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人父母就是一場修行

為人父母就是一場修行

GIF/2K

《親愛的安德烈》

每天一本書

各位慈懷讀書會的讀者們,大家好。

歡迎來到我們的每天一本書欄目,我將用一篇文章的長度,來向您講解書中精髓。

今天,我們要一起讀的書是《親愛的安德烈》

本書作者龍應台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當然她有很多閃亮的身份:英文系博士、台北的文化局長、香港大學的客座教授,《南方人物周刊》評選的中國「五十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可是面對1985年出生於台灣、八個月大移居德國的安德烈,龍應台只是一位母親,一位想走進兒子的生活卻找不到方法的母親。

龍應台離開歐洲時,安德烈14歲,當她卸任政府的工作、有精力照顧家人時,安德烈已經是一個18歲的青年,一百八十四公分高,有駕照,可以進出酒吧,是高校學生了。

安德烈不再是那個讓她親親抱抱的小男孩,成為了一個她不認識的人。作為母親,龍應台不知道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在乎什麼?

像所有無話可說的母子一樣,他們的日常對話是這樣的:

「你好嗎?」

「好啊。」

「學校如何?」

「沒問題。」

而且他們的情況比普通母子更糟,他們不僅是隔了30年歲月的兩代人,還是隔著東西文化的兩國人。況且龍應台與安德烈父親的婚姻破碎了。

可是龍應台不認命,她想重新認識長大了的孩子,提出以通信的方式和他共寫一個專欄,安德烈答應了。接下來母子二人用長達三年的時間相互通信,彙集成《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一石激起千層浪,千萬的讀者覺得不可思議,感慨他們的溝通「平等得讓人驚訝」,也有無數的讀者拿這本書去給自己的爸媽看、給自己的子女看,並因此找到了兩代之間溝通的鑰匙和橋樑。

對於兩位作者來說,他們收穫得更多,母親認識了十八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今天,我們就把這本罕見的、由親子共著的書介紹給大家。

GIF/1K

了解對方的成長是溝通的基石

18歲的安德烈生活在德國人均收入最高的小鎮,是一名中學生,經常參加足球比賽,晚上會去酒吧喝酒,已經在考駕照,並計劃秋天去義大利旅行。

可是他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他問媽媽:「媽媽,你十八歲知道什麼?」

龍應台用坦誠的回憶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十八歲的龍應台生活在1970年台灣某個貧瘠的漁村,家裡沒有電視機,所以她不知道不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治自由……

她是一名穿著白衣黑裙苦啃書本的女生,在學校與家之間兩點一線地來去,書包里裝著永遠也做不完的作業。

她所知道的世界是這樣的:遭遇海嘯時,漁村因為沒排水系統而臭氣熏天;人們在海岸線上焚燒廢棄的電纜,產生的有毒氣體,會讓村落生出許多無腦的嬰兒;阿婆會因為貧困把女兒賣到「菜店」……

這些在貧困中掙扎的日子,使龍應台缺少那種對於物質的敏感和賞玩能力,但卻加深了她對弱者的理解和同情。

在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兩代人——父母感慨孩子不懂事、不理解父母;而孩子也反感父母做事老派、穿衣老土、思想固執,其實這都和成長經歷有關。

親子之間,了解了對方的成長經歷,才能理解對方的做事方法。

這也許是龍應台在第一封家書中就寫出自己18歲生活的根本原因。

GIF/1K

不拿自己的經驗去綁架孩子

19歲的安德烈失戀了。他暗戀的女孩並不知道他的感情,以為大家只是很好的朋友,在遇到一個讓自己心動的男孩時,女孩戀愛了。

在第10封信中,煩惱的安德烈一邊擔心媽媽覺得自己是無病呻吟,一邊詢問:我應該照顧到她的情感,假裝若無其事繼續我們的「友誼」,還是只管我自己「療傷」,跟她斷掉?

