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憂雜貨店》:何以解憂?

《解憂雜貨店》:何以解憂?

近幾年,國產電影出現很多改編國外IP的電影,但是質量卻參差不齊。有口碑爆棚的,比如《重返20歲》,也有撲街的,比如《深夜食堂》。當然,這類改編電影多數還是以爛片居多。不過這不妨礙國內電影人對IP改編電影的熱衷。所以,東野奎吾這個具有最可觀粉絲基礎的作品IP相繼在國內粉墨登場。其早年代表作《嫌疑人X 的獻身》在改編成電影后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此次改編的《解憂雜貨店》電影版強勢進軍賀歲檔後遭遇罵聲一片。

東野圭吾的奇幻小說《解憂雜貨店》在國內有著廣泛的讀者群體。自從 2014年被引進後,連續4年蟬聯各大圖書暢銷榜前三甲,其全球銷量超過了8000萬冊。在移動閱讀終端Kindle上,2769個段落,被標註356797次;而僅在豆瓣讀書平台,標記讀過的人就有近26萬人,豆瓣評分超過8.5分,可謂是好評如潮。

為了迎合中國地區觀眾的品味,中國版《解憂雜貨店》進行本土化的改編。首先,電影將原著中的年代設定由70年代改成了與當代銜接更緊密的90年代,以求更加討好80後90後觀眾。電影在美術布景上也做足了功夫,打口CD、錄音機、大梁自行車呢、歌舞廳、大哥大等一些90年代獨有的道具細節,使得影片整體富有90年代氣息。其次,在影片細節的設置上也顯示與中外觀眾的區別。譬如在影片中的第二個故事」解憂爺爺與傑克遜「中,將小說里的披頭士改成了邁克爾·?傑克遜。披頭士在日本的影響力很大,甚至影響了六七十年代成長起來的那批年輕人。但是相比之下,邁克爾?傑克遜在中國的影響力則大於披頭士。因此,將劇中人物所傾慕的偶像更換成為邁克爾?傑克遜則更符合中國觀眾的認知記憶。

當然,中國版《解憂雜貨店》的改編基本忠於原著,依然保留了原著中的人物關係和影像符號。譬如,在原著中,披頭士並不僅僅是作為人物的偶像存在的,而是與人物的故事形成互文關係,成為小說中的一個重要符號。而在電影版本中依舊保留這樣的符號設計,邁克爾?傑克遜與影片中人物的故事也有所聯繫。當人物家庭遭遇危機時候,以邁克爾?傑克遜深陷孌童新聞的形式進行暗示,以偶像的遭遇來交代家庭危機。而當影片的最後,主角以口述邁克爾?傑克遜早已洗清冤屈的形式來交代主角最終理解了父母之愛的含義。

單就原著來說,《解憂雜貨店》本就是一個比《嫌疑人X的獻身》更為不適合影視化改編的作品。小說的內核是一個治癒撫慰心靈的故事,原著通過文字可以實現對於情感的細膩捕捉。但是通過電影鏡頭來闡述這種奇幻設定中勸人於善的脈脈溫情,並轉換成電影的藝術表達,其實對於導演是一個非常艱巨的挑戰。應該說,影片對於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的結合使用也算是恰當,當前與過去的幾個故事在時光信箱中的串聯線索足夠緊湊,電影本身的立意與訴求是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但是一部電影要稱得上優秀,光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但就電影最終呈現給觀眾的是,整體影片缺乏情感邏輯,各個故事之間依然缺少一種貫穿其中的邏輯,使得故事與故事之間以及每個單獨的故事都顯得瑣碎,失去了完整性。故事的串聯更像是走馬觀花般,非但沒有使電影劇情推進變的更為充沛,反而造成了電影與原著之間極強的割裂。解憂解憂,很多時候,觀眾既不明白演員為何而憂,也不知道這憂是如何得解的。這是影片最被影迷和原著粉絲詬病的地方。

