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讓英國首相艹豬贖公主的刷屏神劇又回來了,比前三季更高能

讓英國首相艹豬贖公主的刷屏神劇又回來了,比前三季更高能

黑鏡 第四季

導演: 托比·海恩斯 / 朱迪·福斯特 / 約翰·希爾寇特 / 蒂莫西·范·帕騰 / 大衛·斯雷德 / 柯爾姆·麥卡錫

編劇: 查理·布魯克 / William Bridges

主演: 傑西·普萊蒙 / 克里斯汀·米利歐緹 / 吉米·辛普森 / 比利·馬格努森 / 米凱拉·科爾 等

從科幻驚悚劇變為現實倫理劇的速度在加快。

將人性的善惡複雜與前沿科技完美結合。

雖然第四季口碑遇冷(豆瓣8.5),劇情依然完勝許多電影。

2011年,《黑鏡》第一季橫空出世。

短短三集,每一集都無比高能。

第一集《天佑吾主》講的,就是英國公主被綁架,綁匪要求首相必須跟一頭豬發生親密關係,才能解救她的故事。

乍一看荒誕不經,其實是在討論科技發展過程中,人類可能遇到的道德困境。

憑藉著每集都飛到萬米高空的腦洞,《黑鏡》迅速從小眾英劇迷的心頭愛,一路攻城略地,變成了火遍全世界的大IP。

就在前幾天,萬眾矚目的第四季也有得看了。

為了更好地欣賞這部高能科幻劇,條姐請到了同時也是資深科技咖的影評人——@陳匿

他將在下面的文章中,為我們仔細捋捋《黑鏡》中的科技、人性、道德及其他。

文——@陳匿

英倫神劇《黑鏡》迎來第四季,不過這已經是在被Netflix接手後的第二部了,體積、容量比早先兩部更大,雖然熱度不減當年,但卻在口碑上遭遇了寒潮。如果對比下英美兩版《紙牌屋》的走勢,或許這更像是美國化的系列劇的終極命運。

非要將 Netflix 版的《黑鏡》與英國 Channel 4 的拿來比較的話,我倒是覺得只是其科幻悲劇的底色有所不同而已,英版偏黑,宿命,美版偏藍,憂鬱。但主題卻穩定一致,那就是——

人類是如何被自己的創造力所奴役的。

《黑鏡》第四季在年末一次性放出。

六個故事,每一集都在諷刺人類自由意志在科學技術面前的搖擺。

如果你看得足夠沉迷的話,就會發現這些故事的「未來色彩」並不濃厚,就像是拍攝於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一樣。

冷靜的敘事加上逼真的細節,《黑鏡》的故事土壤其實是當下,或者在計算機視覺技術、虛擬現實、大腦開發、機器人、人臉識別、腦機介面這些炫酷的前沿科技的加持下,更像是發生在我們咫尺可見的未來。

本季六個故事分別是:

"聯邦星艦卡里斯特"(USS Callister)、"方舟天使"(Arkangel)、"鱷魚"(Crocodile)、"絞死DJ"(Hang the DJ)、"金屬頭"(Metalhead)、"暗黑博物館"(BlackMuseum)。

如果你耐心不足,我建議你直接看第一集和第六集,公允而言,這兩集更像是你期待中的《黑鏡》。

第一集"聯邦星艦卡里斯特"講的是一個在存在感很低的技術宅,他研發的沉浸式遊戲《無限》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而且作為 CTO 的他其實是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不過生性恬淡、外形邋遢隨意,使得他並不像 CEO 那樣光彩注目。

該集開頭一段則完美復刻了《星際迷航》,英勇果斷的飛船艦長率領幾位隊員戰勝了宇宙敵人,飛船里山呼萬歲。了解《黑鏡》路數的人當然知道這裡會有一個轉折,原來這正是 CTO 本人的遊戲世界。

CTO 本人並不像一般的肥宅那樣人畜無害,他給自己創建了一個封閉版本的《無限》,在這艘看似航行在無垠宇宙中的飛船里,他通過DNA 轉錄數碼的技術將幾個他所怨恨的同事變成了飛船里的下手,他自己也變成了英挺、頭髮茂盛的稱霸宇宙的人類,而且這些虛擬形象有著肉身所有的記憶和意識。

於是,暢銷遊戲《無限》的作者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氣泡宇宙」。

在那裡,所有在現實世界裡讓他不舒服的人都成為他奴役的對象。他將自己設定為能力強大的主宰,將隊員設置成沒有生殖器的奴僕。

這個穩定狀態被新人科爾所打破,科爾慕 CTO 大名而來,在入職第一天,她就當面向 CTO 表達了崇敬之情,這讓肥宅 CTO 小鹿亂撞。但是,在公司員工細碎的言論下,科爾主動開始迴避 CTO。

