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有人認為「先寶珠,後延平」?

為什麼有人認為「先寶珠,後延平」?

「 篤 學 清 正 」 盧 家 元

作者:張桂輝

盧家元(?-1835),字世美,號畏壘,清代福建南平人,出身於貧寒農家,兄弟四人,他排老二,靠耕田養家。盧家元聰明善學,自學成才。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中舉人,歷任黃安、雲夢、來鳳、利川、遂安知縣,調補宜昌分府。

盧家元官職不大,名氣不小,而且是才氣加正氣。古語有云:「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是,居官「勤慎清廉,邑人頌之」的盧家元,卻「家無中人之產」。在延平區茫盪鎮寶珠村的盧氏宗祠殿前,至今還高懸著一塊「篤學清正」的牌匾,紀念清道光年間官至宜昌分府的知府盧家元。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素有「高山明珠」「文化名村」之稱的寶珠村,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建省南平市茫盪山風景區西側,海拔800多米。村中雖然沒有神仙,但卻早已名聲在外。2002至2012年,我在南平市直機關工作期間,或是參加會議,或因另有公幹,曾經多次到過、住過寶珠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圖片來自網路

不久前的一天,我借回南平之機,再次來到寶珠村。雖說是「故地重遊」,卻也有「意外收穫」。伴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節拍,這個小山村的村容村貌,業已發生不小變化。短短半天踏訪,我對寶珠村,有了一些新印象。原來,這裡既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更有令人讚歎的人文底蘊。這是我以前不曾留心的。

寶珠村為盧氏聚居地,盧家元就出生在這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在該村所轄範圍內,有喬木、灌木混生的原始次生林3萬餘畝;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旅遊觀光資源頗為豐富。有資料表明,中國的古廊橋,主要分布在閩浙贛交界一帶山區,至今保存完好者,已為數不多。而寶珠村現存的就有三座。分別是:三峰橋、凌雲橋、接龍橋。央視《走遍中國》節目,曾經播放介紹過這幾座至今保留完好的古廊橋。除了古廊橋,村內還有臨水宮、越玉亭、賞桂軒、玉帶湖、天外天、森林浴等等多處名勝古迹、人文景觀。是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探訪名勝、休閑避暑的好去處。

寶珠村,全村不到200戶人家。稱「村子不大,歷史不短;人口不多,名人不少」。據《南平寶珠山盧氏家譜》記載,唐僖宗光啟元年(885),河北涿州人、車騎將軍盧珖隨王潮、王審知率光州、壽州部隊自河南入閩,因功封鎮閩將軍,居閩縣(今福州)。閩天德三年(945),南唐滅閩,盧珖裔孫盧甲元遷居寶珠,並在這裡繁衍生息、代代相傳,迄今已有千年歷史。因而,有人提出「先寶珠,後延平」的見解,認為這個村的歷史比南平市還長。

圖片來自網路

民諺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寶珠村自古重視教育,耕讀兼顧,人才輩出。自南宋末年盧濟仁考上進士後,寶珠村先後出過進士、舉人200餘人,官職最高的,當屬明代尚書盧仲春,另外還有知府、知縣、中書等。而當代寶珠村培養的博士、碩士、教授、高級經濟師等近300人,不愧是底蘊深厚的「文化名村」、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而在寶珠村諸多歷代名人中,篤學清正的盧家元,更是令我自嘆不如、由衷敬佩。

盧家元,「兄弟4人,三人均力耕,家元日俟兄弟往田,始抱書於鄉中凌雲洞苦讀。」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中舉人,乾隆六十年(1795),盧家元進京參加會試,被大挑一等分配到湖北任試用知縣。因其政績顯著,嘉慶三年(1798)調升知縣,歷任黃安、雲夢、來鳳、利川、遂安知縣,後又調升宜昌分府。濟蒼生,讓百姓安居樂業,是盧家元從政的奮鬥方向,終極目標。正因此,他深得百姓稱頌。