對於自己等了19年的、關於兒子戀愛的問題,龍應台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她說:「我一整天都在一種牽掛的情緒中……任何人,在人生的任何階段,愛情受到挫折都是很『傷』的事。」

然而作為過來人,龍應台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指點,她只是分享了自己對於愛情的「心得報告」:

「人生像條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

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個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

換句話說,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可是,就在讀者認為睿智的母親在暗喻那位女孩不是安德烈最好的伴侶時,龍應台話題一轉:

「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因為,對美的迷戀可以打敗任何智者自以為是的心得報告。

我只能,看著你跌倒,只能希望你會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希望陽光照過來,照亮你藏著憂傷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見盡頭的路。」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這樣的父母,用幾十年的生活經驗為孩子保駕護航,恨不得將孩子面前所有的障礙都掃清,所以當孩子面對一場戀愛,第一個要瞞的就是父母。

孩子對戀愛的隱瞞是存在危險的,所以我們常見這樣的情景,女兒懷孕了,父母卻一無所知;兒子被女方家長找上門來,父母還以為兒子的感情一片空白……

這個世界上稀缺像安德烈一樣主動與父母談戀愛經歷的孩子,更稀缺龍應台式勇於旁觀的母親,理解並尊重孩子因失戀而產生的心痛,願意給出自己的「愛情心得報告」,卻不拿自己的經驗去「綁架」孩子的情感。

一萬次地把你護在身後,不如放你去訓練

不僅對愛情如此,對於「麻煩」,龍應台也敢於放手。

安德烈在高中畢業前得罪了一位英文老師,認為這位老師能力有問題,上英語課時安德烈會在課堂上睡覺、拒交作業,在討論文學作品時,還會提出讓老師瞠目結舌的問題。

那位老師去向安德烈的導師告狀,猜他上課沒有精神、不做作業等行為是因為「嗑藥」。

導師因此找安德烈談話,連同學都以為這些是真的。

在接到這封信後,龍應台第一時間詢問安德烈是否需要她出面和英文老師打電話,得到否定的答案後,她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安德烈,你不是唯一一個必須思考怎麼去應付那極為複雜的人際關係的少年。

人際關係,其實往往是一種權利關係。你的英文老師對你造成的難題,只是一個小小的訓練。

在你決定叛逆之前,是否思索過他是一個什麼樣的對手?什麼形式的『反叛』會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收穫或者災難?你要達到什麼?你的邏輯是什麼?」

我們身邊不乏為了保護孩子、24小時整裝待發的父母,打著「為孩子好」的旗幟奮鬥終生,因為孩子被推了一下,兩個家庭可以大打出手;為給孩子買個學區房,可以賣車賣祖業。

可是卻忘了,孩子也是有思想的個體,即使為他好,也請徵求他的同意後再去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萬次地把他護在身後,不如一次放他去訓練。

孩子,我能接受不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

德國的教育方式,讓安德烈有一群從小學一起讀到高中的摯友,他們在相互陪伴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所以,安德烈高中畢業時,想到要離開生活多年的小鎮,坦誠地說出這樣的話:「媽媽別生氣,想到我的「家」是什麼,最重要的不是父母,是我的朋友。」

其實早在第五封信中,關於少年的友情,龍應台已經給出自己的見解: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朋友可以結伴而行,歡樂地前擁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各人專心走各自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

那推推擠擠同唱同樂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

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

可是針對安德烈心中友情大於親情的道歉,龍應台卻在第17封信中給出了豁達的回復:「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已過去了。」

生而為父母,被兒女在童年那樣深深地依戀過,卻要在孩子成年以後,在他們的心中甘居二線、甚至三線、四線,這接受起來確實很難。

所以我們才會常常遇到與媳婦爭風吃醋的婆婆、干涉女兒家事的丈母娘、把孩子培養成巨嬰的母親。

而這些,其實早在孩子成年時就應該被父母所接受和消化。

都說父母的愛是一場優雅的退出,其實化成一句話,不過是龍應台的那句:「孩子,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已過去了。」

努力不是為了不平庸,而是為了快樂

在這個競爭激烈、失業率極高的社會,如果你的孩子迴避「將來想要做什麼」的問題,如果他們放棄錦繡的前程,選擇一份你看不上的職業,作為父母你會不會發瘋?

