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夕四少:我的2017白皮書

夕四少:我的2017白皮書

轉眼又是一年,按照職業習慣,又到了該寫年度總結的時候了。

每年都要做一次年度總結,這是我還在政府機關工作的時候養成的習慣。那時候每到年中年底的時候,都要寫總結。所謂總結,就是總結上一年的工作計劃在這一年的落實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最後提出下一年工作計劃。

那時候不喜歡寫總結,覺得那都是應付差事,現在人過而立之年,覺得時間溜的太快,於是凡事喜歡規劃,喜歡精打細算,開始喜歡總結,因為在總結里,可以看到進步,也可以看到不足,還能提前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規劃,說白了就是總結過去,反省現在,展望未來。

如今我算是一個從事自媒體寫作的自由職業者(其實一點也不自由),我先來說說我這一年的得失吧。

首先是辭去工作,專職做自媒體。這一點,是我自己都沒想到的事。我大學讀中文,但自任資質平庸,生無大才,不具備靠寫作養活自己的能力。後來我知道,那些靠寫作養活自己的人,大多數活得都很苦逼。

我從機關離職後,就來了上海,幾年時間裡,換了多份工作,皆不順心,或薪資低,或公司經營不善,忽然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去年底今年初產生了退意,準備自己嘗試去做一些事情,於是辭職。

走出這一步,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氣,因為做自媒體的不穩定因素太多,收入不穩定,工作時間不固定,未來模糊不定,一切都是未知。剛開始做的時候,非常困難,連續幾個月幾乎沒有任何收入。

我跟很多人一樣,覺得自己站在了自媒體的風口上,是會飛起來的,可三個月下來,很多人放棄了,還有不少人是把自媒體當成兼職在做,當成一個業餘愛好在玩,因為全職根本無法養活自己。

沒多久我用了兩年多的一台二手電筒腦壞了,經常出問題,但我沒錢買,於是我經常一天連續開關機無數次,就這樣帶著沮喪絕望而又滿懷希望的複雜心情,度過了那段最難熬的「創業初期」。

隨著寫作的深入,慢慢有粉絲開始關注我,在知道我的寫作困境後,這些後來成為我人生路上最好的朋友的粉絲,紛紛慷慨解囊,直接通過各種形式給我資助,讓我換一台新的電腦,鼓勵我堅持寫作,堅持自己的理想,讓我在那個最難熬的時候,看到了一絲曙光。

後來我知道,他們中的很多人需要我這樣活生生的例子,為夢想堅持拼搏的例子,至少讓他們覺得生活還有奔頭,除了柴米油鹽,朝九晚五,還有一線希望,還可以為了某種一閃而過的念頭孤注一擲。

在朋友們的資助下,我換了電腦,就是用於寫下這篇文章的這台,我無以為報,只能不斷寫出更多的文章,回報這些支持我喜歡我的朋友,並儘可能地送一些福利給他們,或者是一本書,或者是一張明信片,都是我的心意。

經過一年多的堅持,我從寫作的零收入到漸漸地有了收入,到與平台簽約,偶爾也能月入過萬,雖然它並沒有工作掙得多,也不夠穩定,但足以養活自己,養活家人,也讓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讀書、旅行,我已經很知足。

我現在每天的日程是:白天讀書,或找素材,或看昨晚數據,收益,分析得失;晚上寫作;抽時間跟朋友一起去旅行。這一年,我又讀了四遍紅樓夢,其次是讀了很多古典文學作品,還去了黃山、南京、北京、成都等地旅行。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我跟朋友說,我已經爬了嵩山、九華山、黃山、峨眉山,什麼時候咱們去爬泰山,同時也計劃著明年四月跟朋友一起去國外走走。

我大學的時候,就曾對自己說,我的人生有三件事一定要做,那就是:讀書、寫作和旅行,它曾經是我的QQ簽名,當時覺得有些遙不可及,現在我竟然都實現了。

其次是中途轉型,從情感寫手到紅樓解讀。我原來工作的時候,在公司負責的也是自媒體這一塊,日常的工作就是寫東西,運營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微博、官網這些平台,應該說是最早接觸自媒體的那一波。

因為大學讀的中文,加上工作是文案策劃,新媒體運營,業餘時間我很自然地會寫一些小文章,大多都是散文、故事及書評一類。最初嘗試利用業餘時間做自媒體,我並沒有明確的定位,也走過彎路,曾寫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生活類文章。