盧家元才氣橫溢、正氣凜然。他居官勤慎清廉,生平以名臣自許。道光八年(1828),湖北舉行鄉試,盧家元被選任為同考試官(相當於明清的副主考)。之後,被委派監督興修黃河防汛工程。他以年過花甲之軀,多次帶領下屬實地勘察,認真審定施工方案,並親自深入築堤工地現場,督促工期進展和工程質量,全身心投入到工程建設中。在他精心監管、用心敦促下修築而成的防洪大堤,質量良好,十分堅固不說,還節省白銀幾萬兩。有同事得知他家生活清苦,勸他把這些銀子寄回家去,盧家元堅稱:「既給月俸,則所余者系國家之物,概解大吏。」遂解繳余金巨萬,不料為上司瓜分。道光九年(1829),一身正氣的他,三上萬言書,舉告上司、抨擊時弊,慷慨陳詞、怒斥貪腐。

位卑未敢忘憂國。盧家元此舉,原本是難能可貴的。不料卻被朝廷以「位卑言高」為由,革職問罪,貶之出關——謫戍烏魯木齊。道光十一年(1831),家元座師、大學士朱珪病重,極力推薦,言簡意賅:「可惜一御史才謫戍邊疆。」道光十三年(1833),道光帝下詔特赦盧家元「位卑言高」之罪,並晉陞其為宜昌知府。就在盧家元準備赴任之際,其愛子勉卿不幸去世。盧家元悲痛不已,於是辭官還鄉。都說「三年清知府 ,十萬雪花銀」,可盧家元卻是「家無中人之產」。之後,他在龍溪、建甌書院講學,直到道光十五年(1835)病逝。

位卑言高,指職位低的人議論職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務。《孟子·萬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盧家元為官期間,筆耕不輟、業餘創作。在知縣任上,著有《畏壘集疑》(存於家中,未曾付梓);在宜昌府署著有《學庸集疑》《會源緒言》。他的才華,早被大學士朱珪所賞識。凡此種種,足以證明他是一個學富五車的「文官」,不可能不知道位卑言高也是罪的「古訓」。他之所以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朝廷上書,不是有意犯上,而是有心抗腐。折射出的是,無私無畏的氣節、憂國憂民的情懷。

盧家元的一生,從農夫到官員,雖然身份發生了變化,可心靈深處的平民情結卻不曾消失。正因此,他為官清正,居安思危,以貧為樂。這一點,從寶珠村盧家元故居——別駕第——中可以看出。別駕又稱通判、五品官。因其地位較高,出巡時不與刺史同車,別乘一車而名之。顧名思義,別駕無論哪方面,都應當有別於人。可是盧家元「別駕第」,卻是一座極為平常的民居,既逼仄,又簡陋,算得上是他從政幾十年留給後代的一張物化名片。

有道是,「政聲人去後,民意閑談中」。古往今來,大量事實表明,「民心是桿秤」。盧氏後人為紀念和傳頌盧家元,在始建於清康熙三年(1665)的寶珠村「盧氏宗祠」殿堂上,高懸一塊「篤學清正」的牌匾。篤學,所指是專心好學的意思。語出《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縱觀古今,矢志篤學不易,為官清正更難。盧家元都做到了,委實難能可貴。正所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注視著這塊高懸的牌匾,我心裡在想:這是眾望所歸,這是民心所向。對盧家元來說,既是恰如其分的讚譽,更是受之無愧的褒獎。

本文來源:閩北日報,張桂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夷新區微友匯 的精彩文章:

南平2017烙印,你是親歷者還是見證者?
南平市全市項目建設工作綜述:項目之花「開正艷」
南平仁愛醫院關於池某某死亡原因聲明
邵武要和武夷山、泰寧鬥地主,會出「王炸」嗎?
為了「玩」,南平也是蠻拼的!

TAG:武夷新區微友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