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什麼把干雜活稱為「跑龍套」

為什麼把干雜活稱為「跑龍套」

文藝圈裡,經常提到「跑龍套」一詞。詞典中對「跑龍套」的解釋為:原指戲曲中拿著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後比喻在人手下做無關緊要的事。

其實,「跑龍套」一詞源於「龍套」。所謂的「龍套」指的是戲曲表演上的一種戲服。這種戲服上綉有龍紋,且為套頭裝。穿這種衣服的演員通常沒有台詞,只是在台上走走過場,因而得名「跑龍套」

沈從文曾寫過一篇名為《跑龍套》的文章,文中說:「跑龍套在戲台上像是個無固定任務角色,姓名通常不上海報,雖然每一齣戲文中大將或寨主出場,他都得前台露面打幾個轉,而且要嚴肅認真,不言不笑,凡事照規矩行動,隨後才畢恭畢敬地分站兩旁。」

在曲藝界里,除了有主要演員和次要演員外,還需要一些陪襯烘托場面。而出演烘托場面的人物通常就被稱為「跑龍套」。最早,充當跑龍套的人,多由戲班裡的新人擔任,四人組成一個單位,叫做堂。像這類的「跑龍套」大都是侍從衙役,主要的演出活動是吶喊助威。如果戲曲所表現的是戰爭場面,那麼這些「跑龍套」的便要從主角們的刀槍劍戟下來回穿梭,以表示兵丁衝鋒陷陣,「跑龍套」的時而還要搖旗吶喊增添聲勢。

通常,「跑龍套」手裡拿著門槍旗、紅門旗、飛虎旗,或風旗、水旗、火旗、雲牌等。所以有些曲目里,打旗的演員也被稱為「跑龍套的」。新人們通過「跑龍套」這一過程,不僅熟練了基本功,還增強了表演技能。當新人們將這些雜技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之後,他們開始飾演鑼、傘、報之類的帶有少量台詞的角色。隨著藝齡及演技的增長,他們才有可能成為配角,甚至是主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小子 的精彩文章:

關於「年」的冷知識
中國古代的數學教育是怎麼樣的
聖誕老人為什麼要爬煙囪 把禮物放在襪子里
筷子背後的智慧 能讓人更苗條?
文藝皇帝作詩4萬首遠超李白杜甫 沒有一首知名真可悲

TAG:冷小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