這是去年下半年的事,那時候我還有工作,做自媒體是一種嘗試,並不敢貿然辭職,也沒想過辭職,覺得利用業餘時間足夠了。後來轉變這種觀念,是因為一篇文章。

我在平台開了自媒體後,很隨意地把過去的一篇文章拿來發了,沒想到第二天有五萬多閱讀量,這對我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因為在此之前,我自己的文章發在QQ空間後,有超過一百人閱讀,我就覺得很了不起了。手裡運營的公司的微信公號,有超過一千人閱讀,都已經是非常高的了,沒想到一篇舊文竟然有這麼高的閱讀量。

於是我開始研究自媒體,並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沉迷自媒體。有段時間,我每天發5篇情感類文章,因為這對我來說是信手拈來的事,半小時就能寫一篇,不需要準備什麼,肚子里多的是,不像現在寫紅樓解讀文章,一篇就要兩個小時。

那一個月我寫了近150篇情感文章,掙了八千多,平均一篇50幾塊錢,跟我大學在報紙上發一篇散文的稿費差不多。我就開始幻想,也許有一天我可以辭職,專門做這個,但緊接著問題就來了,這樣的情感文寫多了,犯噁心,自己寫的自己都不想看,而且平台收益下降的厲害,過去一篇10萬+文章有一百多收益,後來只有三十多,我又開始懷疑自媒體能不能做。

一個很平常的周末,我不知道怎麼想的,鬼使神差地又開了一個號,發了一篇87版紅樓夢的文章,這篇文章在第二天閱讀量過萬,我再一次看到希望,同時有種念頭萌生了:也許做專業的文學解讀,才有未來,才能持續地輸出有價值的內容。

後來我想,情感文雖然閱讀量大,畢竟沒什麼營養,且寫久了自己小心臟受不了,不如轉型做文學解讀試試看。我高中時期就喜歡紅樓夢,包括87版,說坐就坐,就從紅樓夢開始。

一開始自然也很艱難,不知道做了多少次的調整,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寫作狀態,這種調整包括文章類型和風格的調整,自己心態的調整,工作時間的調整,對未來規劃的調整……然後才有了今天的我。

我一開始是從87版紅樓入手的,後來覺得不過癮,就準備解讀原著,但中間很多年都沒讀過了,內容都忘的差不多了,怎麼辦?重讀原著!於是我買了一套紅樓,重新啃原著。最初的解讀是逐回解讀,還不像現在這樣,隨便拎出一個人來,我都能解讀,這是隨著閱讀的深入,慢慢調整出來的。

紅樓夢解讀是最難寫的,因為很多人摯愛紅樓,你的解讀稍有錯誤或疏漏,就會面臨無數人吐過來的口水,罵你不懂紅樓,罵你無知,甚至更惡毒的人身攻擊都有。曾經就有個人,每天發私信罵我,我深受困擾。

我沒想到,網路暴力來的如此猛烈,開始的時候,心裡真的承受不了,好多天都不敢看,覺得委屈,我不過是寫出了我眼中的紅樓,我招誰惹誰了?你不喜歡你可以不看,你不同意我的觀點你可以跟我辯論,為什麼張嘴就罵人?

後來慢慢也習慣了,因為你既然選擇了自媒體寫作這條路,就要做好各種準備,尤其是網友扔過來的板磚,吐過來的口水,這其實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讓你時時警醒自己,不能跑偏了。而且,既然有人喜歡你,自然也會有人討厭你。

如今我已寫了一年多紅樓解讀,共發布了450多篇紅樓夢文章,總字數已經超過60萬字,相當於三本書。更新頻率上也基本做到了日更一篇,篇均閱讀量5萬以上。

做自媒體的這一年,我最大的感受是忙碌,最大的收穫是堅持。

第三,一天里的二十四小時,我都在幹什麼?這一年,除了外出旅行,以及朋友間的小聚,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因為寫作需要的是靜下來,坐下來,寫下來,發出來。

過去上班的時候,朝九晚五,八小時雙休,每月拿著上萬的工資,周末跟朋友吃飯看電影逛街或者在家睡大覺,應該是很多上班族的真實寫照,我也曾這樣,但自從全職寫作以後,我的生活習慣完全變了。