龍應台曾提到了一件讓她印象深刻的小事,某一晚母子在陽台上談話,安德烈說:「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就是,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父母的普遍心理,即使是龍應台也不能免俗,她一直要求讀大學的兒子用功學習,但在第28封信中,她說出更深層次的理由: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

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

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是快樂的。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作為母親,龍應台希望自己的兒子擁有生活的選擇權,同時尊重他自己的選擇。

假如兒子可以去華爾街做銀行經理,也可以去動物園做管理員。如果兒子更喜歡做動物研究,母親便不會覺得做一個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而做一個動物管理員會比較「平庸」,身為經理為錢的數字起伏而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有樂趣。

平庸是和別人比,快樂卻是自己最寶貴的感受。

值得慶幸的是,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父母懂得了這一點,在孩子不懂事時,身為父母要求他努力學習、是為了在他懂事之後不被動、有選擇的權利。

在孩子長大之後進行選擇的時候,身為父母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凌駕給孩子,給他足夠的自由和尊重,去勾勒快樂的一生。

這本書其實是一對無話可說的母子為溝通進行的一次努力嘗試,母親在書信中認識了長大後的兒子,而兒子也在所有的信走向尾聲時,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可是作為親子溝通的知名著作,我們還是在書中看到了一種赤裸裸的「分離」的情感。

那就是作為親密的母子,在兒子長大後相處模式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以安德烈抽煙為例,龍應台坦言每一次看到兒子抽煙,都恨不得把煙從他嘴裡拔出來,丟向大海。

可是她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做,龍應台在心裡告誡自己:「請記住,你面前坐著的是一個成人,你對他要像對天下所有的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孩子嘴裡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

可是即使是作家、思想家,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別人」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龍應台偶爾也會有這樣的腹誹:「安德烈,青年成長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著你、奶著你、護著你長大的母親學會『放手』,把你當成某個程度的『別人』,可是也非常的不容易啊。」

而且,即使相對大多數母親來說,龍應台已經做得很好了,卻依舊不能完全被兒子滿意。

在第34封信中,安德烈申訴自己已經21歲了,可是媽媽與自己的相處方式還停留在14歲,會說:「你的房間好亂」、「功課做完啦?」、「兩點了,該睡覺了吧?」

在第35封信中,龍應台也寫了這樣的一件戳心的小事,因為安德烈和弟弟到上海進行暑期實習,她也興高采烈地將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來,想和孩子們在上海生活一個月,帶他們認識中國的大陸。

可是,孩子們非常直接地拒絕了她,理由很充分:「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為何又要和媽媽住一起?」

不僅如此,在媽媽散步來到兒子的住處,看到他們自己洗好的衣服襪子凌亂地散在沙發上時,她都要在心中小心地按捺住幫忙收拾的想法。

就像書中的那句話:孩子長大了,一定要「離開」,才能開展他自己;而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孩子的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卻又不敢聲張的那個人。

相處模式的改變,確實讓母親很失落,可是再失落,還是要成全這場命定的「分離」!

GIF/1K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慈懷讀書會每天一本書的全部內容,這是慈懷讀書會每天一本書的第三十六本書。

因書明理,以慈懷道,關注慈懷讀書會,每天讀完一本書,把自己活成你喜歡的樣子。

*註:配圖來自Okada Chiaki 作品

*文:花拉拉,慈懷讀書會每天一本書籤約作者,資深寫作者,已出版《閨蜜時代》、《有你在,多久都不算漫長》。微信公號:hualala324。

今日話題

在我們成長的環境中,是否也有和父母產生隔閡的時候,或者說在孩子長大的時候,逐漸發現自己離孩子越來越遠的時刻?在這樣的時刻,我們都是怎麼做的?你有沒有好的辦法來消除隔閡,不妨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

所有渴望堅持讀書改變自己的人

歡迎加入慈懷每天一本書交流群

長按以下助手二維碼

與百萬書友交流討論,組隊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慈懷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新的一年,遇見更樂觀的自己
那些做夢的人,背對著清醒的世界
女人最好的年紀是多大?40歲
唯有愛,才是生命的終極救贖
生活的簡樸是一種無奈,還是一種自在

TAG:慈懷讀書會 |