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恩利 Zhang Enli

張恩利 Zhang Enli

從2017年12月3日開始這裡將持續更新由馬克·瓦利(Marc Valli)和瑪格利塔·戴薩奈(Margherita Dessanay)編著的《一抹現實:當代具象繪畫》一書。此書於2014年由Laurence King出版社出版。欒志超和「繪畫藝術壞蛋店」將會以互聯網的形式實驗性地在這裡持續地分享這本書的翻譯文稿和文稿語音作為大家學習研究的參考。為便於閱讀,文稿會根據情況略作改動和調整。今後這條內容的文末將持續添加欒志超個人打賞二維碼。感謝譯者的分享。

張恩利|Zhang Enli

1965年生於中國吉林,現居住於中國上海

張恩利於1965年出生於中國東北的吉林省。他現在居住生活在上海。他的繪畫以最為簡單和直接的方式與觀眾對話,關注最為普通的日常之物,以一種冷靜、幾近「直白」的方式進行呈現:網兜里緊挨著的球(一隻足球和一隻籃球)、真實的網的形狀,以及一圈一圈的線、空氣中枝椏的張力、桌子或椅子的結實感、桶的體量感。我們或許會將這樣一種風格和藝術家小時候所身處的物質貧乏的社會聯繫在一起,但每一件作品都不失為大師之作,呈現了如此完美的具象繪畫如何極為有效地再現生存的經驗與記憶,直抵那些文字所無法企及的感知領域。

個人概況

關於童年生活,我大多的記憶都是物質的匱乏:想吃一頓肉以及吃上一塊肉時的那種滿足感(幸福感)——這對於一個小孩來說是再幸福不過的事情了。

我在大學(中國無錫輕工業大學藝術學院)的時候發生了一些變化,簡單的創作風格開始形成。1985年的時候可以讀到很多關於西方藝術家的書籍,以及美國的藝術雜誌。與此同時,關於中國傳統藝術及文學的書籍卻幾乎銷聲匿跡。對於一個想要成為藝術家的人來說,最大的困難是不能看到太多其他國家藝術家的展覽。

美院學習

我學的是設計。這對我的創作來說特別重要。我的很多個人觀念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設計是一個「模糊不清、難以界定」的職業。同時,「設計和現實生活」又彼此獨立,互不相關——因為在當時的中國,物質條件太貧乏了,甚至都無法滿足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設計因而建立在抽象的思考層面上,而非實際應用的層面。這些認識幫助我擺脫了什麼是油畫、什麼又不是這樣的一些概念。這段時期對我來說特別重要。

後來,我找到了更好的創作的方法,那就是慢慢地更加趨於內在和平靜/樸實。因此,我的繪畫觀念逐漸地更貼近於現實,繪畫的方法也趨於直白的水彩繪畫。我對薄而透的顏料的使用源於中國的傳統繪畫。在上大學之前,我練習了多年的國畫。

創作過程

我的畫作源於現實生活和記憶,在一些細節上會有照片作為參照。

風格

我的創作經歷了長時間的轉變和發展。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容器。慢慢地,你會把他人的東西都移除出去,最終留下來的只有自己——又或者什麼都沒有,只有空白。

傳統

我喜歡在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中找靈感。比如,透過保羅·烏切洛(Paolo Uccello)作品中的視角,我曾就視角進行了真正的研究,繪製了一系列關於視角的作品,探索視角和繪畫、視角和人類心理之間的關係。

繪畫的政治

繪畫的意義在於它能夠給人帶來直接的影響。脆弱只是繪畫的表象:一幅真正的繪畫能讓我們理解人類,理解生命的脆弱和易逝。

《空間繪畫》(Open and Closed Space Painting)

(展覽現場圖,印度科欽-穆吉里斯雙年展(Kochi-Muziris Biennale))

2012,牆上水彩

《空間繪畫》(Studio)

(展覽現場圖,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2010,牆上水彩

《往前走!這裡什麼都沒有》(Circulez! Il n』y a rien à voir)

(和穆沙克瓦·蘭格(Moshekwa Langa)共同創作,展覽現場圖,比利時安特衛普客觀展覽中心(Objectif-Exhibitions))

2007,牆上水彩

《空間繪畫》(Studio)

(展覽現場圖,第六屆庫里蒂巴雙年展(Curitiba Biennale),巴西庫里蒂巴阿爾弗雷多·安德森博物館(Museu Alfredo Andersen))

2011,牆上水彩

《空間繪畫》(Space Painting)

(展覽現場圖,韓國光州雙年展)

2010,牆上水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繪畫藝術壞蛋店 的精彩文章:

教宗是納粹同路人?一出蘇聯精心策劃、敗壞梵蒂岡名聲的政治抹黑劇
弗朗西斯·巴德
啊,美協,我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
蠢蠢欲動的生命
詹姆士·懷特 James White

TAG:繪畫藝術壞蛋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