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孩子發熱了怎麼辦?

孩子發熱了怎麼辦?

小兒發熱是一種常見癥狀,小兒發熱怎麼辦呢?誘發小兒發熱的原因有很多,如感冒、打預防針、炎症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小兒發熱。小兒發熱的治療方法有多種,需要根據病情做相對治療,一起了解一下吧!

小兒發熱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癥狀。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腋表如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身體和入侵病原作戰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

體溫的異常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發熱過高或長期發熱可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受累,從而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因此,對確認發熱的孩子,應積極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小兒的正常體溫可以因性別、年齡、晝夜及季節變化、飲食、哭鬧、氣溫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影響有一定範圍的波動。

體溫稍有升高,並不一定有病理意義。在小兒體溫升高時,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神態和舉止。體溫在38℃,神情獃滯的孩子,和體溫在40℃,但仍然頑皮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值得我們關注。而機體抵抗力低的孩子,縱使患了嚴重的疾病,很可能也不會發熱。

小兒發熱的原因

1.感冒

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癥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醫師會給予「癥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但若照顧不當,並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2.耳鼻喉發炎

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癥狀多變,常見的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醫師會給予「癥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

該疾病容易並發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3.玫瑰疹

因玫瑰疹病毒感染而得名。1歲前後的寶寶最容易得。典型的癥狀就是會莫名高燒(39℃以上),大約持續3~4天,然後起紅疹(此時燒會退去),紅疹通常會慢慢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疤痕,也沒有其他併發症,家長不必擔心。

4.打預防針

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癥狀混淆。

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家長要另外做判斷。

5.敗血症

它是一種細菌侵蝕到血液中的疾病。通常是近親聯姻、先天免疫不良或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的結果。有敗血症的患者會有1/3幾率合併腦膜炎,所以危險性排第二。

6.尿道感染

1歲以下男女寶寶是好發年齡。女寶寶通常是大便、尿片污染;男寶寶則是膀胱輸尿管迴流所致。除了容易發燒至38.5℃以上外,外觀不易察覺。因屬細菌感染,所以就醫通常給予抗生素的藥物治療,大約需要2周才可痊癒。可能的合併症是腎功能受損和腎化膿。

7.腦炎、腦膜炎

6個月至3歲的寶寶是該病好發年齡。最典型也最受威協的癥狀就是容易高燒至39℃以上。而且伴隨精神倦怠、眼神獃滯、食慾欠佳,甚至有抽筋現象出現。儘快就醫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檢查方法是抽脊髓。(由專業人士進行,是安全的醫療行為,家長不必擔心。)

腦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給予降腦壓以及抗病毒的藥物。腦膜炎住院的患者則需要以抗生素來治療,約需要2~3周才能痊癒。因為會有侵害性的合併症,如聽力、視力變差;智能不足;神經功能障礙(腦麻痹),甚至死亡,所以危險性排第一。

8.穿太多、發牙熱、夏季熱

這類原因所引起的發燒通常是短暫而無危險,但確是許多家長容易疏忽的。

只要寶寶活動力和精神狀況均佳,食慾也不錯,寶寶身體有發熱現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內溫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現況,通常就不會再有過熱的問題了。

9.腸胃炎合併脫水

分為細菌(沙門氏桿菌)感染和病毒(輪狀病毒)感染兩種。癥狀有嘔吐、拉肚子、尿步、食慾下降、精神不佳、發燒38.5℃以上(會合併脫水)。此病一定要就醫住院,需給予注射添加電解質的點滴,其排泄物也需要特別隔離。狀況輕微的3天可以痊癒,但通常7~14天才好。

10.川崎症

1歲~1歲半的寶寶是該病的危險族群,而且原因目前仍不詳。癥狀頗多,例如持續多日高燒39℃~40℃以上;眼紅;口唇有草莓舌、唇裂、手腳四肢腫;頸部淋巴腫;以及打卡介苗的部位會紅腫等。

一定要住院治療,醫師會先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檢查冠狀動脈有無擴大),然後給予免疫球蛋白的治療,通常需要10~14天才有可能痊癒。愈後,四肢和肛門口周圍會有脫皮的現象產生。

