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某型戰機突破100架,飛行員不夠用了,尷尬

中國某型戰機突破100架,飛行員不夠用了,尷尬

「進攻型」戰鬥機的稱號可不是所有戰機都能用的。舉個例子,殲-10C這型3.5代戰鬥機雖然很是先進,卻沒有徹底脫離國土防空型殲擊機的範疇,因為它的載彈量、作戰半徑等,都是基於國土上空作戰設計的。「進攻型」戰鬥機還必須具備對空、對地(對海)精確打擊能力,純粹的制空型戰機仍是防守型戰機。所以在殲-16多用途3.5代重型戰機出現前,中國空軍嚴格來說只有70多架蘇-30MKK戰機是進攻型戰機。好在,現在隨著殲-16的批量裝備,這一數字已經突破了100架。

殲-11A、殲-11B戰機都只具備空戰能力,屬於防守型戰機。

應該說,自從2002年引進首批蘇-30MKK雙重任務戰鬥機後,中國空軍才有了打造進攻型戰略軍種的物質基礎。因為蘇-30MKK戰鬥機是按照中國空軍要求設計的,作戰半徑足以飛出第一島鏈很遠,還能空中加油。載彈量也是蘇-27全系列戰機中最大的,最多超過9噸,比老款轟-6轟炸機還能帶彈。

可惜蘇-30MKK戰機引進總數也不到80架,導致中國空軍裝備該型機的4個航空兵團都不能滿編(24架),甚至每個團裝備數量還不到20架。這一狀況不但導致空軍進攻型戰機數量很是不足,也直接導致駕駛進攻型戰機飛行員的數量,源源不如駕駛純制空型戰機飛行員的數量多。按照一般戰機與飛行員1:1.5的比例計算,雙座蘇-30飛行員數量可能就200來人,而制空型戰機飛行員要超過3000人。

蘇-30MKK戰機飛行員遠洋訓練經驗要比其他戰機飛行員多。

在10多年間只有70多架蘇-30MKK雙重任務戰機時,飛行員數量不多的問題還不是特別突出。但自殲-16多用途重型戰機服役後,這個問題立刻就變得緊迫起來。殲-16戰機的進攻性比蘇-30MKK更加強烈,它就是按照多用途、遠空作戰等原則設計的。殲-16的對空、對地、對海精確打擊子系統由機載數據鏈聯為一體,各種信息彙集到機載中央處理器,由飛行員讀取判斷後,在分發回各個子系統。

所以,殲-16戰機的多用途功能可以同步,或者有邏輯性地(自主排出優先接戰序列)作用出來,而不像蘇-30MKK戰機那樣,對空、對地能力分屬相對獨立的兩個系統,兩種任務之間的切換比較複雜,機載系統不能輔助進行戰鬥決策,非常考驗飛行員的實戰判斷力。

殲-16戰機5機編隊飛行。

簡單來說,就是殲-16戰機因為採取多用途戰機原則設計,可以在實戰中根據戰場態勢變化,比較自如地在對空、對地作戰模式之間來回切換,以應對處在優先序列的作戰任務。而且殲-16戰機的作戰半徑、載彈量比蘇-30MKK戰機還大,可能分別位約1600公里、12噸。在進攻型任務中,該型戰機可以比較輕鬆地飛出第一島鏈,或者飛到南亞次大陸、中亞等地區。

軍事論壇的消息顯示,殲-16戰機目前裝備數量已接近50架,明年有望突破100架。加上現有70多架蘇-30MKK戰機,明年中國空軍進攻型戰機或達到200架。因為都是雙座戰機,所以需要約600名飛行員。

西部戰區空軍這支殲-11A戰機部隊,可能在首批換裝殲-16戰機部隊之列。

目前看來,中國空軍並沒有死守4個裝備蘇-30MKK戰機的部隊去培養新飛行員,而是將裝備殲-11戰機的部隊也列入首批換裝行列。那麼這些部隊的飛行員就要經歷艱難轉型了,因為他們可能精於空戰,卻對對地精確打擊完全陌生,對實際任務中對空、對地模式隨機切換應該更加沒多少概念。

也就是說,換裝殲-16戰機的空軍飛行員們,要幾乎整個的換「腦子」,才能充分發揮戰機「進攻性、多用途」綜合性能。所以這些部隊全面形成戰鬥力的時間,恐怕不會太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空微讀 的精彩文章:

2017,航空發動機創新技術
退役飛機用途大揭秘
沒有機務人才,航空公司一切都歸零

TAG:航空微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