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黃賓虹「勾勒」和「點皴」的畫理內涵,太極筆法,極其到位!

黃賓虹「勾勒」和「點皴」的畫理內涵,太極筆法,極其到位!

黃賓虹 畫作

黃賓虹曾說:

「觀古名畫。必鉤其丘壑輪廓。至於設色皴法。不甚留意。有索觀者。強而出之。見者輒避去不復談,而鄙人不自暇逸也。」

黃賓虹有這樣一批畫作,

他一生中勾畫了大量此類作品,

但此前卻一直沒有受到學界足夠的重視。

此類畫稿對黃賓虹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這些畫稿是理解黃賓虹畫學、黃賓虹晚年變法的一個重要楔入點。

這些畫稿便是黃賓虹大量存世的「勾古畫稿」:

擬古山水冊

所謂「勾古畫稿」,就是黃賓虹在觀畫讀畫的過程中,將古畫的山水輪廓用很簡煉的線條,逸筆草草地勾勒下來,而不留意其設色和皴法。

是用他所說「太極筆法」勾勒而成。這種畫法體現出了黃賓虹對中國畫史的「通史性」檢討,從中可以看出他對中國畫「回歸原點」把握和反思。

用筆程序圖

這是一種很特殊的「作品」,和他的臨古、仿古作品相比,從幅式上看,這些勾古作品是「微縮」的,比原作都小多了,在縱橫比例上也不嚴格遵從原作,甚至還有「合幅式」,即將兩幅畫合為一幅。此類畫作更像畫稿,而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速臨」、「縮臨」作品。

臨王維山水

黃賓虹的這些勾古畫稿有相當多的是完成於1925至1948年這二十多年間。而這二十多年中的後十年,是黃賓虹去北平鑒定故宮藏畫,因戰爭滯留北平的十年,從黃賓虹的藝術進程分期來說,這二十多年——特別是這二十幾年中的後十年,是他面壁求破的十年。

臨曹知白山水

浙江博物館所編的《畫之大者》將1925—1948後定為黃賓虹藝術歷程的中期,所收這個時期的作品,絕大多數是勾古畫稿和寫生稿,而完整的作品則佔少數。這也提示出在九秩變法前,黃賓虹是如何以這種特殊的勾古畫法參悟傳統,思考畫史,求脫求變的。

臨趙孟頫山水

1945年11月16日,黃賓虹在致傅雷的信中說:

拙筆所存舊作以法北宋為多,黝黑而繁,近習歐畫者頗多喜之。然中國畫仍當以元人為極則。惟明人太剛,清代太柔,皆因未從北宋築基也。此後有純線條之拙筆一種,當奉教。竅以為可成個人面目,尚未敢信。多收藏古畫者亦許可。

這裡雖沒有談到「勾古畫法」,但是從「純線條之拙筆一種」的說法中,我們可以推測,其面目應該是和勾古畫稿同類的。最為重要的是他認為這種畫法「可成個人面目」。

臨大小米山水

1948年他又在致朱峴英的信中說:

近悟於古迹與游山寫稿,融會一片,自立面目,漸覺成就可期,然全以筆墨用功為要。此中正軌,寰宇中認識之者已不乏人,共勉力可也。

從黃賓虹對傅雷和朱峴英說的話中都透出一個消息,那就是黃賓虹認為可以從「勾古畫法」自立個人面目的。

武夷山寫生

我們知道,八十多歲的黃賓虹其實才真正著手建構自己的畫風,簡單地說,他晚年變法有兩個重要的直接來源,那就是勾古畫稿和寫生稿。

棲霞嶺下

我們認為他晚年作品是以勾勒立定骨格,以點皴達到「渾厚華滋」,他將這幾個最基本的繪畫形式元素髮揮到了極高水平。

臨馬遠溪山漁父

黃賓虹的勾古畫法中運用的繪畫形式元素就僅僅是點和線。

他在《畫法簡言》的「太極圖」中除了強調太極圖中一勾一勒和中間的「S」形線這三根線,還於太極圖中的「點」也有闡發,他在釋語中說:「一小點,有鋒有腰有筆根。」

《畫法簡言》

其實,黃賓虹正是以此為起點建立他的繪畫筆法體系的;他也曾以此為標準,對明清以來畫史作了深入檢討。

臨蕭雲從山水

簡單地說,黃賓虹畫畫,先以類似勾古畫法筆法打稿,然後再以他說的「有鋒、有腰、有筆根」的點子加皴,層層而加,以緻密厚。他沒有從董其昌的「兼皴帶染」及其後學「變皴為擦」發展下去,而是回歸到具有「原點」意義的「點」和「一勾一勒」。

鳴黃山弦泉圖

其實,要理解黃賓虹的晚年變法,一定要理解這種「勾勒」和「點皴」的畫理內涵。

另外,黃賓虹畫的「渾厚華滋」、「密」、「黑」、「厚」還與他對宋人畫背陰山、夜山的感悟有關的,這一點他曾多次論述。

請看黃賓虹珍貴的手稿:

臨范寬山水

臨劉松年山水

臨黃公望山水

臨吳鎮山水

蜀合川寫生

山水寫生

山水寫生

山水寫生

山水寫生

青城寫生

黃山寫生

黃山寫生

衡州寫生

衡州寫生

圖文 |源於網路

編輯 | 漁公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歷代名家筆下的百鳥報春圖!
陳永鏘:筆尖是指尖神經末梢的延伸

TAG: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