小兒發熱的治療方法

1.急救措施

(1)可用冷濕毛巾敷額,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塊外裹干毛巾敷頭、頸,還可加敷腋窩和腹股溝則效果更好。

(2)將75%酒精兌水一倍稀釋,用小毛巾蘸濕擦抹頭、頸、腋窩、胸背和四肢。若小兒四肢冷或擦抹後皮膚起"雞皮",應改用稍低於皮膚溫度的溫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紅轉暖。

(3)在作物理降溫的同時還要服退熱葯,有高熱抽筋病史的同時加服鎮靜葯。當家離醫院遠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熱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醫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緊急處理。

2.降溫方法

(1)傳統物理降溫法

將患兒置放於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用冷溫毛巾或冷水袋,敷頭額、雙腋及腹股溝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於頭部或放置於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於四肢、軀幹兩側及背部擦浴。擦浴時如患兒出現皮膚蒼白或全身皮膚髮涼應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鹽水(30~32℃)灌腸,對疑為中毒型菌莉者更為適宜,既可降溫,又便於取糞便標本送檢。

(2)藥物降溫法

對未成熟兒,小嬰兒與體弱兒一般不用解熱劑降溫;0~23個月齡的孩子可服用幼兒百服嚀(退熱口服)滴劑,2~12歲孩子可服用兒童百服嚀(退熱)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時服一次。這種退熱葯的優點是口服後吸收較快,30分鐘生效,沒有傳統解熱鎮痛葯對胃腸道的刺激,減少對白細胞、血小板功能的影響。

對乙醯氨基酚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葯,是兒科臨床最常用的退熱劑,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2個月以上嬰兒和兒童高熱時首選退熱葯。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4~6小時一次。

布洛芬適用於6個月以上兒童,劑量為每公斤體重5~10毫克,每6~8小時一次。

(3)針灸降溫法

3.對症治療

(1)高熱時,水分丟失增多,食慾減退,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2)對於出現煩躁不安、反覆驚厥或一般降溫措施效果不明顯者,可酌情選用氯丙嗪與異丙嗪。

4.針對病因治療方法

對於由感染引起的高熱,應根據病情選用有效抗生素治療。對局部感染病灶要及時清除。因非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熱,也需根據不同病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小兒外感風熱癥候

發熱有汗、鼻涕濁黃、咳嗽稠濃、口乾微渴、咽痛紅腫、舌質紅、苔黃膩、浮數脈象。中醫在診治這類病症,常用的方劑有銀翹散或桑菊飲。發燒重者加黃芩,腫咽喉加元參、浙貝;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等。

2)小兒外感風寒的癥候

發燒惡寒、無汗、打噴嚏、多流鼻涕、鼻塞、咳嗽、痰清白、口不甚渴、脈浮緊、舌質稍紅、苔薄白等。針對這類的病症,常用的方葯是荊防敗毒散。如果屬盛熱者,可添加黃芩;體虛者則可酌量添加党參、白朮。

3)小兒外感濕熱癥候

呈現身熱較輕,但身重,口渴不欲飲,神疲力倦,腹脘脹滿,不欲飲食,大便秘結,小便少,舌質淡紅,苔膩,脈澀。對於這類病症,中醫的療方是以清熱去濕,芳香化濁為主。代表方是甘露消毒丹,藿香正氣散。病情較嚴重的,可加添黃芩、滑石,濕邪較重的,可加薏米。

4)小兒外感暑熱癥候

壯熱心煩、口渴欲飲,頭昏重,煩躁難寐,大便秘結,小便短赤,面赤唇紅,舌質紅,脈洪大而數。

結語:綜上所述,以上內容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發現孩子發燒後,首先要找出病原,根據病原做相對的治療,這樣才能快速治療,並去除病根。發現寶寶低燒的時候,要做一些物理降溫。

⊙版權聲明:內容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的精彩文章:

元旦養生「四部曲」,讓你健康過節日
按摩天泉穴的作用與好處緩解治療咳嗽、胸滿、心痛、脅脹、臂痛等,天泉穴位的位置具體在哪裡呢
靈道穴的主治疾病為:緩解治療失音、腕臂痛等,靈道穴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
前列腺炎自我療法 按摩不讓前「腺」崩潰

TAG:醫療健康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