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家風家訓】朱克靖:一生不忘父訓,誠懇做人

【家風家訓】朱克靖:一生不忘父訓,誠懇做人

原標題:【家風家訓】朱克靖:一生不忘父訓,誠懇做人


朱克靖(1895-1947),湖南醴陵人。抗日戰爭時期,先後任新四軍政治部顧問兼軍部戰地服務團團長、蘇中三分區專員、浙西行政公署主任等職。解放戰爭初期,任新四軍秘書長、山東野戰軍聯絡部部長。1947年7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同年10月在南京郊外英勇就義。


朱克靖


謹遵父親教誨:老實讀書,好生做人


醴陵北鄉有個株樹下村。村以樹名,遠遠望去,朱家老屋就掩映在大樹的枝繁葉茂之中。朱克靖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因自出生起就長得黝黑,父母就叫他「黑子」。


朱克靖自小就表現出同哥哥姐姐們不一樣的心性來。他的心思不在務農上,就愛讀書識字。父親雖是個農民,但也有些見識。他不願意孩子們個個都像自己一樣沒出息。他把朱克靖放進本鄉本族的私塾就讀。送兒子上學的第一天只對他說了八個字:「老實讀書,好生做人。」令父親未曾想到的是,這八個字的家訓竟成為一句箴言,伴隨著朱克靖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朱克靖的出色才華不僅表露在讀書寫字上,更表現在他那份為國出力的那一番雄偉抱負上。朱克靖刻苦讀書,詩文頗有才氣,成為鄉鄰們心目中的「有為少年」。



與妻子的婚前約定:與我結婚,不指望發財享福


1926年6月,年過三十的朱克靖結婚了,妻子蕭仲之是他在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同學蕭復之的妹妹。婚前朱克靖對蕭仲之說:「與我結婚,就不要希望當官太太。也不要指望發財享福,而要準備吃苦。」


蕭仲之是個大家閨秀,她受封建官僚家庭的影響,骨子裡有著一種小資情調。妻子的這些「小節」對樸素慣了的朱克靖來說難以忍受。於是,朱克靖耐心地跟妻子講述自己的童年生活、家庭環境,還有父親對自己的教誨。他希望妻子能夠秉承老朱家的家風,改變生活上的奢靡之風。在將軍丈夫的言傳身教下,妻子改變了許多,漸漸與丈夫合上了節拍。

不久,因革命需要,朱克靖告別妻子,踏上了北伐戰爭的征程。在得知丈夫被捕後,蕭仲之心急如焚,領著12歲的大兒子朱文泉,從南昌趕去南京探望,他們就守在冰冷的監獄鐵門外,無奈院牆高聳,無法見面。在極度無奈和失望之下,蕭仲之只得含悲忍痛攜子回去了。



紀律嚴明:與士兵同甘共苦,為了國家舍小家


在朱克靖的軍旅生涯中,他時刻不忘父親的諄諄教導:「老實讀書,好生做人」。雖然貴為將軍,他卻時刻保持著一種平民風格,他博學多才,卻常以村夫自居。


當時對軍部長官,按規定都配給一乘四人大轎。朱克靖眼睛近視,行軍很不方便。但他堅持不坐轎子,他說:「現在是民主革命時期,講究平等,我為什麼要別人抬著走呢?」

1926年7月,北伐軍佔領醴陵後,第三軍政治部就設在醴陵縣城北面的姜灣,這裡距離朱克靖的老家只有十幾里路之遙,朱克靖很想念親人。可是,部隊紀律嚴明,他身為將領,更要剋制自己的情感,所以一直沒有回家探視。這件事情後來被家鄉的百姓們傳為佳話,都說朱克靖為了國家舍小家,「三過家門而不入」。


身陷牢籠時,朱克靖對自己的同志說:「你們中間如果有人回到我們那邊去,請把獄中的情形告訴黨組織。生為人民,死為人民,永不投降,永不叛變!」


(來源:三湘風紀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的精彩文章:

【歷史今日】《海國圖志》:一本禁書傳到日本結果三十年後變成清朝的苦果
【歷史今日】「元旦」的起源及正式確立
【林公逸事】林則徐私訪皮汊河
林則徐虎門銷煙後為何要以欽差大臣身份巡閱澳門
【榕城故事】接生女神陳靖姑

TAG: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