現在的我,每天早上7點左右準時醒來,夏天的時候會更早。8點鐘左右吃完早飯,9點鐘左右開始讀書,一直到12點左右。吃完中飯繼續讀書,持續到晚上5點左右。白天差不多讀書6-7個小時,正常情況下,可以讀完一本15-20萬字左右的書。

吃完晚飯,一般會散散步,發發獃,跟家人聊聊天,然後洗漱。從晚上8點到11點的這三個小時,是黃金寫作時間,微信不回,電話不接,杜絕一切外在干擾。我選擇在晚上寫作,不是刻意的,而是嘗試過白天的寫作,根本靜不下來,尤其像紅樓夢解讀這種文學性較強的文章,對我來說,需要安靜的環境,白天太嘈雜,寫不進去。

三個小時的小坐,從選題構思到完成寫作,排版編輯,配好圖文,差不多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然後投放到各大平台,再重新編輯好,推送出去,需要一個小時左右。

11點以後到12點的這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裡,才算是我比較放鬆的個人時間。我一般會刷刷微信、看看頭條,跟朋友聊聊或回復網友評論,或者看一部電影,看一點輕鬆的綜藝節目,第二天7點鐘,又準時起床。

周而復始,一年中,大概有兩百天以上,我是這麼度過一天里的二十四小時的。很多人會覺得無聊,沒趣,但我從不這麼覺得,相反地,我感到比過去從未有過的充實。

我終於可以有大塊時間讀書,寫作,旅行,並因此認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每天都會在讀書中進步,寫作中深入,交流中提升,加深對自己,對他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覺得人生充滿意義。

這一年我最無奈的事,就是時間總是不夠用,總覺得很多事還沒來得及做,一天就過去了,一年就過去了,小半生已經過去了。如果時間可以買賣,我一定囤他個幾十年!

以上是我2017年生活工作的全部,可以說是忙亂而充實,堅定而又彷徨,迷茫而又心懷希望,但總算是一路迂迴,不斷向前。如果用幾個關鍵詞總結我的2017年,分別是:紅樓、忙碌、讀書、寫作、旅行、時間。

至於明年會怎麼樣?誰又知道呢,但計劃不能沒有,我來說說明年的幾項大計劃吧。

讀完三十本古典名著。古典文學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比現下熱賣的暢銷書不知好看多少倍,有趣,有料,有乾貨,值得一讀再讀。2017年,我讀完了十本左右的古典文學,覺得不過癮,明年要加量。

開始《金瓶梅》解讀。讀紅樓夢,就不能不讀金瓶梅,二者是先後內在聯繫。在紅樓夢之前,金瓶梅被稱為天下第一奇書,絕非言過其實。我原計劃今年解讀金瓶梅,但因時間調不開,一直沒動筆,明年會重新規劃時間,在保證不耽誤紅樓解讀的前提下,開始金瓶梅解讀。

去雲南、西藏旅行。我一直跟朋友說,如今中國我只有四個地方沒去,朋友問哪四個地方,我說,東北、東南、西北、西南。朋友就笑,我並沒有開玩笑。明年計划去雲南、西藏一帶旅行,再不行動,就怕有一天老了,哪兒都去不了了,所以趁年輕,多去遠方。

與更多平台簽約。今年上半年的收益其實一直不好,到了下半年才好些,好的時候可以月入過萬,但並不穩定,所以我時間雖然解放了,財務還沒有完全自由。明年準備繼續努力,埋頭苦幹,希望能再與至少一個平台簽約,有了更多保底收益,我才能放開手去嘗試更多事。

解決個人問題。這是個老大難問題,無解。其實對於愛情和婚姻,我是開放的心態,不強求,不挽留,不佔有,這可能也是我單身至今的原因所在。父母催,朋友問,人總有各種煩惱,這也無解,但總要面對。明年會分些心在這上面,看緣分吧,有緣自會相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行記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裡尤三姐的這句話,道出了寧國府到底有多臟!
紅樓夢裡未滿十八歲就去世的女孩,竟然有這麼多!
《芳華》:原著遠比電影要殘酷
黛玉去世的時候為什麼寶玉不在身邊?因為發生了一件事!
賈府眾人都喜歡薛寶釵,為什麼賈母卻喜歡林黛玉?

TAG:讀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