於是,通過她殘留在咖啡杯上的DNA,CTO 將她變成那艘封閉太空船里的一員,一場解放自己的戰役打響。哲學地看,數碼的「自我」究竟有沒有自由,如何獲得解脫成了船員們要面對的問題。

他們得到了一個存在主義的答案,只有死亡可以解脫自己,哪怕是在數碼空間。

要想解除身上的魔咒,只有慷慨赴死。

《無限》的版本更迭給大家帶來機會,遊戲里一個「蟲洞」的出現可以讓這艘飛船徹底擺脫CTO 的控制,不管是在虛擬空間還是在現實世界。如果這艘飛船衝進蟲洞,那麼最終將像冗餘代碼一樣被刪除,從這個意義而言,被奴役的船員就獲得了解脫。

飛船上的科爾幹得還不錯,當她知道CTO 的雙面人格後,想方設法找到了這個封閉版本《無限》和聯網版本之間的通道,從而讓現實世界的科爾成為他們的幫手,在版本更新的最後一刻,CTO 所駕駛的飛船將自己送往了一個氣泡宇宙里的氣泡宇宙,在這個地方,他重複了幾位船員的命運

舉起屠刀的人將不可避免地死於屠刀之下,人類對技術的深刻恐懼正是來源於此。

在我看來,第一集依然保持著《黑鏡》前作的高水準,並且涉及了當下時代最熱門的科技話題及其中存在道德悖論,它無形地拓寬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回應了「人類是否生存在模擬當中」這一命題。

如果我們都是科爾的話,那確實存在奴役;如果我們都有 CTO 這種雙面人格及天才能力的話,那我們都願意去奴役別人。

這個主題還貫徹在後面幾集,第二集「方舟天使」講述的是一個母親為了保護獨生女,使用了一套「成年人守護系統」,該系統可以過濾黃暴視覺信息,可以定位,可以以女兒的視角來參與她的生活,女兒最終在青春期的支配下打破了母親的「奴役」。

第三集"鱷魚"講述的是一套被廣泛運用的記憶系統可以幫助警方和保險公司快速還原多視角下的災禍現場,人類被記憶本身奴役且無處逃脫。

次好的第六集"暗黑博物館",則是一個戲中戲,大戲裡藏著三部小戲,更像是一場炫目的尖端科技展覽,內容包括了腦機介面、意識轉移和存儲、混合現實等,每個小戲都展示了由技術所引發的倫理悲劇。

女主角一人駕車來到一個偏僻的加油站,旁邊有一座日漸冷清的博物館。館長,也是以導遊身份存在的男主角曾是一個尖端醫療科技研究機構的工作人員。

在他的操作下,一個焦慮的醫生通過腦機介面可以感知患者的疼痛位置和病情,他被這項技術奴役,痛苦帶給他快感,他越來越沉迷,直至開始自殘;一個植物人常年不能蘇醒,愛之心切的丈夫被建議可以將其意識被轉移到自己的腦子裡,從而引發了「腦子裡住了一個長期視奸自己的女人」的倫理困境;一個遭誣陷的的殺人犯被處以死刑,他的意識被館長保留下來複刻到「暗黑博物館」里成為心理變態者發泄仇恨的地方。

而其實,這集故事有《黑鏡》的表,有希區柯克懸念故事的里,看似無關的女主角不僅僅只是個旅客,他正是第三個殺人疑犯的女兒,她此行的目的是復仇。

在最後一刻,這位博物館館主的結局是被複刻成數碼形態的存在,無休止地被電擊,又是一個屠刀砍向自己的故事。

《黑鏡》第四部較好地延續了對技術懷疑與質問的品質,只是將這種思考放在人類普遍存在的倫理悲劇下。換句話說,沒有這些科學技術的束縛,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也是一直存在的,科技那不可知的暗黑力量恰好給本劇帶來了一種獨特的氣質。

而《黑鏡》的做法是,拋出問題但不對答案負責

或許,在根本上,這些問題就沒有答案。

前段時間,加州政府就「人類對手機的過度沉迷」給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和警示,在嚴肅的政府文書里,這些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並去解決的。然而諷刺的是,加州正是科技巨頭自由生長的沃土。

但誰都知道,「每天最多玩三個小時的手機」、「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媒體活動」只是一種清修者的痴夢罷了。

技術的進步不停止,我們就會離古典時代越來越遠,《黑鏡》的故事素材就源源不斷,像《黑鏡》一樣的影視作品就會越來越多。而且,也會越來越黑暗。

責任編輯: 電影頭條影視組 霓凰劇主

請點擊關注電影頭條,每天給你分享不一樣的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頭條 的精彩文章:

劉亦菲丑了,片就好看?太天真
我敢賭,2018年這12部國劇肯定火到爆!
當王俊凱遇到禁片女神,結果…我有話要說!
都在說黃軒霸屏?我一點也不意外
年度總榜:終極電影榜!每部都給跪,少看一部今年都不完整

TAG:電影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