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第一思想犯: 人過中年為自己而活, 不惜用生命獻祭自由

明朝第一思想犯: 人過中年為自己而活, 不惜用生命獻祭自由

原標題:明朝第一思想犯: 人過中年為自己而活, 不惜用生命獻祭自由


一個人到了什麼時候,才能夠為自己而活著?


李贄的答案不是18歲,也不是36歲,而是54歲。


▲泉州故居內的李贄銅像


01


1580年,李贄54歲。此時,作為雲南姚安知府,他的三年任期屆滿。

上級領導對他在這個偏遠之地的工作和貢獻相當認可,要向朝廷舉薦他。


沒想到,李贄一聽到陞官的消息,拔腿就跑。他要求他的上級領導一定替他遞交辭職信。


與他在學術上針鋒相對的駱問禮,得悉李贄辭官的消息,在給友人的信中對李贄作出了極高的評價,把他當作士人的榜樣:

士類中有此,真足為頑儒者一表率。近世儒者高談仁義,大都堂奧佛老而支離程朱,至於趨炎附熱,則無所不至,視此老有餘愧矣。

但這個士人的榜樣,在辭官之前,內心卻是煎熬而痛苦的。

李贄是一個真實的人,真實得把科舉做官當成謀生的手段,當成社會職業的一種,而從不去夸夸其談治國平天下、為人民服務的大道理。


嘴上不說,他卻比空喊口號的官員清廉得多,口碑和實績也都好得多。不願同流合污,堅守內心孤傲,是他20多年官場生涯痛苦的根源。


1527年,李贄生於福建泉州一個「航海世家」。26歲時,在鄉試中考中舉人。


中舉這麼大的幸事,他則認為不過是兒戲。他說,中舉秘訣無外乎每天背誦幾篇範文,等到肚子里有三五百篇範文了,在考場上審對題目,根據題目默寫一篇上去,保准高中。


簡單得讓蒲松齡聽了落淚,范進聽了要再發瘋。

有個舉人頭銜,足以糊口謀生。李贄對進士沒有什麼欲求,所以未再參加會試。


四年後,他遠離家鄉,開始宦海人生:在河南共城任儒學教諭3年,在南京和北京國子監任教官各數月,在禮部任司務5年,調任南京刑部員外郎又近5年,最後被任命為雲南姚安府知府。


在就任知府以前,他的官俸極為微薄,甚至不足糊口。


這期間,他做官並不順利,處處與上級領導「觸」。這種抵觸未必是行動上的抵牾,但其內心有稜有角,與現實格格不入,卻是不爭的事實。

合群是合群者的通行證,孤獨是孤獨者的墓志銘。


為了承擔家庭與家族責任,20多年裡,他不得不收起觸角,摸黑前行,孤獨痛苦,難以言表。


一個中年人,肩上有太多的重擔,內心有巨大的壓力,他只有默默忍著,不敢出聲,尤其不敢順從自己的個性,好好任性一把。


再苦再累,再泯滅個性的光輝,也只有咬牙堅持。哪怕牙斷了,只能和血吞。


他始終清楚,一個中年人活著的意義——為妻子而活,為子女而活,為父母而活,為家族而活,唯獨不曾為自己而活。


這期間,中年李贄經歷的苦難一點點磨礪他的本性,也一步步釋放他的枷鎖。因為清貧,他有過極其深刻的挨餓體驗,跟小說家莫言一樣深刻。他的至親,包括他的父親、祖父、兒子和兩個女兒,在幾年內陸續去世。


那段時間,他說與妻子黃宜人「秉燭相對,真如夢寐」。


生命中有太多無法承受之重。連李贄都只能把這一連串的重擊當作夢一般,以此麻痹自己的內心。



▲李贄畫像


02


54歲那年,李贄辭官,逃離體制。


之所以作出這個任性的決定,是因為此時,他認為加諸其身上的家庭責任已經完成。大半輩子為他人而活,現在是時候為自己活一次。


所以,54歲,在絕大多數人一眼望到死亡的年紀,李贄重新出發了。


去尋找他渴望了大半輩子的獨立、自由與個人主義。


從選擇落腳的地方,他就表現得與眾不同。一般官員都是告老還鄉,還有說發達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成功了也沒意思。


而李贄,去了湖北黃安,寄居在耿氏兄弟家裡。


為什麼李贄不回家鄉泉州呢?


在湖北黃安,李贄又過起了怎樣的生活,有了怎樣的驚人之舉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你不知道的超級元旦日:孫中山與袁世凱為何都忙著找錢?
震驚: 喝了這麼多年的酒,今天才知道以前的酒都白喝了
一個字說2017:曾國藩、阮籍、八大山人,竟跟我們惺惺相惜?
中國第一位「性博士」:魯迅說他的思想,要到25世紀才可能實現
誰殺死了,帝國最美的女人?《妖貓傳》沒有告訴你的歷史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