墓門
※《聖經》中創造萬物的上帝,原來是這些人
※書接上文-騙子的最高境界-騙術太高逆襲成為FBI反詐騙專家(2)
※這個騙子偽裝飛行員、醫生、律師,最後成為FBI反詐騙專家
※英國第一位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嫁人原來是因為他
TAG:軟硬兼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