在第一個故事「小城音樂人」,原著中鮮魚店老闆的兒子抱著試一試的心情給雜貨店老闆寫信,訴說自己在做音樂的夢想和接手年老父親的魚店生意的現實之間的兩難選擇,而在收到解憂爺爺給的建議,他內心十分認同解憂爺爺對於自己根本沒有音樂才華,不可能成為專業歌手的看法,但卻依舊收拾行李繼續追夢。原著通過如此描寫點出理想與現實中的千鈞重量。但是在電影中,卻缺少這類的刻畫,父子情深的對話雖然煽情,卻也沒有很好的交待齣兒子對於理想的孜孜追求。至於故事最後,音樂人在孤兒院獻唱,七八歲的女孩張維維未經人世,竟然秒懂音樂背後的心酸和堅持,讓人不解。最後的孤兒院失火,以及成年後的張維維每唱必哭,更顯得缺乏鋪墊,刻意煽情。

在第二個故事「解憂爺爺與傑克遜男孩」,原著中小男孩不願跟欠下巨債的父母,認為「無法將自己的人生交給他們」而選擇離家出走。而父母而為了掩蓋兒子還活著世上的真相,保護兒子現有身份而製造了三人集體自殺的假象,以免遭到債主的追殺。當多年後,小男孩知道這一真相,後悔和自責才用上心頭,是自己自私的逃走才逼迫父母走上絕路。而電影的改編雖然保留了這個故事框架,但是「父親為了保護兒子而自殺」這一最重要的劇情衝突,卻被抹殺了,從而導致了影片整體的情感邏輯都來的莫名其妙。父親在面對妻子死亡、兒子失蹤的第一選擇不是選擇尋找兒子,而是自殺?這樣的交代過於離譜。而小男孩在逃亡25年對父母不聞不問,這在功成名就之後才聽聞父母自殺的消息才悲從中來,25年的冷血換來1分鐘的溫情?這樣的情感推進顯得過於突兀。

而最後一個故事」迷途的汪汪「則改編得更為離譜。原著中,「迷途小狗」原本是一個白天在公司干打雜活但沒有成就感的人,為了解決養父母經濟窘境,她無意之中發現做陪酒女賺錢多、速度快。於是她在要不要辭掉本職工作專職做陪酒小姐之間糾結,不知該如何選擇而向解憂雜貨店尋求幫助。而電影直接將人物設計成」舞女「的角色,卻對人物的背景和經歷沒有任何介紹。電影甚至沒有對」迷途的汪汪「的人生迷失進行深入說明。在她遭受到真情或假意的欺騙之後,她對未來開始迷茫了」除了做舞女,我知道到底要幹嘛「。然後,她在得到建議後用了一個近乎意淫的方式,展示出自身神奇的人生軌跡變化。在我國90年代經濟騰飛之際,」迷途的汪汪「僅僅得到要學炒股、搞房地產的啟示,沒有任何的資本積累和人脈資源,成功的成為90年代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中的佼佼者。這樣的劇情設計顯然過於離譜,缺少了原著中」迷途的小狗「中對於未來的那種無助感的刻畫。

這樣的情感空乏主要來源於導演未對原著中耗費大量時間去鋪墊的人物情感做出合理的調整,卻本末倒置的還原大量滿口說教的雞湯台詞,這也導致了人物塑造也非常欠缺。王俊凱台詞功底雖有長進,但是情緒表演基本靠吼,演技依然稚嫩。董子健雖然是新生代演員的實力擔當,但是全篇所渲染悲劇情緒卻無從談起,一直強調他的舞女母親與影片人物和故事沒有任何關聯,反而讓人遊離於影片以外。影片最後以」正因為是白紙,所以可以畫任何地圖,一切都掌握在你自己手上。你很自由,充滿了無限可能。這是很棒的事,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一段來信來作為主題則顯得更奇怪。如果導演知道這三名少年在片頭已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盜竊車輛」、「非法拘禁他人」等罪名,那還談起這樣的心靈雞湯,無疑是灌給觀眾一大碗砒霜吧?

如果觀眾還記得去年同期上映的《擺渡人》的大致劇情,那麼你會發現《解憂雜貨店》走的是和前者一模一樣的步調:企圖生搬硬套一個包羅萬象的劇情來向觀眾灌輸雞湯,但是由於忽略其中的種種情感,最終顯得不倫不類。這也是國內大多數IP改編電影最大的問題。

作者:影評人路飛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da81460b8406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晶視界 的精彩文章:

屬於自己的那一扇門-《聖誕夜驚魂》
芳華,芬芳了誰的歲月?
《芳華》,我只談:情懷,平等與滿足

TAG:老晶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